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health
我的位置:首页 >> 健康频道 >> 健康知识

夏季如何预防中暑?



中暑是发生在夏季酷暑或高温环境下的一种急性病。当人在高温(一般指室温超过35℃)环境中或者炎夏烈日暴晒下从事一定时间的劳动或活动,无足够的防暑降温措施体内积蓄的热量不能向外散发,以致体温调节发生障碍,如过多出汗,身体失去大量水分和盐分,很容易引起中暑。有时气温虽未达到高温,但由于温度较高和通风不畅,亦可发生中暑。盛夏,年老、体弱、疲劳、肥胖、饮酒、肌饿、失水、失盐、穿着紧身不透风的衣裤以及发热、糖尿病、心血管病等,常为中暑的发病因素。
中暑发生前多有一些先兆,如全身软弱、乏力、头昏、头痛、恶心、出汗减少、注意力不集中、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不超过37.5℃)。此时,如及时休息,离开高温环境,在短时间内症状即可消失。若继续在高温环境下工作,则可发生中暑。轻度的中暑通常表现为:发热,体温38.5℃以上,面色潮红、胸闷、皮肤灼热,伴有呼吸及循环衰竭的早期症状,如面色苍白、恶心呕吐、大量出汗、皮肤湿热、血压下降和脉搏细弱而快等情况。重度的中暑除有上述表现外,患者还可有昏倒或发生痉挛,或皮肤干燥无汗、体温在40℃以上等症状。
...

“夏季如何预防中暑?” 的相关文章

夏天容易中暑怎么办?



夏季防暑9个小窍门     夏季少食多餐
    1、少吃多餐:一顿饭吃的东西越多,为了消化这些食物,身体产生代谢热量也就越多,特别注意少吃高蛋白的食物,它们产生的代谢热量尤其多;
    2、吃辛辣食物:医生认为,尽管大热天里吃这些东西难以想象,但辛辣食物可以刺激口腔内的热量接收,提高血液循环,导致大量出汗,这些有助于降低体温;
    3、温水冲澡:最好是用稍低于体温的温水冲澡或沐浴,特别是在睡前进行...

怎样预防中暑?中暑了怎么办



第一,应做好预防性体检工作。体质虚弱或慢性病患者,由于对高温的适应 能力较差,尤易发生中暑。因此,在每年高温季节到来之前,要对高温作业的工 人进行检查,凡患有心血管病、持续性高血压、活动性肺结核、肺气肿、支气管 哮喘、溃疡病等疾病的人,应尽量脱离高温环境工作。 第二,夏季应合理安排休息时间。可实行小换班、延长午休等办法。农村可采取\"早出工、晚收工,中午不上工\"的作息制度。 第三,供给合理的饮料及营养。出汗多应饮用0.3%的冷盐开或冷冻盐汽水应适当增加蛋白质和维生素B、C的摄入。 第四,注意个人防护。工作服宜宽松,以保证...

夏季如何避免室外高温中暑?求砖家指导。



首先,要尽量避免在11时到15时高温时段出门,尽量不要长时间地在阳光下曝晒或高温、高湿度、气流静止的环境下活动或工作;空调不要对着自己吹,在冷的环境中,人的血管是收缩的,从冷的环境突然转换到热的环境中,血管会突然扩张,从而导致血压下降,容易出现头晕、昏迷、虚脱等症状,因此冷热切换不要太快。其次,健身后要多饮开水,切记不要喝过多的冷饮。出汗多的人可适量喝些淡盐水,记住要少量多次地喝,才能起到预防中暑的作用;另外,外出旅游或出差时应随身带一些仁丹、清凉油、风油精、十滴水、薄荷锭等降温药品。虽然天气炎热,但还要注意充分休息,尽量...

我头痛,胸闷,是不是中暑了?



中暑是高温影响下的体温调节功能紊乱,常因烈日曝晒或在高温环境下重体力劳动所致。 常见的中暑原因: 正常人体温能恒定在37。C左右,是通过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的作用,使产热与散热取得平衡的结果,当周围环境温度超过皮肤温度时,散热主要靠出汗,以及皮肤和肺泡表面的蒸发。人体的散热还可通过循环血流,将深部组织的热量带至上下组织,通过扩张的皮肤血管散热,因此经过皮肤血管的血流越多,散热就越多。如果产热大于散热或散热受阻,体内有过量热蓄积,即产生高热中暑。 中暑按病情轻重可分为: 1、先兆中暑 在高温环境下中,中暑者出现头晕、眼花、耳鸣...

怎么确认感冒了还是中暑了,好像症状没什么区别。



感冒是在体质低的情况下,收到外界的风寒淋雨因素导致,头痛鼻塞,打喷嚏,发烧等,而中暑是在高温的天气或者高温环境下作业为前提,受到高温的诱因,


感冒呕吐少
© 2011 ej38.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09004571号 | 网站地图 | 返回主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网上收集,如果违反版权请发邮件至 ask#ej38.com (#替换成@),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