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跟痛的原因
中医学认为,跟腱炎多属肝肾阴虚、痰湿、血热等因所致。肝主筋、肾主骨,肝肾亏虚,筋骨失养,复感风寒湿邪或慢性劳损便导致经络瘀滞,气血运行受阻,使筋骨肌肉失养而发病。
中医治疗跟腱炎遵循其治病必求于本之理念,从根本调理,疏肝益肾以生髓充骨、荣养足跟,驱除风寒湿邪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治标治本。众多中医剂型之中,惟属传统黑膏药具备效专力宏之特点,可达“治宜峻补”之功效。从而缓解疼痛症状,逐渐治愈跟腱炎。
苗药是中药六大类之一,苗族是一个古老而神秘的民族,起源于黄帝和尧舜禹时期,距今至少已有五千多年的历史,是我国最古老的少数民族之一,随着苗族的繁衍,继而产生的就是苗药。苗族早期迁徙频繁,所到之处大多是人迹罕至的荒僻山区,自然条件十分恶劣,苗族民间多以火耕水种为主,终日劳作,在这些特定的条件下,自然会遇到脚骨受伤等身体疾病。此方即今之苗方跟痛贴,经历代苗医临床使用,千百年来治愈患者不计其数。
传统苗药正宗黑膏药苗.方.跟.痛.贴由多味纯中药材组成,将其贴敷于患处,由于膏药用于肌表薄贴,因...
“足跟痛的原因” 的相关文章
足跟痛怎么回事?
足跟痛的原因有很多啊!骨刺、跟腱炎、足底筋膜炎等好多呢,当然了也有好多患者是累的足跟痛,我当时疼得时候是用的跟骨消痛贴贴的主要是这个膏药就是专门治疗足跟痛的,我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引起的足跟痛反正是用它贴好了,感兴趣可以试试或者是去医院看看拿些药治疗。
注意保护脚后跟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受到脚部疼痛的困扰。据美国足病医学会的罗纳德博士说,该协会接到的患者咨询热线电话70%以上都和脚后跟有关。
绝大多数的脚后跟疼痛都是由于韧带发炎引起的。人的脚后跟由33个关节和100多块肌腱和韧带组成,脚底的韧带紧连着跟骨的底端,当人行走时,巨大的牵拉力集中在跟骨下面韧带上一个狭窄的区域内,反复的牵拉摩擦容...
注意保护脚后跟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受到脚部疼痛的困扰。据美国足病医学会的罗纳德博士说,该协会接到的患者咨询热线电话70%以上都和脚后跟有关。
绝大多数的脚后跟疼痛都是由于韧带发炎引起的。人的脚后跟由33个关节和100多块肌腱和韧带组成,脚底的韧带紧连着跟骨的底端,当人行走时,巨大的牵拉力集中在跟骨下面韧带上一个狭窄的区域内,反复的牵拉摩擦容...
中药治足跟痛的药
中药治足跟痛 配方:苏木30克,丹参10克,防风10克,荆芥10克,艾叶10克,红花15克,赤芍15克,乳香10克,花椒10克,卷柏10克,透骨草15克,伸筋草15克。用法:上药加水约2500克浸泡30分钟,加热煮沸20分钟,然后加盐、陈醋各30克,先用毛巾蘸药液热敷,待药液降至患者能接受的温度时,置患足于药液中浸泡,每次30分钟,每日热洗2次,1剂药可用3天。热洗后患者可自行按摩局部15分钟左右。本方活血通络,消炎止痛,效果不错。
1.足跟痛消...
足跟痛的原因和治疗方法有哪些?怎么治疗比较好呢?
从中医来看,足跟痛的病因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气滞血瘀型:各种原因导致局部血行缓慢、瘀血阻滞,脉络被阻,则气血运行不畅而痛,且痛有定处,疼痛拒按,行走受限。
第二、寒凝血瘀型:气血运行缓慢,复感寒邪,(www.zugentong120.com)寒主凝滞、主收引,致使经络被阻、气血凝滞不通而痛,疼痛拒按,喜热怕凉。
第三、肝肾亏虚型:肝肾及其分支别络绕跟部行走,肝主筋、主藏血,而肾主骨、主藏精、精生髓。年老之体,肝肾不足,精血亏虚,经脉失充,则筋失所养,骨失所主,骨萎筋弛,故站立或行走时跟部酸痛、隐痛、乏力,疼痛喜按,...
足跟痛是否需要吃药?有什么什么药?
您好,没有看到片子。跟痛症分好多种,发病原因每个人可能都不一样,对于跖腱膜炎等情况跟腱拉伸是日常基本治疗,效果不错,但若疼的厉害,可以应用足底支具,进一步改善足跖腱膜的受力情况,口服外用非甾体抗炎药物也是可以的,需防范药物副作用。北京友谊医院-骨科-刘凤岐副主任医师 到好大夫在线网站查看回答详情>>
顽固足跟痛、求个医生、万谢!
你可能是足跟骨头内压力高所致足跟痛。那人啊?
冬季注意保暖,睡前多泡泡脚,多做足根的按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