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疸型肝炎病因是什么?
黄疸就是胆红素检查,胆红素测定包括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 TBIL(总胆红素) 正常值:2.00-19.00 umol/l 临床上主要用于诊断肝脏疾病和胆道梗阻,当血清总胆红素有很大增高时,人的皮肤、眼睛巩膜、尿液和血清呈现黄色,故称黄疸 <34.2μmol/L为隐性黄疸或亚临床黄疸, 34.2-171μmol/L为轻度黄疸 171-342μmol/L为中度黄疸 >342μmol/L为高度黄疸 黄疸病因: 溶血性黄疸<85.5μmol/L 肝细胞性黄疸17.1-171μmol/L 不完全梗阻性黄疸为171-265μmol/L 完全梗阻性黄疸通常>342μmol/L 总胆红素、结合及非结合胆红素升高程度判断黄疸类型,若STB增高伴非结合胆红素明显升高提示为溶血性黄疸,总胆红素增高伴结合胆红素明显升高为胆汁淤积性黄疸,三者均增高为肝细胞性黄疸 CB(结合胆红素)UCB(非结合胆红素) 临床意义:根据CB与STB比值,可协助鉴别黄疸类型,如CB/STB<20%提示溶血性黄疸,20%-50%之间...
“黄疸型肝炎病因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肝炎有什么症状,要怎样治疗
肝炎的早期症状及表现,如:食欲减退,消化功能差,进食后腹胀,没有饥饿感;厌吃油腻食物,如果进食便会引起恶心、呕吐,活动后易感疲倦。 1.出现食欲不振,不想吃饭,胃口不好 2.面色黯黑、黄褐无华、粗糙、唇色暗紫等; 3.巩膜或皮肤黄染,或出现“三黄”症状 4.出现肝区隐痛、肝区肿大 5.出现蜘蛛痣和肝掌症状。 到健康无忧网站查看回答详情>>
不吃早餐听说会的肝炎是真的吗?
……不是真的。长期不吃早餐或不按时就餐极易诱发胃肠病和结石症,还可引起肥胖。,另外,早上工作紧张还会引起流往心脏的血液量不足,从而增加心脏病发生的几率。害处五易诱发胆结石和胆囊炎人体早晨空腹时,胆汁中胆固醇的饱和度特别高,此时胆汁分泌少,胆固醇溶解慢,容易产生胆结石。
不吃早餐容易得胆结石。
容易得胆囊炎和胆结石,由于晚餐与第二天的早餐相隔时间很长,胆汁浓度很高,如果长期的不吃早...
请问肝炎有什么症状?还有甲肝乙肝的区别在哪里?
甲型肝炎(HAV)是小核糖核酸病毒(Picornavirus)科的一员,1981年归类为肠道病毒属72型,最近由于它在许多方面的特征与肠道病毒有所不同而归入嗜肝RNA病毒(Heparnavirus)科。直径27-32nm,无包膜,球形,由32个壳粒组成20面体对称核衣壳,内含单股RNA,由7500个核苷酸组成。抵抗力较强,能耐受60℃1小时,10-12小时部分灭活;100℃1分钟全部灭活;紫外线(1.1瓦,0.9cm深)1分钟,余氯10-15ppm30分钟,3%福尔马林5分钟均可灭活。70%酒精25℃3分钟可部分灭活。 H...
肝炎有什么危害?
毒性肝炎可分为甲型肝炎、乙型肝炎、丙型肝炎、丁型肝炎、戊型肝炎。 A、甲型肝炎:HAV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感染甲型肝炎病毒后可出现发热、黄疸、厌食厌油、恶心呕吐、小便深黄等症状。甲肝不转为慢性肝炎,急性甲肝治愈后可终生免疫。平时要注意饮食及个人卫生,可接种甲肝疫苗进行预防。甲、乙型肝炎混合疫苗我国正在研制,美国已接种使 用。 B、乙型肝炎:我国为乙肝大国,乙肝病毒携带者达1.3亿,乙肝患者有3000万之多,每年有30万患者死于肝癌,这不能不引起我们共同关注。HBV通过体液(包括血液、汗液、唾液、精液、阴道或宫颈分泌物等)传...
高分求论文:以病毒性肝炎为例,论述流行病的特征及控制措施
一、病毒性肝炎历史回顾病毒性肝炎是由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损害为特征的一组传染病,是我国目前法定管理的乙类传染病之一。病毒性肝炎目前比较明确可以分为五型:HAV(甲型)、HBV(乙型)、HCV(丙型)、HDV(丁型)、HEV(戊型),其他类型尚未正式命名。 早在公元前5世纪末,古希腊希波克拉底就对“黄疸”进行过描述。在他的描述中患者发热、呕吐,并在之后的七天内出现黄疸,严重者死亡。我们推断其所描述的疾病可能就是肝炎,但是他所描述的黄疸与我们现在所认识的病毒性肝炎也有不同,因此有学者认为这可能是由于当时造成黄疸流行的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