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health
我的位置:首页 >> 健康频道 >> 健康知识

足跟痛的治疗方法



足跟痛主要表现为足跟部疼痛,每当行走着力时足跟或足底部酸胀作痛,或针刺样疼痛,或连及小腿酸痛,病人怕走高低不平的地方,行走困难。检查时足部外观正常,不红不肿,发作时间不定。苗医认为,足跟为肾经所过之所,此处作痛,乃肾气亏损,肝失所养。肝主筋,肝血不足,则筋脉失养,血行瘀滞;或肾亏髓空,气血凝滞,络脉失和,发为本病。足跟痛是中老年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之一。肝主筋,肾主骨,足跟为肾所主,肝肾亏虚,则筋骨不健,跟骨疼痛,当以补益肝肾,强健筋骨,防止外邪侵袭为治。治疗足跟痛可通过苗医辨证分型,根据不同的证型选用不同的药膳治疗。1、理疗。     2、外用膏药治疗。目前市面上比较好的外用膏药有苗方跟痛贴等,将其贴于足部可舒筋活血,消肿止痛,活血散淤,祛风散寒,并通过皮肤传导至经络、筋骨,激发肌体的调节功能,可迅速消除肿痛,促进血液流畅和功能恢复。   3、口服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物治疗;压痛点注射腊 酸强的松龙,每周一次,往往2~3次治愈。跟后滑囊炎常发生在...

“足跟痛的治疗方法” 的相关文章

足跟痛的原因

足跟痛的保养方法有:1、休息;2、选择厚底、鞋底不能软、鞋垫软一些的鞋子,最好后跟部有一定弧度以适应足跟的弧形;3、足跟部应用软垫,如硅胶制成的跟痛垫,保护足跟减轻摩擦;5、功能锻炼。

治疗方面:1、理疗;2、口服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物治疗;3、局部封闭治疗;4、矫正鞋垫缓解跖腱膜张力,减轻刺激,缓解疼痛。

你介绍一个成功治愈“脚后跟痛”的秘方:
用乌梅200克,加水浓煮30分钟,去梅,加白醋100克。待温度适宜,泡脚。3--5次后可见效

足跟痛的原因及治疗



    足跟痛是由于足跟的骨质、关节、滑囊、筋膜等处病变引起的疾病。常见的为筋膜炎,往往发生在久立或行走工作者,长期、慢性轻伤引起,表现为筋膜纤维断裂及修复过程,在跟骨下方偏内侧的筋膜附丽处骨质增生及压痛 ,侧位X射线片显示跟骨骨刺。但是有骨刺不一定有足跟痛,筋膜炎不一定有骨刺。跟垫痛常见于中老年人,跟垫弹力下降,整个足跟下方都有压痛。
足跟康复贴介绍  
【产品名称】聚能离子足跟康复贴  【成 份】藏红花、川芎、穿山甲、全蝎,血竭、白花蛇、透骨草、杜仲、续断等36味中药 【性 状】...

如何治疗足跟痛,我的脚后跟早上起来就很痛,神经肿胀。怎么回事,很痛



足跟痛就是老年人常见的症状。引起足跟痛的常见脚病有多种:
1.足跟脂肪纤维垫炎 简称“跟垫炎”,脚跟部被硬物硌伤或长期压迫、受风着凉使跟垫发生炎症。临床表现为足跟疼痛、肿胀,有浅在压痛。2.跖腱膜炎 外伤、劳损或寒冷潮湿均可引起跖腱膜炎症。表现为跟下或足心疼痛,足底有紧张感。若跟骨结节前缘有压痛,牵扯跖腱膜可使疼痛加重。3.跟部滑囊炎 外伤或反复摩擦可使跟骨下跟骨后或跟腱前滑囊发生炎症。出现局部疼痛、肿胀、皮肤发红、皮温升高以及局部压痛。老年人发生足跟痛后,首先应找病因,依据X线片可检查出是否为肿瘤、结核、骨刺等病变。远洋...

常见的足跟痛病有哪些呢?如何治脚后跟痛好?可用www.zugentong8.com这上面的药吗?



常见的足跟痛病症我总结了几个,你可以做个参考:
一、跟骨下脂肪垫炎 跟骨下方有一个脂肪垫,它的主要作用是吸收震荡,缓解重力对跟骨的冲击。走路时足部被高低不平的路面或小石子硌伤,以及长时间站立行走的压迫刺激,可使脂肪垫发生无菌性炎症,出现充血、水肿、疼痛。
临床特点:站立或行走时跟骨下方疼痛,有僵硬肿胀感,压痛明显,压痛点在跟骨下负重区及其内侧。X线片可见跟骨负重区下方的软组织影象密度增高。
二、跖筋膜炎 跖筋膜位于足底,起自跟骨结节前下方,向前止于足底前部,有保护足底组织、维持足弓稳定等作用。长期站立工作或者是扁平足,会使...

针灸损伤神经怎么治疗?针灸太溪穴引起足跟痛的治疗方法?



足根痛是肾虚亏,可能是针炙太快,肾经气不足而滞的气痛。一般还是不要乱刺,施针之前如果是气虚的人,必须要服点通经络补气血的药,针炙本身就是中医师才能使用的辅助疗法。象这样没有做准备的用针。很容易失手的。针炙刺有时可以使相对的位置出现反应。古代中医就喜欢声东击西,刺左治右,刺右治左,或上刺治下,你这种可能是刺下治上的刺法。但是这个施针的人忽略了你的脉象,没有诊脉辩气血。反正不懂中医诊断法的人施针是很冒险的。如果出现错误,当时也解救不了。现在这情况是风沉足底,要解用“牛膝和草乌各10克”煮水泡脚,看能不能解掉。 到好大夫网...
© 2011 ej38.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09004571号 | 网站地图 | 返回主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网上收集,如果违反版权请发邮件至 ask#ej38.com (#替换成@),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