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庭大腺囊肿最好的治疗方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2003年1月~2004年6月,我科门诊病例中诊断为前庭大腺囊肿者45例,其中合并感染者25例,均为单侧;年龄22~53岁,平均32岁;病程2周~3年,反复发作3例;囊肿直径2.0~7.0cm。按就诊时间随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5例,对照组20例。两组一般情况、年龄、职业、身体状况、患病情况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仪器设备 采用南京华贝电子医疗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HBS-A型多功能微波手术治疗仪,工作频率(2450±30)MHz,输出功率:观察组20~30W,对照组50W。 1.2.2 手术方法 观察组:(1)患者取膀胱截石位,常规消毒后,以0.5%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2)在囊肿小阴唇内侧皮肤、粘膜交界处近粘膜侧以20~30W功率用微波刀做纵行切口,切口长度近囊肿全长(特别是切口下端需位于囊肿最底部以利内液排出),逐层烧灼直至囊壁,排除囊液或脓液,待液体完全排除后,用0.2%甲硝唑注射液100ml加庆...
“前庭大腺囊肿最好的治疗方法?” 的相关文章
???
????????????2050???????????????????????????????????????????????????
????????????????????????????
??
???????????
???~??????
?????????
????
??????
?????????2050???????????????????
???
??????????????????????????????????????????????????????????????????????
???
???BX???????
???????...
????????????????????????????
??
???????????
???~??????
?????????
????
??????
?????????2050???????????????????
???
??????????????????????????????????????????????????????????????????????
???
???BX???????
???????...
胰腺囊肿有什么办法才能恢复
胰腺囊肿有真性和假性两种,其中以假性最多见,真性少见。
根据你的描述,你的囊肿属于假性囊肿,囊肿形成后可并发感染,胰液腐蚀血管出血及囊肿破裂,严重的可危及生命。
对本病目前治疗无特效药物,但手术治疗效果好,治愈率高。因此,治疗本病,手术治疗方法是唯一的选择。
胰腺囊肿大致分3种类型:1.胰腺假囊肿,是急慢性胰腺炎的并发症,早期(6周以内)通常消炎治疗如果囊肿增大有压迫症状,持续腹痛不能忍受,需要做手术;2.先天性胰腺囊肿,是胰腺管发育异常;3.滞留性...
卵巢囊肿有哪些典型的症状,重庆哪家妇科医院最好?
重庆 现代 女子医院专家介绍,卵巢囊肿是女性常见的疾病,有很多原因引起的。有些女性朋友对卵巢囊肿不了解,患病了没有及时治疗,导致严重的后果出现,因此了解卵巢囊肿典型症状是非常重要的。那么,卵巢囊肿有哪些典型的症状,哪家妇科医院好? 卵巢囊肿有哪些典型的症状? 1、腹围增粗、腹内肿物增大:患者觉察自己的衣服或腰带显得紧小,方才注意到腹部增大,或在晨间偶然感觉,因而自己按腹部而发现腹内有肿物,加之腹胀不适。 2、下腹不适感:下腹不适感为患者未触及下腹肿块前的最初症状。由于肿瘤本身的重量以及受肠蠕动及体位变动的影响,使肿瘤...
子宫囊肿是卵巢囊肿吗?
您说的应该是宫颈囊肿,不是子宫囊肿,可以通过阴道镜检查确诊。宫颈囊肿属于宫颈慢性炎症,没有明显临床症状,根据炎症轻重可能出现白带增多,色黄甚至带有血丝,阴道不规则流血,或接触性出血等。
如果炎症轻微,药物治疗即可。炎症比较重,可以采取物理治疗,如射频消融术、复合脉冲波、或者利普刀等,均可一次性治愈。
建议您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正规治疗。祝您早日康复!
子宫 与卵巢长于不同部位其性质自然不同!而所谓的子宫囊肿就是在其壁上长一肉包,是妇女常见的良性肿瘤!一搬...
扁桃体囊肿对人体有什么危害?息肉状的
首先可治疗总性扁桃体炎的原则来处理,给予足量的抗生素和适量的激素,并给予补液和对症治疗,由于本病可合并右厌氧首感染,因此可加用甲硝型类对厌氧苗敏感的抗生紊。
第二是对脓肿的处理。先用l 6—18号针头在脓肿最隆起处穿刺抽脓,这不仅是一种治疗,也是一种确诊的手段。 当穿刺抽到脓后,可在穿刺处或在最隆起处切开粘膜和浅层软组织,用长血管钳撑开直达脓腔。次日检查伤口,必要时再次撑开。
第三是扁桃体切除,其手术时机通常有3种选择:①一期切除,即在穿刺有脓后,直接做扁桃体切除,其优点是排脓彻底,恢复快,手术剥离扁桃体容易.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