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有哪些?
1)冲动起源异常 冲动起源异常可分为自律性机制和触发活动。?①自律性机制:自律性是指心肌细胞自发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其电生理基础是四期自发性去极化活动。通常在较负的静息电位水平(-80~-90mv)开始自发去极化。窦房结、心房传导束、房室交界区和希氏、浦氏系统细胞均具有高度的自律性。在正常的情况下,心脏窦房结的自律性最高,控制着整个心脏跳动的节律,其他部位为潜在起搏点,均被抑制,并不能发挥起搏作用。当窦房结细胞的频率降低或者潜在起搏点兴奋性增高时,窦房结对其他起搏点的抑制作用被解除,潜在起搏点发挥起搏功能,产生异位心律。正常的心肌细胞在舒张期不具有自动除极的功能,但是,当心肌细胞的静息电位由原来的-90mv升高到-65mv时,开始出现四期自发性去极化并反复发生激动,称为异常自律性。在心脏存在器质性病变或外来因素的影响下,可导致心肌膜电位降低引起异常自律性。当窦房结的频率降低到病变心肌细胞的自律性以下时,异常自律性就以异常节律的方式表现出来。 冲动起源异常如发生在窦房结,可产生窦性心律失常,发生于窦房结以外的...
“常见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有哪些?” 的相关文章
冠心病心律失常
您需要:1)抗凝;2)控制心室率。您也可以把您的超声和动态心电图给我看看,有没有机会转复为正常窦性心律。祝好!北京大学航天临床医学院-心血管内科-易忠主任医师 到好大夫在线网站查看回答详情>>
心律失常怎么治疗
您好,建议上传提示有房性早搏及心动过速的心电图看一下。孩子目前心肌酶仍高,提示有心肌受损,可以治疗后复查心肌酶。北京儿童医院-心内科-袁越主任医师 到好大夫在线网站查看回答详情>>
如何判断是心肌炎引起的心律失常?
(1)常先有感染:尤其是上呼吸道感染,并常有发热、关节疼痛,全身倦怠等症状。少数患者伴有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 (2)随后出现心悸、胸闷、心前区隐痛、头昏、呼吸困难等心肌炎症状。 (3)体检可发现与发热程度不平行的心动过速或其它各种心律失常,部分病人有心脏扩大,心音改变,可听到第三心音或第一心音减低或第四心音奔马律。 (4)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可升高或不高,如急性期红细胞沉降率可增速、血清酶包括谷草转氨酶、乳酸脱氢酶、磷酸肌酸激酶等均可增高。心电图可见STT改变,R波减低,病理性Q波,约1 /3病人可有Ⅰ至Ⅱ度房室传...
抗心律失常药的基本作用
1自律性降低。2,减少后除极触发活动,3,改变膜反应性而改变传导性,终止或消除折返激动。4,改变ERP及APD而减少折返冲动。
心律失常刚刚好转、又开始早波。这严重吗?
如果除了早搏没其它问题那就不是严重的事,其实有很多人有早搏自己也没查觉,一分钟有一两次是不太要紧的。把心放宽,少想点,生活还有很多乐趣要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