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肿大怎么治疗
1、脾肿大的手术治疗方法:
脾切除手术主要适用于:门脉高压引起的充血性脾肿大,脾肿大合并脾功能亢进(原因不明的原发性脾亢,较有诱因的继发性脾亢手术效果好),原发性脾肿瘤,脾囊肿(无论真性、假性,因易继发感染、出血,甚至破裂),疟疾、黑热病所致的巨脾。
某些造血系统疾病,如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脾切除经常有效)、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脾切除大多有效)、自体免疫溶血性贫血(脾切除,约半数有效)。游走脾急性扭转等。
2、脾肿大的中医治疗方法:
肝脾肿大属于中医学的“痞块”、“癥块”、“积块”、“肥气”等范畴。癥积痞块是指腹内出现的肿块,肝脾肿大当然亦包括在内。肝脾肿大的治疗应根据肝病的主症,并考虑到湿痰、瘀血凝聚和毒热入络的特点,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以养血柔肝、活血化瘀为基本原则。
湿热未清者,辅以清利。毒热入血者,辅以清热解毒。脾虚者、健脾。气血不足者,益气养血。
今天说了脾肿大的治疗方法有哪些。建议患者要多食蔬菜、水果,以补充足够的维生素和纤维素,也有助于促进消化功能。
少吃肉类,高脂肪的食物,等脂肪肝好后,脾肿大自然消失
脾切除手术主要适用于:门脉高压引起的充血性脾肿大,脾肿大合并脾功能亢进(原因不明的原发性脾亢,较有诱因的继发性脾亢手术效果好),原发性脾肿瘤,脾囊肿(无论真性、假性,因易继发感染、出血,甚至破裂),疟疾、黑热病所致的巨脾。
某些造血系统疾病,如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脾切除经常有效)、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脾切除大多有效)、自体免疫溶血性贫血(脾切除,约半数有效)。游走脾急性扭转等。
2、脾肿大的中医治疗方法:
肝脾肿大属于中医学的“痞块”、“癥块”、“积块”、“肥气”等范畴。癥积痞块是指腹内出现的肿块,肝脾肿大当然亦包括在内。肝脾肿大的治疗应根据肝病的主症,并考虑到湿痰、瘀血凝聚和毒热入络的特点,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以养血柔肝、活血化瘀为基本原则。
湿热未清者,辅以清利。毒热入血者,辅以清热解毒。脾虚者、健脾。气血不足者,益气养血。
今天说了脾肿大的治疗方法有哪些。建议患者要多食蔬菜、水果,以补充足够的维生素和纤维素,也有助于促进消化功能。
少吃肉类,高脂肪的食物,等脂肪肝好后,脾肿大自然消失
“脾肿大怎么治疗” 的相关文章
脾大和脾肿大的区别
脾大和脾肿大是一个概念,脾大是简称
B超可以发现脾大
一般认为生理脾长10~12cm,宽6~8cm,厚3~4cm
提问人的追问 2009-11-20 20:26 我的脾是不是不正常?
团队的补充 2009-11-20 20:50 从大小看,仍在正常范围内
B超可以发现脾大
一般认为生理脾长10~12cm,宽6~8cm,厚3~4cm
提问人的追问 2009-11-20 20:26 我的脾是不是不正常?
团队的补充 2009-11-20 20:50 从大小看,仍在正常范围内
体检后说我脾轻度肿大
按病因,脾肿大可分为五大类。 (一)感染性脾肿大a.病毒性肝炎、败血症等所致的急性感染脾 肿大,一般程度较轻、质地较软,随着感染被控制,脾也逐渐缩小。 b.脾脓肿,为腹腔化脓性感染、脓血症、伤寒等的少见并发症,有畏 寒发热、腹肌紧张、脾大触痛及波动感,白细胞升高;合并脾周围炎 时,脾区可出现摩擦音,需借助超声检查、核素显象等,方能与左膈 下脓肿、腹壁脓肿鉴别。 (二)充血性脾肿大由门脉高压引起,见于各种肝硬化,以及门 静脉、脾静脉炎或血栓形成,晚期多有脾功能亢进等。 (三)血液病性脾肿大a.慢性白血病、骨髓纤维化、慢性溶血...
请问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出现脾肿大有没有中药可吃?
脾脏肿大可以考虑用中药治疗,中药治疗可以控制病情的发展,改善症状。但是,脾脏肿大的根本原因在于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想要根治还需要对于白血病进行治疗。因此,脾脏肿大中药治疗的建议是根据病情辨证施治,改善脾脏肿大的同时,以治疗白血病为根本。建议在放疗前服用中药进行配合治疗,如在放疗前一个月左右开始每日服用人参皂苷Rh22-4粒,增强身体免疫力和耐受力,减轻放疗的毒副作用,增加治疗效果,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增殖,防止复发转移。
脾巨大,肝肿大硬化
请直接上我们医院的门户网站,在网页上即可预约挂号,我是周三门诊苏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内科-何广胜副主任医师 到好大夫在线网站查看回答详情>>
布加综合症,做了下腔静脉球囊扩张术,脾亢严重,肝硬化,门脉高压,现在该怎么治疗?
根据你的叙述:脾脏肿大,脾亢严重,左腹部时有疼痛感。腹壁静脉和胃底静脉严重曲张。可行脾切除术,如果有上消化道出血,也可同时行食道下端胃底静脉离断术。北京军区总医院-血管外科-赵克强主治医师 到好大夫在线网站查看回答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