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需要怎么预防.治疗.控制?
转载的XX文件
1. 日常生活会传播艾滋病吗?
HIV只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传播。日常生活中,我们一般接触不到含有艾滋病毒的体液,如血液、精液、阴道宫颈分泌液、羊水等。而唾液、汗液、尿液、粪便等在日常生活中不传染HIV病毒,因此不会通过空气、喝水、触摸等传播,连蚊虫叮咬也不会传播HIV病毒。
2.怎样预防HIV感染?
预防HIV感染的措施主要针对HIV感染的3种途径:(1)避免与艾滋病感染者及艾滋病高危人群进行性接触、提倡使用安全套。(2)禁止与静脉药瘾者共用注射器、针头、不滥用血液制品。(3)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不与人共用牙刷、剃须刀等生活用品。(4)医务人员在临床工作中可能接触HIV感染者,要重视职业暴露防治。(5)采用母婴传播阻断措施。
3.使用安全套能预防艾滋病吗?
正确使用安全套,可以有效预防性病、艾滋病。欧洲8个国家进行了一项研究,在256对一方已感染了艾滋病毒的男女配偶中进行追踪研究,3个月后,48%坚持使用安全套的配偶无一例艾滋病毒阴性的伴侣感染,而48%未坚持使用安全套的配偶,艾滋病毒阳性率...
“艾滋病需要怎么预防.治疗.控制?” 的相关文章
艾滋病有没有疫苗?
据北京晨报报道,目前,全球艾滋病疫苗研究即将进入人体最后一个阶段——三期试验阶段。如果顺利的话,艾滋病疫苗最快将在2007年试验成功。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首席科学家吕亦辰透露了世界艾滋病疫苗研制的进展情况。 在昨天举行的北京论坛“公共卫生与和谐社会的建立”的分论坛中,吕亦辰教授说,早在5年前,他已完成了艾滋病疫苗的动物试验,并已证明是有效的。去年,他已开始进行艾滋病疫苗人体一期试验,到现在也证明是安全的。从明年开始,人体二期试验将进行,这需要1年到1年半的时间。如果二期试验成功的话,将进入最后一个阶段—— 三期试...
艾滋病最初期的征兆是什么?
急性感染期多发生于感染后2-6周,主要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发热、头痛、肌关节痛、咽痛、皮疹、全身淋巴结肿大,有的像单核细胞增多征。有10%出现脑膜炎症状,脑脊液中单核细胞增多,蛋白质中度增多。有的病人此期症状轻微,常易忽略。一般持续3-14天,然后大部分病人进入无症状期,而部分病人则持续发热,淋巴结肿大,消瘦。此时一般血象正常,或血细胞轻度增高,淋巴细胞减少,血液中可HIV抗原,但出现血清HIV抗体阳性时间延迟,一般为输血感染后2-8周,性交感染后2-3个月。
爱滋病相关综合征(AIDS-related complex,AR...
艾滋病,是怎么得上的?
艾滋病的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通过性、血液和母婴三种接触方式传播,是一种严重危害健康的传染性疾病。
大都是性接触传染的
艾滋病人的急性阑尾炎的检查方式是怎么样的?
检查包括以下项目: 血常规检查发现1/3病人白细胞计数仅低度升高,其余在正常范围内或低于正常(平均3.9×109/L)。 在阑尾周围积液时,B超检查和CT检查常可给予帮助。有人推荐腹腔镜检查作为诊断依据,确诊率很高,但此检查为创伤性检查,除非用之得当,不然增加不必要的损伤。 到健康无忧网站查看回答详情>>
直接用手去触摸阑尾,看是否有压痛感,如果有就是急性阑尾炎!
艾滋病窗口期
艾滋病的潜伏期(指从感染HIV到出现艾滋病症状和体征的时间)一般为6个月至8~10年或更长,艾滋病的窗口期(指HIV感染到形成抗体所需时间)一般为5周左右。 根据细胞免疫缺陷程度和临床表现的不同,一般将艾滋病分为以下三期: 1.急性HIV感染: 约有1/3~2/3感染者在感染HIV后2~6周内发生。表现发热乏力咽痛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个别病人有头痛、皮疹、急性多发性神经炎、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和周围白细胞总数及异性淋巴细胞增多等\"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样表现。一般持?~14日后完全恢复,少数感染者的低热和淋巴结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