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预防知识浅谈
卫生部下发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知识要点 根据国务院批准、卫生部下发的《关于加强预防和控制艾滋病工作的意见》和中宣部、卫生部等九部委共同下发的《预防艾滋病性病宣传教育原则》的精神和要求,开展预防艾滋病、性病的宣传教育工作,是目前预防与控制艾滋病的主要措施,也是大众媒介、宣传教育部门和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为向大众媒介和宣教工作者提供准确的信息和基本的知识内容,特邀国内专家反复研讨,制订了向全民普及艾滋病预防知识的要点,包括十条基本知识和与这十条知识相关的重要信息。要使十条基本知识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同时,十条基本知识也将作为考核宣教措施落实情况和评价宣传教育效果的依据。重要信息是为编写制作有关宣传教育资料和节目提供的相关信息,可根据不同的传播对象参考使用。 一、 基本知识: 1艾滋病是一种病死率极高的严重传染病,目前还没有治愈的药物和方法,但可以预防。 2、 艾滋病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三种途径传播。 3、 与艾滋病病人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接触不会感染艾滋病。 4、洁身自爱、遵守性道德是预防经...
“艾滋病预防知识浅谈” 的相关文章
艾滋病的病源是否出自大猩猩?
此前的基因研究表示,猩猩艾滋病病毒可能在100万年前就已存在,其从相关猴子病毒的变体上传染到猩猩身上,研究者猜测直到1930年,中非地区的人们开始捕杀和猎食猩猩,因此遭到传染,这引发出来传播最广的世界性流行病毒HIV—1型号,而另一种艾滋病毒HIV-2则只局限于西非,科学家猜测是由于上世纪60年代人们吃猴子肉所致。 而对艾滋病毒来源更为关键的作用在于,猩猩虽然很多都带有猩猩艾滋病毒,但却没有像人类一样发生如此大规模的病变传播。 “我们最终想知道为何HIV病毒在人类中如此广泛流行,但在先期感染者猩猩身上却没有发病
...
蚊子怕艾滋病吗
蚊子可传播某些疾病,例如疟疾,而血液传播也是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因此不少人认为蚊子叮咬会传播艾滋病。事实上蚊子传播疟疾是因为疟原虫进入蚊子体内并大量繁殖,带有疟原虫的蚊子再叮咬其他人时,便会把疟原虫带到另一个人的身体中,令被叮者感染。而艾滋病病毒不同于疟原虫的地方是它不能在蚊子体内生存及繁殖。因此蚊子的血液及唾液中没有艾滋病病毒。即使被叮者是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当蚊子再去叮咬他人时,由于只吸不吐(这与共用注射器针头不同),不会将血液排到下一个被叮者体内,没有血液交换过程。而且喙器上仅沾有极少量的血,病毒的数量极少,不足以令...
艾滋病怎样的状况?
有相当一部分人在感染艾滋病HIV病毒后,可以在长达十年之内没有任何明显症状。但其血液、精液里还是含有艾滋病病毒。期间如果发生危险性活动,将会把病毒传染给性伴。所以没有症状不一定没有受过感染。染了爱滋病以后,在开始的2周至3个月内没有任何症状、预兆,也不会发痒,也就是说患者不会有任何感觉。而且这段时间内检查也不能发现感染。3个月之后患者就进入无症状期,一般为几个月到十几年不等,这个阶段 内患者也不会出现任何症状,但这时可以通过化验爱滋病病毒抗体检查出来。之后患者病发就会出现爱滋病症状,如感染、发烧、疲倦、体重减轻、腹泻等等。...
艾滋病病毒男性传染给女性几率比女性传染给男性要高,那么,艾滋病者可以怀宝宝吗?
不可以哦。貌似很多很多病都是不能结婚的。 我国《婚姻法》规定,患麻风病未经治愈或患其他在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者禁止结婚。 禁止结婚的对象:麻风病是一种严重危害健康的恶性传染病,不但会传染给配偶,还会祸及后代,未治愈前禁止结婚。 患有艾滋病、淋病、梅毒等疾病;患有精神分裂症、躁狂抑郁型精神病以及其他重型精神病,未治愈前不能结婚。生殖器官发育异常,不能性生活,且无法矫治者不宜结婚。 暂缓结婚的对象:各种传染病的规定隔离期、慢性病的活动期,心、肝、肾、肺、脑等重要脏器的功能代偿不全时,如肝炎、肺结核在活动期,肾炎未治愈稳定...
艾滋病病毒能否穿透避孕套?
人们一般会认为避孕套和安全套是一回事,只是叫法不同,但事实上,传统天然乳胶避孕套在阻断性传播疾病方面的效果,正受到越来越多研究结果的质疑。中国性学会秘书长朱琪研究员指出,将避孕套称为“安全套”并不科学。有研究结果显示,使用避孕套预防艾滋病、乙肝、尖锐湿疣的失败率远高于预防怀孕,避孕套≠安全套。 传统乳胶避孕套的作用是阻隔,只要正确使用就能在一定程度上阻隔病毒的传播。在现有医疗条件下,在没有更好的防范措施情况下,为了减少性传播疾病,增加相对安全性,大量推广使用避孕套被各国政府广泛采纳。但是,避孕套对病毒的阻隔效果究竟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