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炎最主要注意什么
1、注意饮食卫生,做好餐具消毒。 2、搞好个人卫生,用流动水洗手及餐具,不随地便溺和倾到污水,不互用餐具 、茶杯、毛巾、脸盆和牙刷,不喝生水,提倡淋浴。 3、不公用注射器具,消灭吸血昆虫,加强血制品管理,防止血液传播。 4、加强母婴传播的阻断工作。 5、肝炎病毒的消毒;煮沸20分钟或60摄氏度1小时杀死肝炎病毒10000ppm氯液,作用2小时;0.3%的84消毒液浸泡。饮食宜清淡,不宜给大量高蛋白、高糖饮食,以免增加肝脏、胃肠的负担,但当病情缓解,病人食欲好转时,逐渐增加蛋白质食物,如瘦肉、鸡蛋、鱼、豆制品。对于患者兼有高血压、动脉硬化、脾、胃虚的人应少食物脂肪,多吃豆制品,、白扁豆, 因这类食品暖胃,除湿热,可以调节增加强消化系统功能 。 人体有8种氨基酸自身不能制造,一定要由外源供给,当动植蛋白质每天各半搭配,均衡提供时,可弥补各自的不足,增强蛋白质的利用率,保证必需氨基酸的来源。但有一点还需提醒,对于肝炎患者,绝对不提倡过量食用肉、蛋等,多余的蛋白质反而增加肝脏负担。每日摄入400g糖,以保证热量...
“肝炎最主要注意什么” 的相关文章
重庆慢性肝炎的危害有哪些?
各型急性病毒性肝炎患者大多在6个月内恢复,尤其是甲型和乙型肝炎。但如为急性重症肝炎或急性重症肝炎,则病死率很高,可达60%-70%,即使恢复,也往往发展为肝硬化。甲肝演变为慢性肝炎,肝硬化者很少。但急性乙肝约15%左右转变为慢性肝炎,国内报告一组1357例急性乙肝,经2-10年随访,发现为慢性肝炎和肝硬化者分别为16%和2%,约0.6%发生肝癌。丙肝演变为慢性肝炎者更高,约26%-55%,现已证实有些肝硬化和肝癌是由丙肝演变而来。故乙肝和丙肝的危害性很大,有相当一部分病人由慢性肝炎演变为肝硬化和肝癌。 现已...
丙型肝炎的预防是怎样的?
丙肝主要是输血传染.丙肝病毒(HCV)主要通过血液、破损皮肤和黏膜途径传播,具体传播途径有: 一、经输血和血制品传播。虽然自1992年起对献血者筛查抗-HCV后该途径得到了有效控制。但是,因为抗-HCV的产生存在窗口期、抗-HCV检测试剂的质量不稳定或者少数感染者不能产生抗-HCV,大量输血和血液透析仍有可能增加HCV的感染机会。 二、经破损的皮肤和黏膜暴露。这是目前最主要的传播方式,在某些地区,因静脉吸毒导致的HCV传播占60%至90%。使用非一次性注射器和针头、未经严格消毒的牙科器械、内镜、侵袭性操作、针刺等也是H...
如果一个人多次生肝炎 会怎样的
如果你说的是病毒性肝炎,最后转变成肝硬化和肝肿瘤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应该积极抗病毒治疗、控制炎症、保肝护肝,生活中注意保养(问问中有关肝病的知识很多,你可以搜一下看看)。经常做肝功检测和肿瘤监测。
什么是戊型肝炎
戊型病毒性肝炎其流行特点似甲型肝炎,经口、粪(包括动物粪便)途径传播,具有明显季节性,多见于雨季或洪水之后,无慢性化,愈后良好
戊肝与甲肝的症状区别
戊肝与甲肝相比,具有以下几个突出特征。
1.易发季节:多发于高温多雨季节,尤其在洪涝灾害造成粪便对水源广泛污染的地区。
2.流行与水源污染程度有关:如果水源只是偶然受到污染,可造成连续数周的短期流行,如果水源反复连续被粪便污染,就可能造成较长时间的流行,往往持续数月...
病毒性肝炎有没有办法根治
病毒性肝炎是由甲型、乙型、丙型、丁型及戊型等5种肝炎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具有传染性较强、传播途径复杂、发病率较高等特点,对人民的健康危害甚大。现已证明,在我国5种肝炎均有存在。大多数病人呈急性表现,但最终多可康复。病人常有乏力、食欲降低、恶心、呕吐、肝脏肿大及肝功能损害等,部分病人出现发热和黄疸。少数乙型和丙型肝炎病人可演变成慢性,或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慢性肝炎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慢性肝脏炎性疾病。病程较长至少在半年以上。临床又将慢性肝炎分为慢性持续性肝炎(又称迁延性肝炎)和慢性活动性肝炎(简称慢活肝)。慢性持续性肝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