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自学中医?
你好:
我曾经是一名护士,上医学院时也学过中医。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
第一种方法,从经典开始。 1、《神农本草经》 2、《皇帝内经》 3、《伤寒论与金匮要略》 4、《易经》 读书方法和书单——
第一阶段: 从实践入手,初识经方奥妙和应用 1、 十二正经与奇经八脉动画 (网络有) 2、 曹颖甫伤寒金匮发微,曹颖甫经方实验录 (曹颖甫著) 3、 伤寒论新义,金匮要略新义 (余无言著) 第二阶段: 初识本草和易理 1、 本草问答 (唐容川著) 2、 医易通说 (唐容川著) 第三阶段: 结识“火神派” 郑钦安医书阐释: 医理真传、医法恒通、伤寒恒论 (郑钦安著) 第四阶段: 本草提高,经方提高 1、 本草思辩录 (周岩著) 2、 陈修圆全集 第五阶段: 继续全面提高 1:黄元御医学全书 最后阶段: 博览医术,精读经典原文,自我提高.。
第二种方法,从基础知识入手。
如《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中医入门》等这些书都是入门教科书,也不能一下子就全掌握,要持之一恒。中医启蒙读物药性...
“如何自学中医?” 的相关文章
中医闻诊闻的是什么
闻诊即通过听声音和嗅病气测知病况,闻内容具体来讲可以分为声音、语言、呼吸、呕吐、肠鸣和病气等。 声音 正常声音自然、音调和谐、语言表达清楚。 病变声音: 嘶哑:包括声嘶和失音。声嘶是嗓干涩发音困难。失音是完全不能发音,多因外感风寒或风热,寒热相伤肺所致。 鼾声:如昏睡不醒、鼾声不断,多因神志昏迷气道不利,多见热入心包或中风入脏之危证。 呻吟:身有痛处或胀满时,口中发出哼哼声,多为头痛、胸痛、腹痛、齿痛。 喷嚏:喷嚏是由肺气上冲所致外感、风寒,多见此证外邪入表,日久不愈,忽有喷嚏者为...
面瘫的中医和西医的原因?
所谓面瘫,就是面部肌肉瘫痪。它是由支配面部肌肉的面神经中风而引起的。主要表现为面部肌肉运动受到障碍。 面瘫的临床表现临床主要为双侧一重一轻型面肌瘫痪,表现为不能蹙额与皱眉,眼不能闭合或闭合不全畏光,流泪及Bell现象 。口角歪向较健侧,鼓腮时从重病侧漏气,漱口时从重病侧漏水,流口水,进食时食物停留于重病侧牙颊之间。单侧型面瘫较少见,其临床症状和双侧一重一轻型相似。中医称之为口歪眼斜,俗称吊线风、瞄准风(就像木工吊线,士兵瞄准一样)。如双侧同等程度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时,则面...
胃炎,中医的方法怎么治疗?怎样养?
奥美拉唑肠溶胶囊 2粒 早空腹服用。阿莫西林 甲硝唑各2片,日3次,饭后服。坚持锻炼身体,生活有规律,三餐定时定量。禁生冷。坚持做按摩,有病治病,无病保健。按摩 内关在前臂掌侧 ,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复溜 小腿内侧,太溪直上2寸,跟腱的前方。公孙 足内侧缘,当第一跖骨基底的前下方。 三阴交 小腿内侧,当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天枢 脐中部,据脐中旁开2寸。 足三里 小腿前外侧,当膝盖骨下3寸,据小腿骨前缘一横指。巨阙 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六寸。上脘 上腹部,当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5寸。...
有人能给我发完整的中医《汤头歌》么
方剂歌诀 一、解表剂 1、辛温解表剂 【麻黄汤】麻黄汤中用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发热恶寒头项痛,喘而无汗服之宜。 【三拗汤】三拗汤用麻杏草,宣肺平喘效不低。 【华盖散】华盖麻杏紫苏子,茯苓陈草桑白皮;风寒束肺痰不爽,急宜煎服莫迟疑。 【麻黄加术汤】麻黄汤中加白术,湿困身疼总能医。 【麻杏苡甘汤】还有麻杏苡甘剂,风湿发热亦可祛。 【大青龙汤】大青龙用桂麻黄,杏草石膏姜枣藏;太阳无汗兼烦躁,解表清热此为良。 【桂枝汤】桂枝汤治太阳风,芍药甘草姜枣同;解肌发表调营卫,表虚自汗正宜用。 【桂枝加葛根汤】加入葛根...
中医有什么好方法降血压?无副作用的。
给你查了查,有几个简单方便,可以自己实践的中医方法,希望对你有帮助
按摩
方法一
①浴面分抹法:搓热双手,从额部经颞部沿耳前抹至下颌,反复20-30次。然后再用双手四指指腹从印堂穴沿眉弓分抹至双侧太阳穴,反复多次,逐渐上移至发际。手法轻松柔和,印堂穴稍加压力以局部产生温热感为度。本法可降低血压,增进面部光泽。
②揉攒竹穴:用双手拇指端分别按揉双侧攒竹穴约100次,用力要均匀。此法可减轻头痛、头晕等症状。
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