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酒精性脂肪肝肝炎
这里不谈你的病的诊断问题,我没有详细资料,不好具体分析。这里谈一谈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药物治疗问题,供你参考。 1 胰岛素增敏剂 胰岛素抵抗可能参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发生与发展,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形成的重要因。因此,改善胰岛素抵抗的药物即胰岛素增敏剂可能成为治疗脂肪肝的有效方法。此类药包括二甲双胍、曲格列酮、罗格列酮和吡格列酮等。胰岛素增敏剂可能成为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一种有效药物,要在医生指导下应用。 2 降脂药物 对于血脂紊乱经基础治疗和(或)应用减肥降糖药物3~6个月以上,仍呈混合性高脂血症或高脂血症合并2个以上危险因素者,需考虑加用贝特类、他汀类或普罗布考等降血脂药物。没有明显高脂血症不用。 多数降血脂药物可促进血液中的脂质运输到肝脏代谢,而脂肪肝时常伴有肝脏脂质代谢障碍,降脂药物应用不当易导致脂肪肝加重和...
“非酒精性脂肪肝肝炎” 的相关文章
肝炎病毒携带者
乙肝病毒携带者是否需要治疗,一直是一个存在争议的问题。按理说,既然身体携带乙肝病毒,就应该治疗。但是目前各种药物和治疗方法均不能有效清除已经整合到肝细胞内的乙肝病毒,各种抗病毒药物对于潜藏在肝细胞内的病毒,犹如隔靴搔痒,无法切中要害。加上乙肝病毒携带者机体免疫功能处于麻痹状态,对于各种治疗难以响应,治疗起来好像对牛谈琴,不起作用。 迄今为止,我国尚无针对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具体规范化诊疗方案。乙肝病毒携带者是否需要治疗,一定要视患者具体情况而定,有的携带者需要治疗,有的暂时无需治疗。这是因为乙肝病毒携带者情况十分复杂,其...
黄疸肝炎传染吗?
黄疸肝炎:甲型主要是消化道传染,乙型是通过血液体液传染的,丙型主要通过输血而引起,丁型传播途径与乙型类似,戊型主要通过被污染水源感染。不同类型传播途径不同。那要看你的朋友是哪种肝炎。其实只是用过一次筷子,用手拿过东西给你吃,不会这么轻易地就被传染的。
会传染的--通过消化道及血行传染
(一)、损害肝脏的功能:由于肝炎病毒侵犯肝脏,并在肝细胞内不断复制。在机体的免疫反应作用下,一起损...
慢性肝炎抗病毒治疗问题
那三项阳性?135阳性是大三阳,其它是小三阳。是慢性肝炎。ALT53证明有肝损害存在。其实你的情况不算严重,别过于担忧了。慢性乙型肝炎,应该说大部分病人的病情也是可以基本痊愈或基本稳定的。但所需的时间相对较长,经过适当的休息、合理的营养及恰当的药物治疗,也常可使e抗原(HBsAg)与乙肝病毒去氧核糖核酸(HBV-DNA)转阴,血清转氨酶正常,病情稳定;但稍不注意,常能复发。 因此,必须坚持长期的治疗,使病情长期相对稳定,以获得基本痊愈。但HBsAg的阴转相当困难,因为直至目前为止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和药物。 近年来,一...
黄疸型肝炎传染吗
甲型肝炎病毒(HAV)是一种微小核糖核酸(microRNA)病毒,直径25~29nm,在外界抵抗力较强,能耐受50℃60分钟。甲型肝炎病毒主要从肠道排出,通过日常生活接触而经口传染。乙型肝炎病毒 乙型肝炎病毒(HBV)为DNA病毒,为42nm双层外壳病毒,原称Dane颗粒。直径为42nm。可通过输血、血浆、血制品或使用污染病毒的注射器针头、针灸用针、采血用具而发生感染,血液透析等亦有感染HBV的危险。胎源性传播:如孕妇带毒者通过产道对新生儿垂直传播;妊娠晚期发生肝炎的孕妇对胎儿的感染等。性接触传播:近年国外报道对性滥交、...
黄疸肝炎有生命危险吗?
病情分析:意见建议:黄疸型病毒性肝炎患者,除卧床休息、注意营养、给予适量的维生素外,以下方法可加速黄疸的消退。①水冲击疗法:黄疸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体内往往有水的代谢失调,组织内有水分潴留现象。在用汞利尿剂或双氢克尿塞(治疗过程中注意防止低钾)使潴留的水分充分排出,同时让病人另饮水,或输给较大剂量维生素c(一般加入2000~3000mg)的葡萄糖液,以移换排出的水分。如此反复施行,可冲洗瘀积在肝内、血液内及组织内的胆红质,使之由尿排出,从而缩短黄疸期。具体方法是:a.清晨空腹饮水1500ml,于30~40分钟内饮完,然后肌肉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