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health
我的位置:首页 >> 健康频道 >> 健康知识

牙痛是怎么回事?




生姜止牙痛 生姜具有消炎、止痛作用。牙痛时取鲜生姜一片,咬合于痛牙处,必要时可重复用之。 味精止牙痛 取味精少许,直接涂敷牙痛处;或将适量味精加入开水中熔化,待冷却后反复含漱,止痛效果良好。 穴位按压止牙痛 上牙痛取下关穴,下牙痛取颊车穴,无伦上下牙痛均加用同侧合谷穴,以拇指用力按压穴位并略揉动,反复进行至牙痛消失。 治牙痛的小验方 第一个验方是:取大蒜捣乱,温热后敷在疼点上可以治疗牙髓炎、牙周炎和牙痛等症状。 第二个验方是:把味精按1:50的浓度用温开水化开后,口含味精溶液一会儿就吐掉。这样连续几次,坚持两天后牙痛就会好的。 第三个验方是:牙疼的时候可以切生姜一小片咬在痛处,必要的时候可以重复使用,睡觉的时候含在口里也无妨。这是很安全可靠的一个验方。 第四个验方是:取普通白酒100克放入茶缸里加上食盐10克;搅拌,等盐溶化之后放在炉子上烧开。含上一口在疼痛的地方,注意不要咽下去,牙痛就立刻止住了。 牙痛食疗方 牙痛一般可分为龋齿牙痛、风热牙痛、虚火牙痛三种。现介绍九则治疗牙痛的食疗方,您不妨一试。 方一:咸蛋蚝...

“牙痛是怎么回事?” 的相关文章

牙痛该注意什么



龋齿病俗称蛀牙。当病变严重时,就会感到牙痛,尤其在吃较硬食物或遇甜酸冷热时,疼痛加剧。中老年人若因牙龈萎缩和牙根暴露,也会有酸痛感。    可用新鲜大蒜头去皮、捣烂如泥,填塞于龋齿洞内;也可取云南白药适量,用温开水调成糊状,填于龋齿洞内,或涂于牙周及齿龈部位;另可用十滴水、风油精涂于患处,或连续用防酸性牙膏刷牙等,均会使疼痛缓解,继而消失。    对于牙齿过敏而酸痛者,可用小苏打2~3片研碎,溶解于1杯冷开水中,每日漱口3次,或用大蒜头去皮浸泡黄酒后涂搽,均可奏效...

请问牙痛会不会引起发烧?



会的,感冒发烧后体质一直很弱,低烧还未好即还有发炎,牙痛就是炎症引起的,发烧的病根没有彻底清除,炎症的发作导致了牙痛.多有长期对冷热酸甜刺激敏感症状 因此遇热后的牙痛,很可能是患处积脓引起,可用冰袋冷敷患侧颊 部(腮部)。顽固的牙痛,也可服用去痛片、牙痛水、丁香油。三叉 神经痛可口服卡马西平


会的,感冒发烧后体质一直很弱,低烧还未好即还有发炎,牙痛就是炎症引起的,发烧的病根没有彻底清除,炎症的发作导致了牙痛.多有长期对冷热酸甜刺激敏感症状 因此遇热后的...

牙痛用什么办法才能止痛



牙痛(神经性、过敏性、蛀牙痛均可):花椒10粒,白酒一两,将花椒浸在酒内,十分钟后用酒口含,几分钟即见效,一日2次每次10分钟,3-4天痊愈。 牙周炎、牙龈炎:用一只鸡蛋清加等量白酒搅匀喝一口,含口中,5分钟后吐掉,一日二次(一日一只蛋),2-3天消炎止痛。 牙出血(经常出血或刷牙引起):花椒10粒,醋三两,浸2天后口含,一次3分钟,一日2次,连用5天有特效。 病因症状 牙痛是一种常见疾病。其表现为:牙龈红肿、遇冷热刺激痛、面颊部肿胀等。牙痛大多由牙龈炎和牙周炎、龋齿(蛀牙)或折裂牙而导致牙髓(牙神经)感染所引起的。中医认...

刷牙时牙齿会出血,偶尔会有头痛、头晕,吃凉一点或补一点就会牙齿发炎、牙痛。有时也会有口臭。偶然手也会有点麻。有时肚脐的左边差不多到腰的地方会有点隐痛。请问这是什么病?要吃什么药好?



 
头晕时的处理 
1、以最舒适的状态躺下休息,解松身上的衣物。 
2、若有发烧现象,予以冰敷。 
3、调暗室内的光线,使身心放松、平静 
4、若是自律神经失调所引起时,脚部会觉得发热,若呈现冰冷,最好保持其温暖。
 
以下偏方对于治疗头晕头疼有很好的疗效,希望患有头晕症状的人不妨试一试,希望能尽早摆脱头晕的困扰。
 
1、黄酒冲葱豆治头晕头疼 葱30克,淡豆豉15克,黄酒50克。将淡豆豉放入锅内加水1碗,煎煮15分钟,再把葱切段放入,继续煮5分...

我妈妈一上火就牙痛。 这是什么原因? 怎么解决?



风火牙痛多见于急性牙髓炎与根尖周炎初期,表现为疼痛感剧烈,而且是一阵一阵的,吃冷的东西时,疼痛会有所减轻,一旦接触热的东西则会加重,并导致牙龈肿胀。这时候,饮食上应该忌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洋葱、芥菜、大葱、蒜等,因其生热,会刺激牙髓使疼痛加重。此外,还应忌食粗糙、坚硬以及煎炸食物,它们会损伤牙齿,刺激牙髓。酒和酸性食物对牙髓也会产生化学刺激,加重疼痛。可以多吃些高蛋白、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豆制品和蔬菜、水果等。  胃火牙痛除了会感到剧烈疼痛外,还会出现牙龈红肿、溢脓或出血的状况,应该吃点能够清胃泻火,凉血止痛的食物,...
© 2011 ej38.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09004571号 | 网站地图 | 返回主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网上收集,如果违反版权请发邮件至 ask#ej38.com (#替换成@),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