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断法中的切脉,怎么切?
把脉又称为切脉,是中医师用手按病人的动脉,根据脉象,以了解疾病内在变化的诊断方法。切脉具有悠久的历史,它反映了中医学诊断疾病的特点和经验。脉象,可以理解为脉搏的形象。是由动脉搏动的显现部位(深、浅)、速率(快、慢)、强度(有力、无力)、节律(整齐与否、有无歇止)和形态等方面组成的。脉象是中医辨证的一个重要依据,对分辨疾病的原因,推断疾病的变化,识别病情的真假,判断疾病的预后等,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由於脉为血之府,贯通全身,所以体脏腑发生病变,往往反映於脉,有时在症状还未充分显露之前,脉象已经发生了改变。
把脉的方法 切脉应在病人安静时进行。《素问。脉要精胃论》强调,诊脉常平坦
切脉时让病人取坐位或仰卧位,手前臂与其心脏近於同一水平,手掌向上,前臂平放,以使血流通顺。
寸口脉分寸、关、尺三部。对成人切脉,用三指定位,先用中指按在高呈弓形斜按在同一水平,以指腹按触脉搏,以按脉。三指的疏密,应按病人的高矮作适当调整。小儿寸口脉部位狭小,不能容纳三指,可用“一指(拇指)定关法”而不细分三部。三岁以下的小儿,可...
“中医诊断法中的切脉,怎么切?” 的相关文章
懂中医理疗的进!拔罐有什么作用,具体怎么操作?
1. 负压作用:负压使局部的毛细血管通透性变化和毛细血管破裂,少量血液进入组织间隙,从而产生瘀血,红细胞受到破坏,血红蛋白释出,出现自家溶血现象。在机体自我调整中产生行气活血、舒筋活络、消肿止痛、祛风除湿等功效, 起到一种良性刺激,促其恢复正常功能的作用。
2. 温热作用 拔罐法对局部皮肤有温热刺激作用,以大火罐、水罐、药罐最明显。温热刺激能使血管扩张,促进以局部为主的血液循环,改善充血状态,加强新陈代谢,使体内的废物、毒素加速排出,改变局部组织的营养状态,增强血管壁通透性,增强白细胞和网状细胞的吞噬活力,增强局部耐...
关于中医的把脉
脉诊分:大小,快慢,硬软,浮沉,匀乱。10种,有人要问了,书上有几十种,你的才10种,有否搞错?错不了!这是我老张脉学,看下去就知道
了。 1、大小:管察气。大气旺,小气虚。[看,简单吧] 2、快慢:管察精。快精虚,慢精足。[现在脉慢的人不多了,只有初中生,军人,运动员了] 3、硬软:管察火。硬火多,软火少。[太简便了] &...
全身发热,冒冷汗,中医何解,怎么治疗?
汗的成因有以下几点:1、内热:出汗是散热的方法,人体需要通过出汗清除体内湿热,这种情况要考虑如何帮助人体清除湿、热,减少出汗排热的需要。导致内热出汗的因素很多: 正常内热(小儿阳气旺盛,阳易加于阴而导致出汗,这是正常的出汗); 阴虚内热(小儿阳常胜阴,汗出较多,补阴不足,导致阴虚内热,或阴不足导致阳浮出汗,如睡后一个阶段汗多,因为人体突然停下,阳气尚未安定,阴不能立刻制阳,导致汗多。此时当滋阴潜阳) 虚证内热(阴虚、脾虚等导致身体运化滋润不足,如...
中医的教学模式是什么样的
1师承 师承,就是师徒相传进行传授学习的方法。它是我国古代传授医学知识的一种主要形式,在中医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历史上的许多名医大多是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出来的。如传说中的雷公从师于黄帝,歧伯从师于僦贷季,扁鹊从师于长桑君,淳于意从师于公孙光和公乘阳庆,张仲景从师于张伯祖,李东垣从师于张元素,而罗天益又从师于李东垣等,正如韩愈所说“古之学者必有师”。 从历史上看,师承的教育方式具有以下优点: (1)有利于发挥师徒双方的积极性。由于师徒关系大多是自愿结合的,志同道合的师徒结合在一起能充分发挥各自的积极性。老师认真执教,学生...
肝硬化的中医
楼主,你好!为您提供肝硬化的治疗方法:
一、一般治疗:
(1)休息肝功能代偿者,宜适当减少活动,失代偿期患者应以卧床休息为主;
(2)饮食一般以高热量、高蛋白质、维生素丰富而可口的食物为宜。
(3)支持疗法
二、药物治疗 目前无特效药,不宜滥用药物,否则,将加重肝脏负担而适得其反。
(1)补充各种维生素 益肝灵
(2)保护肝细胞的药物如木苏丸、肝泰乐、维丙肝、肝宁、益肝灵(水飞蓟素片)、肌苷等,10%葡萄糖液内加入维生素CB6氯化钾、可溶性胰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