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病案范文
护理病历范文【病人资料】 姜某,男性,15岁,高一学生。 咽痛,发热2周,眼睑及下肢浮肿2天入院。 2周前,因受凉后出现咽痛,咳嗽,并流涕伴发热,服用感冒通,头孢拉定(先锋VI号)胶囊等药物后,症状好转,仍有咽痛不适伴乏力,纳差,入院前2日,病人晨起发现眼睑明显浮肿并伴双下肢轻度浮肿,未予重视,次日出现尿色深红,呈酱油样色,尿量较平时也减少。约1000ML/d,到医院检查,发现血压升高(160/100mmHg),尿常规检查示红细胞满视野/HP,蛋白质+++。为进一步诊治,收入院。病人发病以来,常感乏力。近2日感恶心,头晕。视力模糊,并伴有腰区酸胀,小便量减少,大便尚正常。 既往体健,无遗传性及感染性疾病史,无疫水接触史,父母均健康。 生活习惯与自理程度:无烟酒是好,生活能自理。 心理社会评估:病人受家长的情绪影响,心理紧张,对疾病的预后顾虑甚多。 身体评估:T:36.8℃ P:76 次/min R:20 次/分 ,BP20.3/13.3kPa (160/100mmHg),发育正常,营养中等,自动体位。面部明显浮肿...
“中医护理病案范文” 的相关文章
尿毒症,有什么好的中医疗法
尿毒症治疗:(一)积极防治原发疾病以防止肾实质的继续破坏。 (二)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肾功能主要依靠残存的完整肾单位来维持。任何加重肾脏负荷的因素,均可加重肾功能衰竭;因此应积极消除诱发肾功能恶化的有害因素,例如控制感染,减轻高血压等。此外,还应矫正水、电解质紊乱,纠正酸中毒等以维持内环境的稳定。 (三)肾功能衰竭患者出现尿毒症时,应采取抢救措施以维持内环境的稳定。常用的措施有腹膜透析、血液透析(人工肾)等。必要和可能时也可进行同种肾移值以取代患病的肾脏。 (四)中医治疗尿毒症:第一、 内服中药:尿毒症是不同肾病进展的终末...
中医五术指的是什么?
中医五术—山医命相卜 中医在远古是属于经、史、子、集中“子学”的范畴。 和中医关系密切、并相互联系的学科统称为:五术。提到“五术”,我们时常在报刊杂志或访问书籍上看到这个名称,然什么是五术呢?所谓五术,就是“山、医、命、相、卜”这五学问,它是以《易经》为版本,是人类为了追求幸福人生所成立的一种趋吉避凶的方术,大体言了解五术的意义与运用,就可了解人生活的目的及人生命的意义。然什么是“山、医、命、相、卜”呢?一、山所谓“山”就是通过食饵、筑基、玄典、拳法、符咒等方法来修炼“肉体”与“精神”,以达充满...
请问中医里的伤寒和温病有什么区别?
浅议伤寒与温病 自温病学从医林之中独树一帜以来,一直存在着“伤寒”与“温病”的争论。 伤寒与温病的区分取决于症状反应 明清时期,一些温病学家在没有搞清楚温病和伤寒区别的情况下,便主观认为“伤寒是伤于寒邪”,“温病是伤于温热之邪”。其实,中医辨证论治所说的证,是人体感受风寒暑湿燥火等外邪后与人体正气相争所反应出的症状、证候来判断,而不依据感受的是什么外邪,因感受寒邪后,可反应出寒证,也可反应出热证;感受了热邪也可反应出寒证或热证。而温病学派特别注重病邪的作用,如吴又可在《温疫论》中指出:“疫者,感天地之厉气”,“此气...
在中医的角度上,怎样治疗便秘?
你可以喝决明子茶,番泻叶(最好不要长喝)多吃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比如芹菜便秘是由于人体内缺少纤维素和大量水分,致使胃肠蠕动失常,肠道中代谢物、细菌等有害物质不能及时排出,常可引起冠心病、高血压、哮喘、乏力、口苦、易怒等症状。列举便秘饮食疗法若干,供读者参考:(1)香蕉(1-2根),涂上蜂蜜,每日早晨空腹食用,然后喝温开水(200-300毫升)。(2)奶粉(60克)、咖啡(5克)与温开水(200毫升)一起搅拌后放在冰箱中保存,每日饮用1次。(3)决明子、肉苁蓉(各10克),炒熟研末,用沸水冲泡,如蜂蜜适量,代茶频饮。(4)鸡蛋...
中医里面的阴阳五行是什么意思
五行在中医中的应用依靠中医望、闻、问、切四诊方法所获得的信息均有其五行归属,据此,可以综合判断患者的疾病。比如,患者面色发青,喜食酸食,脉弦,则可诊为肝病;面色红,口中苦,脉洪大,可诊断为心火旺。又如,痉挛拘急抽风,根据五行归类属木病,从人体脏腑来看,可诊断为肝病;全身水肿,小便不利,五行归类属水病,而病位可定为肾。 根据五行学说,治疗疾病时不仅要考虑发生病变的脏腑本身,还应根据脏腑之间的生克关系,控制疾病的传变。正如《难经》所论述的:“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于脾,当先实脾。” 中医根据五行“相生”规律,提出虚则补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