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里干涩,畏光,迎风流泪,视物模糊,是什么病?
人的眼泪是由泪腺分泌的,其中主泪腺是一种反射分泌器,在受到疼痛、寒冷、情绪明显变化等因素刺激时,泪液分泌增多。因此,在受到冷风刺激时,可以反射性地引起主泪腺分泌亢进。同时,颜面部和眼眶周围的皮肤和肌肉受冷刺激后发生收缩,压迫泪道,泪液由鼻腔排出受阻,被迫从眼角流出,于是便眼泪纵横了。 一般来说,如在正常情况下,这种现象是短暂的,当机体适应后,这种情况会很快消失。 当患有沙眼、内翻倒睫、角膜炎、角膜软化、色素膜炎、屈光不正等眼病时,使眼结膜充血,角膜受到损伤,这时,眼睛对外界刺激的敏感性增强,迎风流泪的现象更加明显。如果鼻泪道正常,通行无阻,那么,即使有迎风流泪,也不是经常持久的。只有在同时再有慢性泪囊炎、泪道狭窄等泪疾病时,分泌过多的眼泪才不能及时通过鼻泪管道排出,那就会出现较长时间的迎风流泪现象。 如果发生迎风流泪,是给人们的明显信号,要引起重视,应该尽早去医院检查,寻找其中的具体病因并接受适当治疗。对于沙眼、急慢性结膜炎,可以滴入各种有效的抗生素滴眼液,而角膜软化的病人,就要补充维生素A,包括服用维生素...
“眼里干涩,畏光,迎风流泪,视物模糊,是什么病?” 的相关文章
??
????????????????????????????????????
????????????????????????????????????????????
???????????????????????????????????????????????????????????????????????????????
????????
????????????????????????????????????????????
???????????????????????????????????????????????????????????????????????????????
????????
迎风流泪怎么治?
在眼球的外上方有一个泪腺,平时它不断地分泌泪液,以湿润眼球表面,使角膜保持透亮,视力清楚。正常人分泌出来的泪水,通过泪道流至鼻腔,所以平常不会有眼泪流出。
长时间患沙眼、慢性结膜炎或慢性鼻炎,就会累及鼻泪管粘膜,造成鼻泪管阻塞。泪液积聚于泪囊中,眼泪就会不断流出。如被冷风一吹,泪腺分泌会增多,所以流泪也就会更多了。中医认为,迎风流泪主要是由于肝肾阴虚,肾气不纳,外受冷风刺激所致。泪为人身五液之一,若久流泪不止,能使眼昏暗难辨物色,甚至失明。可见,迎风流泪并非小病,应及早就治
介绍几种治疗方法:
1、明目上清片
[处方组成] 桔梗72g、熟大黄72g、天花粉45g、石膏45g、麦冬4...
长时间患沙眼、慢性结膜炎或慢性鼻炎,就会累及鼻泪管粘膜,造成鼻泪管阻塞。泪液积聚于泪囊中,眼泪就会不断流出。如被冷风一吹,泪腺分泌会增多,所以流泪也就会更多了。中医认为,迎风流泪主要是由于肝肾阴虚,肾气不纳,外受冷风刺激所致。泪为人身五液之一,若久流泪不止,能使眼昏暗难辨物色,甚至失明。可见,迎风流泪并非小病,应及早就治
介绍几种治疗方法:
1、明目上清片
[处方组成] 桔梗72g、熟大黄72g、天花粉45g、石膏45g、麦冬4...
为什么我会迎风流泪等相关问题?
偶尔的迎风流泪不一定是病,但是如果迎风流泪反复发作或症状严重,除了检查鼻泪管是否堵塞或狭窄之外,还应该注意是否合并有其他症状如疼痛、结膜充血、溃疡、有无眼球肿物等,以确定是否由于其他疾病如慢性泪腺炎、泪腺肿瘤等所致。、明目上清片 [处方组成] 桔梗72g、熟大黄72g、天花粉45g、石膏45g、麦冬45g、玄参72g、栀子45g、蒺藜45g、蝉蜕45g、甘草45g、陈皮45g、菊花72g、车前子45g、当归45g、黄芩72g、赤芍45g、黄连72g、枳壳72g、薄荷脑0.225g、连翘45g、荆芥油0.1125ml。 [性...
冬天老是迎风流泪,该怎么办呀?
天气也干燥,你每天泡点枸杞+菊花+1/2片甘草就可以了,可清肝明目,眼干涩流泪不错,偶尔滴下滋润型的眼药水,一天2-3天别滴多了!多了也没什么效,在于保健。
你去买好视力眼贴…很有效
感冒了,我就这样
逆着风或闭着眼睛
我近视700度左右,戴眼镜七八年了 眼睛干涩 迎风流泪 怎么办?
你好啊,眼睛干涩的原因很多了。眼睛干涩常见的症状是眼部干涩和异物感,其他症状有烧灼感、痒感、畏光、红痛、视物模糊易普疲劳、粘丝状分泌物等。如有上述症状,则应仔细询问病史,寻找病因。眼睛干涩的患者常常诉说自己的眼睛易于疲劳,使得读书和看电视发生困难。发生这些困难的原因是当工作需要注意力集中时,瞬目的频率明显减少。 养成多眨眼的习惯。干眼病是一种压力型病症,问题出在眼睛长时间盯着一个方向看。因此避免眼睛疲劳的最好方法是适当休息,切忌连续操作。其次,采用药物治疗。眼部毛细血管众多,许多药效分子尚未到达病变部位,便被血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