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health
我的位置:首页 >> 健康频道 >> 健康知识

怎样预防热气,导致喉咙痛等症状



风热感冒 其起因通常便秘(上火)两天后,喉咙痛一两天,然后出现感冒症状,这就是风热感冒。为什么便秘会引致感冒?中医认为肺和大肠相表里,排便不畅,大肠影响肺就出现感冒症状。搞清楚了风热感冒成因,治疗大多数情况就是通便,再配合清热解表药物,通常很快见效,治疗风热感冒的中成药很多,基本上都具有清热解毒作用。如桑菊感冒片(冲剂)、感冒清片、银翘解毒片、板兰根冲剂、三黄片、牛黄解毒片、Vc银翘片、复方感冒灵片等等。方法很多。患风热感冒要多饮水、饮食宜清淡,可以喝梨汤、苹果汤。需要注意:得了风热感冒若吃了治疗风寒感冒的药,会导致体内更“热”,加上干燥的气候,病情会更加重。 特别提示 1. 防治感冒可以采用热水泡脚法:连续用一暖壶开水加温泡脚至脚微红。 2. 注意休息,避免过度疲劳和受凉,依据气候变化增减衣服,勤晒被褥。注意孩子脚踝处,手腕,腰背部,后颈部的保暖。3. 注意室内通风和清洁,冬季室内开暖气较干热,湿度大约在20...

“怎样预防热气,导致喉咙痛等症状” 的相关文章

喉咙痛怎么解决?



喉咙痛一般指的是咽喉炎、扁桃腺炎:咽喉炎是由细菌引起的一种疾病,可分为急性咽喉炎和慢性咽喉炎两种。急性咽炎:常为病毒引起,其次为细菌所致。冬春季最为多见。多继发于急性鼻炎、急性鼻窦炎、急性扁桃体炎,且常是麻疹,流感,猩红热等传染病的并发症。受凉、疲劳、长期受化学气体或粉尘的刺激、吸烟过度等,降低人体抗力,容易促其发病。成年人以咽部症状为主,病初咽部有干痒,灼热,渐有疼痛,吞咽时加重,唾液增多,咽侧索受累则有明显的耳痛。体弱成人或小儿,则全身症状显著,有发烧怕冷,头痛,食欲不振,四肢酸痛等。慢性咽炎:主要是由于急性咽炎治疗不...

喉咙痛___



很可能是上火了啊,感冒可引起喉咙痛,吃了刚上锅的油炸食品也会引起喉咙痛.吃了太烫的东西或吃了刺激性大的食品有时也会引起喉咙痛.喉咙痛的治疗1.服用口含片,特别是含酚的口含片可杀死表层的病菌,有助于控制入侵,同也有轻微麻醉作用,可麻痹神经末梢,减低痛痒感,含酚的喷液也有同样效果 2.服用锌口含片,可有效舒解喉咙疼痛,但不可连续使用高剂量的锌达七天以上,以免干扰体内其它矿物质 3.洗盐水或其它溶液来治疗,如洋甘菊茶、柠檬汁、威士忌,若声音有嘶哑或咳嗽,则疼痛的部位较深,这时漱盐水较无济于事 4.增加室内的湿度,才不会因嘴巴呼吸...

喉咙痛吃什么才会不痛?



冬季是感冒的多发季节。普通感冒,俗称“伤风”,以鼻咽部炎症为主要表现。大约有150种以上的病毒可以引起感冒,所以我们一生中才会不断地感冒。一般来说,小孩平均每年感冒约5-8次,成年人每年患感冒约2-5次。许多人得了普通感冒后,常常不去医院就诊,而是自己服用一些解热镇痛药、抗菌素或中药来治疗。虽然有时可以使病程缩短,但也会带来一些问题,尤其是抗菌素的使用。 由于约70%-80%的普通感冒是由病毒引起的,仅有小部分可能会混合细菌感染,而且,一般都发生在得病的几天以后。因此,绝大多数情况下即使不使用抗菌素,疾病也能痊愈。事实上,...

每天喉咙都痒,还痛,有的时候还咳嗽,还打饱嗝,这是怎么回事?



你好,考虑是慢性咽炎是指咽部慢性感染所引起的病变,中医称“梅核气”,多发于成年人,常常伴有其他咽喉部症状,本病多因情志抑郁、抽烟、情绪波动而起病咽部干燥、灼热、发胀、发痒、堵塞等,但较少有咽痛。常以咳嗽来清除分泌物,清晨常吐出黏稠痰块,易引起恶心。 治疗:(1)保持室内合适的温度和湿度,空气新鲜,是防治慢性咽炎的有效措施。居室空气干燥及过冷、过热、过湿都可影响咽部粘膜的防御机能,造成功能障碍,咽部感觉异常,日久而成慢性咽炎病变。早晨、饭后及睡觉前漱口、刷牙,可以保持口腔清洁。同时,防治口鼻疾病,消除炎性病灶,对防治咽炎也不...

感冒.喉咙痛.要怎么办比较好.每次感冒喉咙都会痛.现在酒都戒掉啦,就烟还没戒



由于引起感冒的病毒种类很多,病毒相互之间没有交叉免疫力,容易使人反复患病。以下十招,可有效预防感冒。 1.与患者保持1米以上距离患者咳嗽、打喷嚏时,带病毒的唾液可飞溅到约1米远,当你发现有人要打喷嚏或咳嗽时,应马上退到1米之外。如果是在电梯或公共汽车上遇到这种情况,可马上转过身去,因为人的眼睛和鼻子是最容易被传染的。 2.勤洗手有些病毒可以在患者手摸过的地方存活3小时,因此,经常洗手的人能远离感冒。另外,不要养成揉鼻子、抠鼻孔的坏习惯,这样很容易把手上的病毒带到最易被传染的部位。 3.不要在封闭的...
© 2011 ej38.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09004571号 | 网站地图 | 返回主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网上收集,如果违反版权请发邮件至 ask#ej38.com (#替换成@),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