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应该怎么治疗?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简称慢粒,为慢性白血病中最常见一种类型。慢粒起病缓慢,早期多无明显症状,往往在体格检查或其他疾病就诊时偶然发现脾肿大或白细胞异常而获得确诊。 在我国,慢性白血病中以慢粒最为常见,患者年龄在30-40岁者居多,20岁以下罕见。慢粒在临床上可分为慢性期,加速期及急变期。病人出现急性白血病的临床及血液等表现,称之为慢粒急变。多数患者中数生存期为3-4年。慢粒发生急变后预后极差。 临床表现 1.起病缓慢,部分病人早期可以没有任何症状。 2.乏力:低热、多汗或盗汗,体重减轻。 3.最突出体征为脾肿大,往往为巨脾,肝脏常有中度肿大,浅表淋巴结多不肿大。 4.胸骨下部压痛。 5.急变期表现同急性白血病 诊断依据 1.慢性期:(1)临床表现:无症状或有低热、乏力、多汗、体重减轻等症状;(2)血象:白细胞计数增高,主要为中性中晚幼和杆状粒细胞,原始细胞(Ⅰ型+Ⅱ型)≤5-10%,嗜酸粒细胞和嗜碱粒细胞增多,可有少量有核红细胞。(3)骨髓象:增生明显至极度活跃,以粒系增生为主,中、晚幼粒和杆状核粒细胞增多,原...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应该怎么治疗?” 的相关文章
血小板减少怎么办,有啥偏方吗
血小板作用:血液中的有形成分之一。由巨核细胞脱落的直径为2~5微米的小声胞质构成,无细胞核,表面覆有细胞膜。血小板只见于哺乳动物体内。人血液中血小板的数量变化很大,正常值为15~30万个/微升。血小板有止血功能。在小血管破裂处,血小板聚集成血小板栓,堵住破裂口,并释放肾上腺素、5-羟色胺等具有收缩血管作用的物质,是促进血液凝固的重要因子之一。血小板还有营养和支持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的作用,使毛细血管的脆性减少。如果血小板数量显著减少或功能有障碍,都会导致出血倾向。如血小板减少到每微升7万个以下时,如遇伤破出血将不易止血,若少于...
老人白血病
白血病患者饮食调养原则 (一)饮食调养原则 1.白血病是一种恶性程度高的血液系统肿瘤,对人体消耗极大,多属脏腑内虚,所以饮食上要加强营养,增强机体抵抗疾病能力,以减缓病情,保证治疗。营养素的供应:精选高热量(每天至少6300~7560千焦耳)的高蛋白食物,瘦肉、禽蛋、鱼类、动物内脏和豆类及其制品;糖,每天至少300克;高维生素食(素食食品)物,新鲜蔬菜(蔬菜食品)、水果(水果食品)、果汁等。要充分补充水分和维持其电解质的平衡。如钠、钾、氯、钙(钙食品)的无机盐供应;含水多津,...
慢性白血病能治好吗?
慢性白血病,简称慢粒,是临床上一种起病及发展相对缓慢的白血病,分为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和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该病是一种起源于骨髓多能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增殖性疾病,表现为髓系祖细胞池扩展,髓细胞系及其祖细胞过度生长。90%以上的病例均具有CML的标记染色体——ph1染色体的分子生物学基础则是ber/abl基因重排。
慢粒临床可分慢性期、加速期、急变期三个阶段,各阶段临床表现各有不同,慢性期治疗可以中药为主,配合化疗药治疗,加速期和急变期应以化疗为主,配合中药治疗。
单一化疗药物治疗 单一药物治疗CML可应用的药...
急性白血病的诱因
一、多吃天然食物及经过卫生检验的正规生产食品,如:新鲜蔬菜、五谷杂粮等;二、减少与苯的接触,慢性苯中毒主要损害人体的造血系统,引起白细胞、血小板数量减少诱发白血病,一些从事以苯为化工原料生产的工人应加强劳动保护,装修时应选择对人体无害的装修材料;三、不可滥用药物,使用氯霉素、细胞毒类抗癌药、免疫抑制剂等药物时要小心谨慎,切勿长期使用;四、尽量避开射线辐射,从事放射线工作的人员要做好个人防护,婴幼儿及孕妇应避免接触过多发射线。孕妇补叶酸和铁可降低婴幼儿患白血病的发病率
怎样预防白血病?
虽然白血病的病因到目前为止尚不完全清楚,但已发现白血病的发生可能和以下因素有关:放射线;某些药物或化学物质;C型病毒;遗传因素。因此,远离这些危险因素,才能预防白血病。 步骤/方法 不要过多地接触X射线和其他有害的放射线。从事放射线工作的人员要做好个人的防护,加强预防措施。婴幼儿及孕妇对放射线较敏感,易受伤害,妇女在怀孕期间要避免接触过多的放射线,否则胎儿的白血病发病率较高。不过偶尔的、医疗上的x线检查,剂量较小,基本上不会对身体造成影响。 不要滥用药物。使用氯霉素、细胞毒类抗癌药、免疫抑制剂等药物时要小心谨慎,必须有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