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五味是什么,对人体有什么妨碍
中医认为,咸、甜、酸、苦、辣分别与人体的肾、脾、肝、心、肺相对应,各有其特殊的作用。五味适量,对五脏有补益作用,即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辛入肺,咸入肾。但是如果五味过量,便会打乱人体平衡,损伤脏器,招致疾病。
酸多伤脾。酸味可以补肝,过多的酸味食物会引起肝气偏胜,就会克伐脾胃(木克土),如果酸味食物过多,导致脾胃功能失调,由于脾主肌肉,其华在唇,酸味的东西吃得过多,就会使肌肉角质变厚,即“肉胝皱”,嘴唇也会失去光泽,并往外翻,即“唇揭”。同时还常出现饭量减少、饭后胃胀、大便稀,说话声音低微等脾气虚的症状。
甘多伤肾。甘味可以补脾,过多的辛味食物会引起脾气偏胜,就会克伐肾脏(土克水),如果甘味食物过多,就会损伤肾的功...
“中医五味是什么,对人体有什么妨碍” 的相关文章
请问以形补形在中医里有道理吗?
中医里确实有以形补形的传统,像核桃补脑,黑豆利尿养肾,不仅在中医上有说法,从西医上也有论证。但是,并非所有东西都能按照形状进补,也并非所有人都能用以形补形的方法进补。曾经有患者,为了补脑,几乎每天吃羊脑、猪脑。可是因为含有大量脂肪、胆固醇,最后补出了个高血脂,真不划算。从中医上讲,秋冬是滋肾阴、补肾阳的好时候。可是如何补,还是很有讲究的。 另外,生活节律也是现代人要注意的。中医讲究顺应自然界的变化,夏季天亮的早,应该与鸡同起;而秋冬白天短,就讲究早睡晚起。比如老年人喜欢晨练,但是秋冬就得等太阳出来了,暖和了再起床出门比较...
中医上的‘气’是什么?什么是‘气’
中医的气是什么? 中医的气是什么? “气”一直是中医学上的一个重要概念。中国古代哲学很早就出现了“气”的概念。无论是儒家、道家还是阴阳等哲学流派,都曾对“气”的本质和特性进行过探讨和论述,可以说“气”的观念和思想是中华民族所共有的。概括起来,中国古代哲学认为“气”是一种无形无象、无所不在、充盈宇宙、具有生命力的细微物质。世间万物都是由连续不断运 动着的“气”构成的 古人认为,“气”是构成世界的基本物质。“气”除了作为一种物质存在以外,还是生命的基始,是万物生机活力的本源,《淮南子·原道训》说:“气者,生之元也...
失眠神经衰弱看中医行吗?
神经衰弱是由于高级神经系统长期、持续过度紧张,引起大脑功能轻度紊乱而出现的精神状态。神经衰弱的发病原因常常不是单一的,而是多种因素相互影响的结果。凡是能引起持续的紧张情绪和长期内心冲突的因素,如学习、工作过度紧张、人际关系不协调、家庭不和、长期思想矛盾等,都可以诱发神经衰弱。此外,此病还与人的个性心理特征有关。神经衰弱患者往往具有内向、自卑、敏感、多疑、缺乏自信、主观、好强、急躁、自制力弱等特点。这些精神因素与个性心理特征相结合,因而容易导致对生活的张弛调节障碍,使大脑处于持续性紧张状态而发病。
...
西安抑郁症中医治疗分型的原理是什么?
中医药治疗分型 (一)辨证论治
本病以虚证多见,实证较少,主要病变部位在心脾肝肾。临床首当辨证虚实,根据其临床表现可分为五型辨证论治。
1、肝郁脾虚
主证:多愁善感,悲观厌世,情绪不稳,唉声叹气,两胁胀满,腹胀腹泻,身倦纳呆,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细。
辨证分析:本证因情志不遂,肝郁抑脾所致,情志所伤,肝失条达,脾虚气结,思虑太过,情绪不稳,悲观厌世,唉声叹气;肝气郁滞,气机不畅,故两胁胀痛,肝郁乘脾犯胃,则出现腹胀腹泻,身倦纳呆,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细,均为肝郁脾虚之象。以多愁善虑廉见善太息,胸...
各位中医朋友帮帮忙。谁能告诉我(潮脑)是什么,治什么
药名:樟脑
别名:韶脑、潮脑、脑子、油脑、树脑
1.《普济方》:作膏治诸恶疮及打扑损伤,风湿脚气等疾。
2.《品汇精要》:主杀虫,除疥癣,疗汤火疮,敌秽气。
3.《纲目》:通关窍,利滞气,治邪气,霍乱,心腹痛,寒湿脚气,疥癣,风瘙,龋齿,杀虫,着鞋中去脚气。
樟脑 - 选方
樟脑 ①治痧秽腹痛一、樟脑一分,净没药二分,明乳香三分。研匀,茶调服三厘。(《本草正义》)二、精制樟脑10克,白兰地或高梁酒50毫升。浸一天,溶解后,每次服1毫升。(《现代实用中药》)
②治脚气肿痛,樟脑二两,乌头三两。为末,醋糊丸,弹子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