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health
我的位置:首页 >> 健康频道 >> 健康知识

艾滋病早期症状



感染艾滋病病毒后没有任何临床症状,仅血里检查艾滋病病毒抗体阳性。约有90%新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人不发展为艾滋病相关综合症或艾滋病。但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或机体遭到疾病侵袭或创伤时,则会发病。
以下是感染艾滋病病毒最常见的几种类型。 1、肺型:表现缺氧、呼吸困难、胸痛和X线检查呈弥漫性肺部浸润。肺部感染占艾滋病症状的50%,其中卡氏肺囊虫引起的肺炎占80%。  
2、中枢神经系统型:约30%艾滋病病例出现此型,由病原体感染中枢神经系统或肿瘤、血管并发症及中枢系统的脑损害,出现头痛、意识障碍、痴呆、抽搐以及局灶性和周围神经功能障碍,导致严重后果。 3、胃肠型:水样便泻,每天10-20次,失水。养分消耗与丢失,体重减轻,衰弱。病原体主要为隐孢子虫。 4、发热原因不明型:因病原体感染,出现高热、不适、乏力及全身淋巴结肿大。



艾滋病是目前尚无有效治疗办法的一种传染病,故应以预防为主。如果怀疑自己感染了艾滋病,可首先回顾自己是否有过“危险行为”(主要指不安全...

“艾滋病早期症状” 的相关文章

对艾滋病的研究已经发展到了什么程度?



目前对病毒感染性疾病没有特效的治疗药物,所以对AIDS也没有有效的治疗办法。加之,HIV病毒核酸与宿主染色体DNA整合,利用宿主细胞进行复制,给药物治疗带来了困难。HIV感染的早期治疗十分重要。通过治疗可减缓免疫功能的衰退。HIV感染者患结核、细菌性肺炎和卡氏肺囊虫肺炎的危险性增加,进行早期预防十分重要。 一、 支持疗法、尽可能改善AIDS患者的进行性消耗。二、 免疫调节剂治疗:(一)白细胞介素2(IL-2):提高机体对HIV感染细胞的MHC限制的细胞毒性作用,亦提高非MHC限制的自然杀伤细胞(NK)及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

艾滋病人的特征是甚么.?



不会马上出现症状的,。。爱滋病临床常分三期。首先隐性期,感染病毒后,患者出现发热,头痛,恶心,脾肿大持续3~14天,症状自行消失,进入无症状期,受感染后2个月抗体即转为阳性。若全身淋巴结再次肿大,发热、腹泻均超过1月以上为第二期,接下来为第三期,配偶双方都染上艾滋病毒。一期一般无症状,对性欲无影响,可过性生活,但性交的时间、性交次数不宜过长过多。若一方未受感染,应禁止性生活,决不能再感染上病毒。二、三期患者已有多种临床症状,心理上遭受严重打击,性欲被强烈抑制。治疗艾滋病无特效药物,目前应用的药物,对性功能又有抑制作用,因此...

和艾滋病人一起吃饭会被传染吗



艾滋病的传染需要满足体液交换的条件,经过体液排除,病毒存活,体液足量,体液进入四个条件和步骤,才会传播HIV病毒。接吻是时候,只有唾液的交换,对于艾滋病病毒携带者来说,唾液中有艾滋病病毒,但是量极少,远远达不到传染的标准,因此接吻是不可能传播艾滋病的。除非有一种情况,接吻双方一方有艾滋病,另一方没有,同时双方的口腔内都有破溃出血,从而在接吻过程中有血液的交换并达到一定的量,就有可能传播艾滋病。但这个也是理论上成立,因为试想一下,有谁接吻吻到满嘴都是血了还不肯停的……艾滋病传播方式有3种,性传播、母婴传播、血液传播。如果一方...

艾滋病初期症状是什么



艾滋病的临床症状多种多样,一般初期的开始症状象伤风、流感、全身疲劳无力、食欲减退、发热、体重减轻、随着病情的加重,症状日见增多,如皮肤、粘肤出现白色念球菌感染,单纯疱疹、带状疱疹、紫斑、血肿、血疱、滞血斑、皮肤容易损伤,伤后出血不止等;以后渐渐侵犯内脏器官,不断出现原因不明的持续性发热,可长达3-4个月;还可出现咳嗽、气短、持续性腹泻 便血、肝脾肿大、并发恶性肿瘤、呼吸困难等。由于症状复杂多变,每个患者并非上述所有症状全都出现。一般常见一、二种以上的症状。按受损器官来说,侵犯肺部时常出现呼吸困难、胸痛、咳嗽等;如侵犯胃肠可...

梅毒三期和艾滋病哪个严重~?这个问题一直让我困惑



三期梅毒一般发生于感染后4~5年,开始出现皮肤粘膜晚期肉芽肿样损害,约10~20年可侵犯心血管及中枢神经系统等重要器官,危害甚大。三期梅毒梅毒血清阳性率降低,甚至转阴。三期梅毒传染性较小。由于病程较长,三期梅毒的预后也较差。所以梅毒要早治,要彻底根治,就要首先预防梅毒螺旋体潜伏于体内,进而出现晚期梅毒。为什么会出现晚期梅毒呢? 主要是由于梅毒螺旋体在人体内长期不能清除,人体出现慢性增殖性炎症反应;也由于人体无力驱梅毒于外,梅毒螺旋体进一步侵犯人体重要的组织和器官。中医认为是由于霉疮毒气伤及人体正气及肝肾之阴,正不胜邪所致。...
© 2011 ej38.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09004571号 | 网站地图 | 返回主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网上收集,如果违反版权请发邮件至 ask#ej38.com (#替换成@),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