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health
我的位置:首页 >> 健康频道 >> 健康知识

怎么治疗支气管哮喘?



支气管哮喘的治疗偏方一、  处方:炙麻黄9克,防风9克,佛耳草15克,老鹳草15克,碧桃干15克,旋覆花9克,半夏9克,开金锁15克,合欢皮9克,细辛1.5克,皂荚3克 。
  此方服3剂后,支气管哮喘即有明显缓解,服至7剂,哮喘平止,胸部x片示肺部感染消失,其余症状也明显改善。又续服7剂巩固疗效,以后服用右回丸及人参蛤蚧散扶正固本,随访3年未曾复发。
  支气管哮喘的治疗偏方二、
  成分:佛耳草15克,碧桃干15克,老鹳草15克,旋覆花10克,全瓜蒌10克,姜半夏10克,防风10克,五味子6克。
  功能:降逆纳气,化痰截喘。
  主治:支气管哮喘,咳嗽痰多,气逆喘促。
  加减运用:气虚者加白参3克、黄芪30克;肾虚者加苁蓉15克、巴戟天15克、补骨脂15克,亦可加蛤蚧35克;阴虚有热者加黄柏、知母、元参、生地各9克;咳甚引起喘促无痰或痰未几者可加南天竹子6克、马勃6克、天浆壳3只;热喘加石膏15克、知母、黄芩各10克;冷喘加炮附片9克、肉桂3克,并以鹅管石9克研粉服或加服紫金丹;痰多咯不爽者,加苏子、白芥子...

“怎么治疗支气管哮喘?” 的相关文章

怎么样预防小儿哮喘?

您好:1.防止接触过敏原 通过详细了解病情、皮肤试验和激发试验,找到过敏原,采取避、忌、替、移四字方针。避就是尽力避免接触一切可疑或已知的过敏原。忌就是忌用一切可疑的或已知的过敏物品。替就是用不过敏的食物或药物代替可疑或已知的致敏食物和药物。移就是使病人脱离可疑或已知过敏原的生活环境,移地而居。  2.保护性治疗 生活规律,避免过度疲劳,预防呼吸道感染,消除慢性病灶,增强体质。  3.防止病毒性呼吸道感染 婴幼儿哮喘初次诱发约95%以上由呼吸道病毒感染引起,故防治病毒性呼吸道感染是防治小儿哮喘发作至关重要的措施。  4.调整和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以减少或防止呼吸道感染,从而减少气道高反应性和特异...

我有上10年的慢性哮喘,现在又得了肺结核(不过快好了),我看中医书觉得我是肺热,手掌和脚掌常发热,你说我该怎么办?吃点什么东西?或则该做些什么运动?



哮喘疾病描述
哮喘是由多种细胞特别是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T淋巴细胞参与的慢性气道炎症,在易感者中此种炎症可引起反复发作的喘息气促、胸闷和(或)咳嗽等症状,多在夜间和(或)凌晨发生气道对多种刺激因子反应性增高。但症状可自行或经治疗缓解。全世界约有一亿哮喘患者,已成为严重威胁公众健康的一种主要慢性疾病我国哮喘的患病率约为1%,儿童可达3%,据测算全国约有1千万以上哮喘患者 .。


临床表现   典型的支气管哮喘发作前有先兆症状如打喷嚏流涕咳嗽胸闷等如不及时处理可因支气管阻塞加重而出现哮喘严重者可被迫采取坐位或呈端坐呼...

肺心病哮喘怎么治?



治疗由于绝大多数肺心病是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并发肺气肿的后果,因此积极防治这些疾病是避免肺心病发生 的根本措施.应讲究卫生、戒烟和增强体质,提高全身抵抗力,减少感冒和各种呼吸道疾病的发生.对已发生肺心病 的患者,应针对缓解期和急性期分别加以处理.呼吸道感染是发生呼吸衰竭的常见诱因,故需要积极予以控制.(一)缓解期治疗是防止肺心病发展的关键.可采用:① 冷水擦身和膈式呼吸及缩唇呼气以改善肺脏通气等耐寒及 康复锻炼.② 镇咳、祛痰、平喘和抗感染等对症治疗.③提高机体免疫力药物如核酸酪素注射液(或过期麻疹减毒疫 苗)皮下或肌...

我得哮喘,晚上出汗,请问有什么偏方能治?



偏方一: 南瓜麦芽治哮喘 [偏方用药]:老南瓜1个,麦芽糖2斤 [制用法]:将南瓜挖个小洞,去瓜子,把麦芽糖放入瓜内蒸熟。每日早晚吃一汤匙,开水送服。 [功效]:胸闷气喘,呼吸困难,喉内痰鸣。 偏方二: 茯苓大枣粥治哮喘 [偏方用药]:茯苓粉90克,红枣10枚,粳米150克,精盐、味精、胡椒粉各适量。 [制用法]:将粳米、大枣淘洗干净,与茯苓粉一同放入砂锅内加水适量,大火烧沸,改用文火煮至粥熟,调入精盐、味精、胡椒粉即成。每日1剂,2次分服。 [功效]:补中益气,健脾利水。用治肺肾两虚型哮喘症,症见咳嗽气短,动则气促,腰酸...

过敏性哮喘如何治疗?一定帮帮我,推荐给我!



增强中枢神经系统对体温的调节功能,提高他们的御寒能力。专家推荐的锻炼方案是:每周锻炼5天,每天1小时,项目以中长跑为主,辅以球类、跳绳等利于为儿童所接受的项目。 4 少去公共场所。冬季是呼吸道传染病流行季节,家长应尽量避免带孩子去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如电影院、戏院、大商场、室内体育馆等。在当地流行呼吸道传染病时,更应尽量不带小孩外出,这样可避免通过空气和接触被传染上病源病而发病。另外,家中若有成员患感冒等传染病,也应尽量将婴幼儿与其隔离。患者要戴上口罩,并勤洗双手,以防通过接触等方式传播疾病俗话说“三分治,七分养”,欲治愈...
© 2011 ej38.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09004571号 | 网站地图 | 返回主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网上收集,如果违反版权请发邮件至 ask#ej38.com (#替换成@),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