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疸肝炎与其他肝炎有何不同
临床表现:各型肝炎的临床症状很相似。急性黄疸性肝炎,起病缓慢,约1/3患者起病较急。有发冷、发热、乏力,食欲明显减退、厌油、恶心、呕吐,常伴中上腹不适、腹胀、腹泻。经1周左右开始尿呈茶色,逐渐巩膜、皮肤出现黄疸,黄疸重时伴皮肤瘙痒。肝区疼痛。检查见肝、脾肿大。黄疸期持续2~6周,少数可长达3个月。黄疸开始消退时,食欲逐步恢复,肝、脾肿大需经2~3个月才恢复正常,有些肝功能等均正常,但肝区痛、上腹不适等持续存在称为肝炎后综合征。少数急性黄疸性肝炎起病后10天内迅速出现精神神经症状(嗜睡、烦躁不安、神志不清、昏迷),在排除其他原因后,有肝进行性缩小,黄疸加深、肝功能不正常,特别是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可诊断为重症肝炎,预后差,病死率高。急性无黄疸性肝炎占全部肝炎的70%~90%,症状较黄疸型为轻,主要有乏力,纳差,腹胀,肝区痛,少数有恶心、呕吐。体检有肝肿大,部分有脾肿大,大多数经3~6个月恢复,但迁延不愈和反覆发作者较急性黄疸性肝炎多见。苗药[平黄安肝汤]秉承“拔毒平乱”的治病理念,疏肝健脾,滋阴生津,杀灭肝炎病毒的同时...
“黄疸肝炎与其他肝炎有何不同” 的相关文章
肝炎病人长期使用保肝药会怎么样?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代谢器官,大多数药物都要在肝脏内转化解毒,滥用保肝药会增加肝脏的负担,而且有些保肝药本身不良反应大,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往往会导致肝细胞再次受损,演变成脂肪肝或肝硬化。
长期服用保肝药还能增加患者对药物的依赖心理,加重肝脏的负担,如长期大量的补充葡萄糖,可以加重胰岛细胞的负担,而诱发糖尿病,过多服用维生素,特别是维生素A和维生素D,可引起慢性中毒。三磷酸腺苷、辅酶A长期服用可引起心悸、胸闷、出汗、眩晕、甚至过敏性休克,有些蛋白质合成药如丙酸睾丸酮和苯丙酸诺龙可以诱发黄疸的形成,导致内分泌紊乱。故肝炎病人不宜...
肝炎治疗方法哪种好?肝炎治疗方法有哪些?
慢性肝炎指急性肝炎在经过6个月后,仍有临床症状和肝功能障碍者,主要表现为食欲不振、疲乏无力,或上腹不适,严重者消瘦、面色灰暗、黄疽等。肝功能明显异常,特别是体内转氨酶升高。中医学认为,急性肝炎迁延不愈,湿热留变,肝病传脾,气滞血瘀成为慢性肝炎,临床上:常用治疗本病的有效偏方主要如下。 [方一] 垂盆草、阴行草各500克,矮地茶250克。上述各药加工成棕褐色颗粒,每袋重13克;开水送服,每次l袋,日3次,代茶饮。 本方用于慢性肝炎有良效。 [方二] 虎杖根500克,北五味子250克,蜂蜜10130克。将虎杖、五味子洗净,用砂...
黄疸肝炎能治好吗
黄疸肝炎完全可以治好的。黄疸肝炎就是由于肝炎病毒使肝细胞破坏、肝组织破坏重构、胆小管阻塞,导致血中结合胆红素与非结合胆红素均增高,所引起的皮肤、黏膜和眼球巩膜等部份发黄的症状。通常,血液的胆红素浓度高于2-3mg/dL时,这些部份便会出现肉眼可辨别的颜色。一、基础治疗 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防止交叉及继发感染。可注射丙种球蛋白、口服卡那霉素以控制肠道细菌的生长。 二、抗病毒药物应用 三、苗药治疗 苗医认为黄疸型肝炎的致病之毒为“时邪疫毒、湿热毒邪”,机体内乱为“肝郁气滞、脾胃虚弱”。其发生往往内外相互...
肝炎病人的护理要点
2.1一般护理 2.1.1休息:如发现患者有重型肝炎倾向时,应要求其绝对卧床休息。因卧床休息时流经肝脏的血液比站立时增加40%左右,通过肝脏的血流越大,肝脏得到的营养物质也越多;同时卧床还可以减少肝脏本身的能量消耗,加快肝细胞恢复。 2.1.2饮食:在重型肝炎病情发展阶段,患者消化道症状明显,饮食应以清淡为主,少食多餐。提供低脂、富含多种维生素、特别是维生素C的食物,以利解毒。注意补硒、铜、锌等。病情稳定时视患者情况给予高蛋白饮食(1.5g/kg以上或120g/日);有血氨增高者给予低蛋白饮食(30...
人寿的十大疾病中暴发性肝炎是什么意思?
暴发性肝炎又叫急性坏死型肝炎,临床上亦称急性重型肝炎。其发病初期多与急性黄疸型肝炎相似,但病情迅速恶化,肝脏进行性缩小,黄疽迅猛加深。症状 常伴有牙龈出血、鼻出血、皮下淤点、呕血、便血等出血征象。患者烦躁不安,精神错乱,嗜睡或昏迷。部分患者出现腹胀、腹水、水肿及少尿或无尿。白细胞正常或稍增高,血清胆红素多在171微摩尔/升(10毫克%)以上,肝功能损害严重。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简称转氨酶)初期升高,后下降甚至正常,出现明显酶胆分离;凝血酶原活动度逐渐或迅速下降至30%以下,部分患者血氨增高,血糖降低,病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