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health
我的位置:首页 >> 健康频道 >> 健康知识

慢支炎中医有特长吗



中医治疗  1.支气管炎中药方1-肺燥感寒  【症状】咳嗽阵作,痰少,形寒,饮食减少,口燥不欲饮,舌苔薄白,脉象小滑。  【治法】散寒清肺,顺气化痰  【方药】炙麻黄2.4克,杏仁9克,生甘草4.5克,苏子9克,炙紫苑12克,蒸百部9克,炙白前6克,炙款冬6克,海哈壳12克,炙枇杷叶9克  【用法】水煎服。  【按语】形寒未除仍属风寒未彻,故用三坳汤合止咳散加减,止咳散化痰止咳作用好,外邪未清者可与宣肺散寒或清肺润燥同用。此方对慢性支气管炎尤为有效。其中紫苑、百部、白前三味为治咳良药。紫苑性温而润,用量可适当重些,与百部配合,有肺热者亦无妨。百部性寒味苦而润,白前温润降逆,再与甘润之药配合,相得益彰,取效更为满意 。  2.支气管炎中药方2-风热袭肺  【症状】咳嗽夜间喘甚,吐黄痰,身体疼痛,纳呆,大便两日未下,舌苔黄腻,脉象浮数。  【治法】宣肺解表,泄热定喘  【方药】前胡3克,薄荷3克,桔梗3克,杏仁泥3克,紫苑4.7克,白茅根15.6克,生川军3克  【用法】生川军后下。  【按语】此为风热袭肺,热邪移于胃...

“慢支炎中医有特长吗” 的相关文章

中医治神经性头疼都有什么治疗方法



头痛是一种常见病,祖国医学历代医家认为,头部经络为诸阳经交会之处,凡五脏精华之血,六腑清阳之气,都上会于此.若...六淫外侵,七情内伤,升降失调,郁于清窍,清阳不运,皆能致头痛.新感为头痛,久病为头风.大抵外感多实证,治宜疏风祛邪为主;内伤头痛,多属虚证,治宜平肝,滋阴,补气,养血,化痰,祛瘀等为主。但由痰饮,瘀血所致者,为虚中有实,应当分别庄施治.头痛可分偏正、左右、前后、寒热,   
如痛在脑后,上至颠顶,下连于项,多太阳经风郁;宜用川芎、羌活、蔓荆子、苏叶;   痛在左右头角,并连及耳部,多少阳经火郁,宜用菊花、丹皮...

中医里面,面色的种类,还有各自的判别特征



五色主病五色主病 五色主病   青、赤、黄、白、黑五种病色所主的病证。   ①诊断学名词。以五色配五脏。青主肝病,赤主心病,黄主脾病,白主肺病,黑主肾病。但必须结合病理实际,不宜机械套用。参见五色命脏条。   ②诊断学名词。以五色辨疾病性质。青主风、主惊、主寒、主痛;赤主热;黄主湿;白主血虚、主寒;黑主痛、主血瘀、主劳伤。 一般来说,从面部看出各脏器机能下降,甚至形成病灶,由下边几个方面来判断,以斑、点、痣、痘、毒疙瘩、青、红、黄、白、黑等为基本特征。 一、心(脑),属于循环系统,一般反应在面部颜色为赤红。循环系统在体内的...

老中医献的秘方资料哪里有?



一、 内 科1、 初起感冒:葱白(连须)、生姜片5钱、水一碗煎开、加适量红糖乘热一次服下(葱姜不需服下),并马上睡觉,出汗即愈。2、 多日感冒:白天用法同第一条,另外,要在晚上睡觉前,用大蒜头捣成糊状,敷两足心(涌泉穴,每足心敷黄豆粒大即可),用布包好,次日晨揭去,连用2-3天即愈。3、 头痛(各种头痛均可):生白萝卜汁,每次滴鼻孔两滴(两鼻孔都滴),一日两次,连用4-5天,可除根。忌吃花椒、胡椒。4、 头晕(头昏眼花、晕眩):鸭蛋一个、赤豆20粒,搅匀蒸熟,早晨空服,每日一此,连用7天有特效。忌吃酒、辣。5、 失眠、...

中医内科的医生来帮我看看。



1。可以通过中医治疗,服用中药或者中成药。
2。中药主要起到疏肝解郁,消痞散结,通经活络,化淤消肿的作用,如 柴胡,郁金,丹参,三棱,峨术,川芎,香附子,枳壳等。建议看中医。
3。中成药:乳僻消,逍遥丸,二者同服。这个疗效好。先服一个月,再根据情况定夺。
4。保持心情舒畅。
5。禁忌辛辣,生冷的食物。



乳腺小叶增生是乳腺增生性疾病中最为常见的一种非肿瘤、非炎症性的增生性病变,均占乳房疾病中的70%左右,可发生于青春期以后的任何年龄的妇女。 [编辑本段...

中医方剂-----来看看



组成:甘草6g (炙)干姜6g 附子15g (生用,去皮)
用法:水煎服
主治:心肾阳衰寒厥证。四肢厥逆,恶寒蜷卧,神衰欲寐,面色苍白,腹痛下利,呕吐不渴,舌苔白滑,脉微细。



【方名】四逆汤【出处】四逆汤【分类】温里剂-回阳救逆【组成】附子(15克) 干姜(6克) 炙甘草(6克)【方诀】【功用】回阳救逆。【主治】心肾阳衰寒厥证。四肢厥逆,恶寒蜷卧,神衰欲寐,面色苍白,腹痛下利,呕吐不渴,舌苔白滑,脉微细。(本方常用于心肌梗死、心力衰竭、急性胃肠炎...
© 2011 ej38.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09004571号 | 网站地图 | 返回主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网上收集,如果违反版权请发邮件至 ask#ej38.com (#替换成@),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