范例:
1、pvs
[root@localhost yuanbor]# /sbin/pvs 检查是否有重名的VG组
2、vgrename
[root@localhost yuanbor]#/sbin/vgrename [VG UUID] /dev/VolGroup01 #将重复的VG组 根据UUID改为 VolGroup01
[root@localhost yuanbor]# /sbin/pvs #检查 修改结果
3、lvscan
[root@localhost sdb3]# /sbin/lvscan #检查 逻辑卷状态
可以看到新修改的VolGroup01是inactive状态。
4、vgchange
[root@localhost sdb3]# /sbin/vgchange -ay /dev/VolGroup01 #激活改名后的VolGroup01
[root@localhost mnt]# /sbin/lvscan #检查激活结果
5、mount
[root@localhost mnt]# mount /dev/VolGroup01/LogVol00 /mnt/sdb3 #挂载逻辑卷 挂载点可以自定义
注意:1不一定能够显示错误,如果不报错可以使用vgdisplay命令查找 VG UUID
找到后继续 2 ......
1、软件安装 卸载,分几种情况:
A: RPM包,这种软件包就像windows的EXE安装 文件一样,各种文件已经编译好,并打了包,哪个文件该放到哪个文件夹,都指定好了,安装 非常方便,在图形界面里你只需要双击就能自动安装 。
==如何卸载:
1、打开一个SHELL终端
2、因为Linux 下的软件名都包括版本号,所以卸载前最好先确定这个软件的完整名称。
查找RPM包软件:rpm -qa ×××*
注意:×××指软件名称开头的几个字母,不要求写全,但别错,*就是通配符号“*”,即星号,如你想查找机子里安装 的REALPLAYER软件,可以输入:rpm -qa realplay*
3、找到软件后,显示出来的是软件完整名称,如firefox-1.0.1-1.3.2
执行卸载命令:rpm -e firefox-1.0.1-1.3.2
===安装 目录,执行命令查找:rpm -ql firefox-1.0.1-1.3.2
===参考文章:http://blog.chinaunix.net/article.p...178&blogId=1438
B: tar.gz(bz或bz2等)结尾的源代码包,这种软件包里面都是源程序,没有编译过,需要编译后才能安装 ,安装 方法为:
1、打开一个SHELL,即终端
2、用CD 命令进入源代码压缩包所在的目录
3、根据压缩包类型解压缩文件(*代表压缩包 ......
linux下的Android环境搭建和项目创建
Linux下的Android环境搭建
Linux下的Android SDK 2.1 platform包和Android SDK r05的开发工具包下载:
1. 翻墙地址:
http://develop.android.com地址在国内不通过代理是上不去了的,最近一段时间可用的地址可以按照下面:
http://androidappdocs.appspot.com/index.html
2. 下载Android SDK 2.1 platform包地址
- Android SDK r05下载
http://androidappdocs.appspot.com/sdk/download.html?v=android-sdk_r05-linux_86.tgz
- Android SDK 2.1 platform开发包
https://dl-ssl.google.com/android/repository/android-2.1_r01-linux.zip
3. 安装
- Android SDK r05的包解压缩后,配置~/.bashrc中的PATH环境变量,添加指向解压后的tool目录即可
- Android SDK 2.1 platform开发包解压缩到上个解压位置的platform目录中
&nbs ......
对于一般用户来说,主目录(home directory)是硬盘上唯一可以原来写东西的地方。一般的路径名是/home/login_user_name。
主目录用于存储各种用户文件:设置文件,程序配置文件,用户文档,数据 netscape 的缓存,邮件等等。作为一个普通用户,你可以在主目录下建立新的目录安排你自己的目录结构。其他用户无法阅读你的文件或者写数据到你的主目录,除非你给他们适当的权限。
除了自己的主目录以内的文件,一般用户也可以看到,阅读和执行很多系统里的文件,但是一般来说他们不能修改和删除这些文件。
root 用户(也叫“超级用户”)是一个特殊的系统管理帐号,可以修改系统里的任何文件。经常使用 root 用户作为缺省的登录用户不是什么好习惯――你的误操作将有可能导致严重后果。建议设置一个一般用户给自己作为日常使用的帐号,只在必要使用 root 用户的权限时才登陆到 root 用户模式下。一般来说,root 用户是 Linux 初始化安装后的唯一一个用户。
使用 root 用户建立一个普通用户:
adduser joe
passwd joe
[输入用户密码]
[再次输入用户密码确认]
在上述的例子里,要求超级用户 root。以上命令在系统里产生一个 joe 的用 ......
我们先写一个简单的脚本,执行以后再解释各个变量的意义
# touch variable
# vi variable
脚本内容如下:
#!/bin/sh
echo "number:$#"
echo "scname:$0"
echo "first :$1"
echo "second:$2"
echo "argume:$@"
保存退出
赋予脚本执行权限
# chmod +x variable
执行脚本
# ./variable aa bb
number:2
scname:./variable
first: aa
second:bb
argume:aa bb
通过显示结果可以看到:
$# 是传给脚本的参数个数
$0 是脚本本身的名字
$1是传递给该shell脚本的第一个参数
$2是传递给该shell脚本的第二个参数
$@ 是传给脚本的所有参数的列表 ......
1、查看进程服务数,例如:ps -u ats3|grep Commer|wc -l
其中“-u”,后面跟用户,“|grep Commer|”是看ats3用户下的Commer服务数,“|wc -l”看行数;
2、按时间排序查看文件:ls -lrt;
3、vi中的命令:
:set nu 显示行数
按x键:删除光标处的一个字符
按dd键:删除光标所在的行
按dw键:删除单词
按D键:删除从光标到行末的所有字符
按r键:修改光标所在的字符,r后接接着要修正的字符
按R键:进入替换状态,输入的文本会覆盖原来的数据,直到按Esc键回到指令模式下为止
按s键:删除光标所在的字符,并进入输入模式
按S键:删除光标所在的行,并进入输入模式
h、j、k、l光标移动键,前面加数字表示移动行数:如3j
nw、nb和ne指将光标分别向前或向后移动n个单词
:$和G光标移到最后1行
Ctrl+d 屏幕定位到文件的下半屏文件
Ctrl+u 屏幕定位到文件的上半屏文件
添加命令:
i 在光标左侧添加文本
a 在光标右侧添加文本
I 将光标移到当前行的行首,并切换到添加模式
A 将光标移到当前行的行尾,并切换到添加模式
O 在光标的上方插入一个新行
o 在光标的下方插入一个新行
撤销命令:
u 撤销最后一次修改
U 撤销对当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