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health
我的位置:首页 >> 健康频道 >> 健康知识

中医怎样预防甲型H1N1流感



预防措施 1 打疫苗2 甲型H1N1流感病毒主要通过空气和接触传播,因此咳嗽或者打喷嚏时应该掩住口、鼻;应勤洗手,还可经常用酒精为日常用品消毒。避免接
触生猪或前往有猪的场所。避免前往人群拥挤场所。



甲流药方可以,用银花15g连翘15g杏仁12g紫苏10g前胡15g柴胡10g黄芩15g板蓝根30g白花蛇舌草30g白扁豆15g生姜15g苇根15g乌梅15g鱼腥草30g陈皮15g甘草9g,水煎服连服三至五剂可预防甲性H1N1流感




儿童预防
  藿香6克、苏叶6克、金银花10克、生山楂10克。煎服方法:每日1服,清水煎。早晚各一次,3—5服为宜。

药物预防
  1、太子参10克、苏叶6克、黄芩10克、牛蒡子10克。煎服方法:每日1服,清水煎。早晚各一次, 3~5服为宜。
  2、大青叶5克、紫草5克、生甘草5克。煎服方法:每日1服,清水煎。早晚各一次,3~5服为宜。
  3、桑叶10克、白茅根15克、金银花12克。煎服方...

“中医怎样预防甲型H1N1流感” 的相关文章

中医中什么补肾?



肾虚者宜吃下列食物。 芝麻 甘平,有补肝肾、润五脏的作用。如《本草经疏》中就曾记载:“芝麻,气味和平,不寒不热,补肝肾之佳谷也。”尤其是肾虚之人腰酸腿软,头昏耳鸣,发枯发落及早年白发,大便燥结者,最宜食之。 粟米 又称谷子、稞子。能补益肾气。《名医别录》及《滇南本草》中都说到“粟米养肾气。”明·豇豆 又称饭豆、长豆。性平,味甘,能补肾健脾,除脾虚者宜食外,肾虚之人也宜食用,对肾虚消渴、遗精、白浊,或小便频数,妇女白带,食之最宜。《本草纲目》曾这样记载:“豇豆理中益气,补肾健胃,生精髓。”《四川中药志》也说它能“滋阴补肾,健...

中医能治病的原理是什么



最近看中央电视一台连续剧《兵心依旧》,著名中医学者顾诗行一席话说的好,即使许多行医多年的中医医生,也未必能把中医治病的原理说的很清楚,更不用说外国人不能理解。十几年前,母亲多病,闲暇时间看看中医验方和中医百科丛书,一直对中医治病的原理感到疑惑,直到前2个月买了一本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高等学校医药教材《中医学》看后方才明白。中医是根据阴阳五行哲学思想原理进行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的。即司外揣内,援物比类。司外揣内,即“有诸内,必形诸外。”与现代控制论的“黑箱”方法类同。援物比类,即运用形象思维,有点象类比推理。《素问-示从容论》说...

中医针灸是谁发明的



【针灸的起源】针灸医学最早见于二千年多前的《黄帝内经》一书。《黄帝内经》说:\"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便是指灸术,其中详细描述了九针的形制,并大量记述了针灸的理论与技术。两千多年来针灸疗法一直在中国流行,并传播到了世界。而针灸的出现,则更早。 远古时期,人们偶然被一些尖硬物体,如石头、荆棘等碰撞了身体表面的某个部位,会出现意想不到的疼痛被减轻的现象。古人开始有意识地用一些尖利的石块来刺身体的某些部位或人为地刺破身体使之出血,以减轻疼痛。古书上曾多次提到针刺的原始工具是石针,称为砭石。这种砭石大约出现于距今8000至40...

小中医,谈论下中医古籍常见典故!



典故——典制和掌故,《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专》:“亲屈至尊,降礼下臣,每赐宴见,辄兴席改容,中宫亲拜,事过典故。”医学典故常常困扰我们对文章的理解,医书常有典故命名者,现将常见的典故收录如下: 杏林:为医学或医术的誉称。《神仙传·董奉》云:“奉,居山不种田,日为人治病,亦不取钱,重病愈者,使载杏五株,轻者一株。如此数年,提十万余株,郁然成林。”后世把“杏林”作为医学或医术之誉称。杏苑与杏林同义,以此命名者有清代张启倬《杏林碎锦》,清代宋钧衡《杏苑丛谭》等。 橘井:以喻良药之典。《神仙传·苏仙公》云,苏仙公得道仙去...

中医怎样治解尿支原体



月经不调,输卵管与卵巢相邻,一般输卵管的疾病并不影响卵巢的功能,对月经量的多少也没有影响,只是当炎症波及卵巢对卵巢功能造成损害时才会出现月经的异常。以月经过频、月经量过多为最常见,可能是盆腔充血及卵巢功能障碍的结果。由于慢性炎症导致子宫纤维化、子宫复旧不全或粘
中日妇科专家一致推荐使用阴道给药技术的御yin宝来治疗输卵管堵塞,根据御yin宝的研发企业(佐佐木株式会社生殖医学研究中心)的妇科专家多年研究发现,亚洲成年女性生殖道(阴道)的内三分之一处,大约5.8厘米,是最有利于阴道药物的吸收,上达子宫,到输卵管,外达整个阴道内...
© 2011 ej38.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09004571号 | 网站地图 | 返回主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网上收集,如果违反版权请发邮件至 ask#ej38.com (#替换成@),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