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health
我的位置:首页 >> 健康频道 >> 健康知识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



可以治疗的,你们还是先从它的起因,发展,特点来了解吧。这个病其实没那么恐怖,只是大家不了解
一、概述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hronic myelocytic leukemia, CML)简称慢粒,是一种发生在早期多能造血干细胞上的恶性骨髓增生性疾病。病程发展较缓慢,主要累及髓系,临床表现为脾肿大、外周血中粒细胞增多并出现幼稚粒细胞。病程一般经过慢性期、加速期、急性变期,一旦转变为急性白血病,多在短期内死亡。各年龄组均可发病,以中年发病最为多见,中位发病年龄为53岁。男性发病多于女性。接触苯和放射线照射是慢粒较明确的致病因素。慢粒患者中HLA-Cw3、Cw4出现的频率较正常人高,提示它们可能是慢粒的易患标志。90%以上慢粒患者中可发现有Ph染色体,即t(9;22)(q34;q11),并有BCR-ABL融合基因阳性。二、临床表现1.症状:早期常无明显症状。常因查血常规发现白细胞增高或查体发现脾大而进一步确诊。CML的整个病程可分为3期。1.1 慢性期:患者有乏力、低热、多汗或盗汗、体重减轻等,或由于脾大而有左上腹坠胀感...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 的相关文章

m5,m3,M2型白血病是怎样区分的?各类型的严重程度如何?



M2又叫原始粒细胞白血病部分分化型:分ab两种M2a原始细胞>30%~<90%,单核细胞<20%,早幼粒以下阶段>10%;M2b骨髓粒系明显增生,异常原始及早幼粒细胞明显增多,以异常的中性中幼粒细胞增生为主,其胞核常有1~2个核仁,核质发育显著不平衡,此类细胞>30%M3又叫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以颗粒增多的异常早幼粒细胞增生为主,>30%,胞核大小不一,胞质中有大小不等的颗粒,可见束状的Auer小体,可逸出胞体之外。其中M3a是粗颗粒型:嗜苯胺蓝颗粒粗大,密集甚至融合;M3b是细颗粒型...

白血病的特征



白血病早期症状不太明显,典型的症状    白血病细胞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贫血及相关一些症状如:虚弱、面色苍白,有一种生病感。食欲减退,体重下降。容易擦伤或出血,如:牙床出血,流鼻血。极易感染,如出现嗓子痛,支气管炎并伴有头疼、低热、嘴痛及皮疹等。淋巴结肿大,特别在喉部、腋下及腹股沟。左胁骨下感觉不适。病情严重时,突发高热,意识混浊,无力讲话和移动四肢。 编辑本段1、发热  急性白血病的首发症状多为发热,可表现为弛张热、稽留热、间歇热或不规则热,体温在37.5~40℃或更高。时有冷感,但不寒战。 编辑本...

我到底得的是什么病?肾衰竭还是白血病



白血病症状:贫血 常常为白血病的首发症状,主要表现为脸色苍白,自觉虚弱乏力、多汗。不论在活动或是休息时,都觉得气促、心跳加快。随着时间的推移,适逐新加重。贫血越重往往提示白血病起严重。但需排除因其他原因如痔疮、消化道出血、月经量过多等失血所引起的贫血,偏食等原因也会引起营养缺乏性贫血。 发热 半数以上的患者以发热为早期表现,可为38度以下的低热.或39度甚至40度以上的高热。多数为反复不规则的发热。发热时往往有鼻塞、流涕、咳嗽、咳痰等呼吸道感染的症状.或尿频、尿急等泌尿道感染症状.常造成误诊。此时如查一下患者的外周血,可见...

急性白血病分类?



1.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分为 ①急性髓系白血病微小分化型(MO):骨髓有核细胞增生程度较轻,原始细胞大于30%,可达90%以上。②急性原始粒细胞白血病未分化型(M1):骨髓增生极度活跃或明显活跃,少数病例可增生减低,骨髓中I型加II型原始粒细胞大于90%(NEC)。③急性原始粒细胞白血病部分分化型(M2):骨髓增生极度活跃或明显活跃,骨髓中原粒I型I型大于30%—90%,单核细胞小于20%,早幼以下各阶段大于10%,约50%病例的白血病细胞内可见Auer小体。 M2又分两个亚型:M2a:骨髓中原粒I型+II型...

小儿白血病早期症状有哪些?



1、起病突然:白血病起病多急骤,病程短暂,尤以儿童和青年为多。
2、发热:急性白血病的首发症状多为发热,可表现为弛张热、稽留热、间歇热或不规则热,体温在37.5~40℃或更高。时有冷感,但不寒战。
3、出血:是白血病的常见症状。出血部位可遍及全身,尤以鼻腔、口腔、牙龈、皮下、眼底常见,也可有颅内、内耳及内脏出血。
4、贫血:早期即可发生贫血,表现为面色 白、头晕、心悸等。
5、肝脾肿大:有性骚扰的白血病病人会出现肝脾肿大,以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的肝脾肿大最为显著。
6、淋巴结:全身广泛的淋巴结肿大,以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为...
© 2011 ej38.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09004571号 | 网站地图 | 返回主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网上收集,如果违反版权请发邮件至 ask#ej38.com (#替换成@),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