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health
我的位置:首页 >> 健康频道 >> 健康知识

晕车是怎么回事?




乘车、船、飞机时,身体受颠簸震动,刺激耳前庭迷路引起的晕动病,又称晕车(船/飞机)。这种情况也常发生在情绪抑郁、精神紧张、思虑不安、空气污蚀、腥臭等场合。 1. 如何预防和治疗晕车? 确切地讲运动病(晕车、晕船、晕机)不是真正的疾病,与通常意义上的疾病不同,它仅仅是敏感机体对超限刺激的应急反应。因此就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根治或治愈措施,现有的各种防治方法都是暂时缓解症状或延缓它的发生。 运动病的最佳防治方法是避免或离开能引起该病的环境,但这很不现实。以前防治疗运动病多采用药物,主要为镇静止吐药,如乘晕宁、 东莨菪碱、安定等,抑制中枢兴奋,缓解消化道痉挛。但这些药物多有作用慢,口干、嗜睡等副作用,而且疗效不理想。市场曾有一种耳 后皮肤贴剂,为东莨菪缓释剂可经皮肤渗透吸收,但仍不能消除该药物固有的副作用。其它如:贴肚脐、压内关穴、开窗通风向前注视等 也是常用而作用极有限的方法。还有就是前庭锻炼方法,如同飞行员训练一样,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反复刺激前庭,如:旋转椅、秋千、俯 虎、荡船等,使前庭产生适应习服,可以达到减轻运动病...

“晕车是怎么回事?” 的相关文章

怎样才能克服晕车?



关于晕车晕船: 1. 为什么会晕船、晕车、晕机? 运动病又称晕动病,是晕车、晕船、晕机等的总称。它是指乘坐交通工具时,人体内耳前庭平衡感受器受到过度运动刺激,前庭器官产生过量生物电,影响神经中枢而出现的出冷汗、恶心、呕吐、头晕等症状群。 内耳前庭器是人体平衡感受器官,它包括三对半规管和前庭的椭园囊和球囊。半规管内有壶腹嵴,椭园囊球囊内有耳石器(又称囊斑),它们都是前庭末稍感受器,可感受各种特定运动状态的刺激。半规管感受角加(减)速度运动刺激,而椭园囊、球囊的囊斑感受水平或垂直的直线加(减)速度的变化。当我们乘坐的交通工具发...

坐车为什么会晕车呢?



晕车的原因: 1、个体差异。当传入的平衡刺激过分强烈时,如急刹车、剧烈旋转时,即使在平衡系统安全正常的状态下,也会让人感到头晕,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片刻即可消失。但有些人这种耐受力差,对轻微的平衡刺激即产生强烈的反应。 2、睡眠差、过度劳累时容易发生。 3、过饥过饱时亦易发生。 4、患某些耳部疾病时可发生。 5、车厢密闭使空气不流通,或某一些物质的气味刺激,如汽油等。 治疗: (1)加强锻炼身体,加强前庭器官耐受性。晕动病多发生于前庭器官比较敏感的人。因此,平时多注意锻炼身体,多做转头、弯腰转身及下蹲等动作,以增加前庭器官...

有哪些饮料可以缓和晕车?



种种预防晕车法1、乘晕宁(眩晕停)。在乘车、船前40分钟用温开水送服1至2粒,小儿酌减。2、感冒通。在无乘晕宁的情况下,可用感冒通替代,方法同上,效果一样。3、也可用安定片1片,维生素B1两片,乘车前40分钟温开水送服,亦能防止晕车。4、可取新鲜生姜1片,或鲜土豆1片,贴于神劂厥穴(肚脐),用伤湿膏盖贴,同时将伤湿止痛膏贴于内关穴,用手指轻轻揉摩穴位,口中亦可再含一片鲜姜,也有一定的预防作用。1.胃复安:胃复安1片,晕车严重时可服2片,儿童剂量酌减,于上车前10~15分钟吞服,可防晕车。行程2小时以上又出现晕车症状者,可再...

晕车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1. 为什么会晕船、晕车、晕机? 运动病又称晕动病,是晕车、晕船、晕机等的总称。它是指乘坐交通工具时,人体内耳前庭平衡感受器受到过度运动刺激,前庭器官产生过量生物电,影响神经中枢而出现的出冷汗、恶心、呕吐、头晕等症状群。 内耳前庭器是人体平衡感受器官,它包括三对半规管和前庭的椭园囊和球囊。半规管内有壶腹嵴,椭园囊球囊内有耳石器(又称囊斑),它们都是前庭末稍感受器,可感受各种特定运动状态的刺激。半规管感受角加(减)速度运动刺激,而椭园囊、球囊的囊斑感受水平或垂直的直线加(减)速度的变化。当我们乘坐的交通工具发生旋转或转弯时(...

怎么治疗失眠和晕车?要简单的方法



其实失眠主要都是心理原因造成的!、保持乐观、知足长乐的良好心态。对社会竞争、个人得失等有充分的认识,避免因挫折致心理失衡,这才是最重要的。药和食物只能辅助,治标不治本!下面是我对失眠的治疗提供的一些方法!您不防看看,希望能有效的帮助您克服失眠…… 克服失眠的心理调适方法: 一、保持乐观、知足长乐的良好心态。对社会竞争、个人得失等有充分的认识,避免因挫折致心理失衡。 二、建立有规律的一日生活制度,保持人的正常睡—醒节律。 三、创造有利于入睡的条件反射机制。如睡前半小时洗热水澡、泡脚、喝杯牛奶等,只要长期坚持,就会建立起“...
© 2011 ej38.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09004571号 | 网站地图 | 返回主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网上收集,如果违反版权请发邮件至 ask#ej38.com (#替换成@),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