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三焦是什么???
1、作为六腑之三焦,其与心包通过手少阳三焦经和手厥阴心包经相表里,有具体形态结构,至于对应西医解剖学的何脏器组织,众说纷纭。大部分认为是肠系膜和大小网膜等组织。“三焦者,决读之官,水道出焉。”主要疏通水道,运行水液。2、作为部位之三焦,主通行诸气、运行水液。上焦心肺,输布气血;中焦脾胃肝胆,腐熟水谷、泌糟粕、蒸津液、化生精微,上注肺脉;下焦肾膀胱大肠,泌别清浊,排泄废物。3、温病三焦作为辩证纲领,与前两者异。指邪气深入的浅深的病理阶段。
三焦,为六腑之一,是上、中、下三焦的合称。关于“焦”字的含义,历代医家认识不一。有认为“焦”当作“膲”者,膲为体内脏器,是有形之物;有认为“焦”字从火,为无形之气,能腐熟水谷之变化;有认为“焦”字当作“樵”字,樵,槌也,节也,谓人体上、中、下三节段或三个区域。《内经》首先提出三焦的名称,作为六腑之一,并叙述了三焦的部位和功能。由于《内经》对三焦的某些具体概念的论述不够明确,而且《难经》的二十五难和三十八难又提...
“中医:三焦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所谓中医养生是怎样的
中医养生,就是指通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一种医事活动。所谓生,就是生命、生存、生长之意;所谓养,即保养、调养、补养之意。总之,养生就是保养生命的意思。以传统中医理论为指导,遵循阴阳五行生化收藏之变化规律,对人体进行科学调养,保持生命健康活力。 精神养生是指通过怡养心神,调摄情志、调剂生活等方法,从而达到保养身体、减少疾病、增进健康、延年益寿的目的。 中国传统养生强调对人与自然界的关系,认为人应顺应自然环境、四时气候的变化,主动调整自我,保持与自然界的平衡以避免外邪的入侵。《周易》云“...
肾阳虚和肾阴虚怎么调理,中医怎么调理,应该吃些什么食物?
肾虚主要是四方面,一个是肾阴虚,一个是肾阳虚,一个是肾经亏虚,一个是肾气虚,临床上更多的是肾阴虚和肾阳虚,肾阴虚当然是肾虚的一种,而不是肾虚都是肾阴虚,肾虚是一种总称,肾阴虚各肾阳虚都是肾虚的一部分,代表了某一种症型,肾阴虚和肾阳虚的区别在于,如果是把肾阴是物质上的缺乏,肾阳就是功能上的匮乏,物质上的缺乏就是腰膝酸软,头发晕,还有如果在年轻人的身上出现早泄、遗精,还有出现五心烦热,失眠、心烦,中医有阴虚生内热,阳虚生外寒,如果在老年人出现的肾阴虚就容易脱发或发白的比较早,容易耳鸣、耳背,牙齿松动,眼花的比较早一些,所以说,...
中医的历史是什么样的?
“中医”二字最早见于《汉书·艺文志·经方》,其云:“以热益热,以寒增寒,不见于外,是所独失也。”故谚云:“有病不治,常得中医。”在这里中字念去声,中。“中医”这个名词真正出现得到鸦片战争前后。东印度公司的西医为区别中西医给中国医学起名中医。这个时候的中医的名称是为和西医做一个对比。到了1936年,国民党政府制定了《中医条例》正式法定了中医两个字。过去人们又叫中国医学为“汉医” “传统医”“国医”这些都是区别于西医而先后出现的。两千多年前,《汉书》里的那个中医概念,倒是体现了中国医学中的一个最高境界。中医发源于中国黄河流域,...
中医是怎么解释近视的
眼睛通五脏贯六腑,其实任何一种眼病(眼外伤除外),都是由于脏腑功能失调,经络不通畅,人体气血津液上贯于目不能达到正常指标,久而久之形成各种眼病,眼睛的病变过程,只是脏腑,经络,视路等中间环节出现故障后的一种外在表现.任何一种眼病都有着发生,发展,变化的过程,只有认识了这个过程,掌握它的变化规律,及时纠正脏腑功能,疏通血液循环,调整脑神经,视神经,使人体处于正常免疫状态,任何疑难病都迎刃而解,不攻自破.?? 中医自古就有不治已病治未病的学术思想,防患于未然,将疾病消灭在萌芽状态,中医治疗近视,弱视,远视,散光,高度近视并发症...
中医:为什么会出现母病及子、子盗母气?常见哪些脏腑?
五行生克异常关系包括五行相生的异常与五行相克的异常。 一、相生异常
五行相生异常而出现的变化,称为“母子相及”,包括“母病及子”和“子病犯母”两类。母子相及理论在中医学中所涉最多。
五行生克关系图
第一,母病及子
母病及子,是指五行中的某一行异常,影响至其子行,导致母子两行均异常的改变。母病及子较为常见的有两类:一是母行虚弱,累及子行,导致母子两行皆虚弱,即所谓“母能令子虚”。如水虚不能滋木,引起木行亦不足,以致水竭木枯,母子俱衰。临床上常见的肾精亏虚,精不化血,引起肝血不足,终致肝肾阴虚的病变,即是此类。二是母行过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