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health
我的位置:首页 >> 健康频道 >> 健康知识

到底是气管炎还是哮喘



典型的支气管哮喘,发作前有先兆症状如打喷嚏、流涕、咳嗽、胸闷等,如不及时处理,可因支气管阻塞加重而出现哮喘,严重者可被迫采取坐位或呈端坐呼吸,干咳或咯大量白色泡沫痰,甚至出现紫绀等。但一般可自行或用自行或用平喘药物等治疗后缓解。某些患者在缓解数小时后可再次发作,甚至导致哮喘持续状态。  此外,在临床上还存在非典型表现的哮喘。如咳嗽变异型哮喘,患者在无明显诱因咳嗽2个月以上,夜间及凌晨常发作,运动、冷空气等诱发加重,气道反应性测定存在有高反应性,抗生素或镇咳、祛痰药治疗无效,使用支气管解痉剂或皮质激素有效,但需排除引起咳嗽的其他疾病。  根据有无过敏原和发病年龄的不同,临床上分为外源性哮喘和内源性哮喘。外源性哮喘常在童年、青少年时发病,多有家族过敏史,为Ⅰ型变态反应。内源性哮喘则多无已知过敏源,在成年人发病,无明显季节性,少有过敏史,可能由体内感染灶引起。
 
气喘支气管炎多数由于感风寒或风热,使肺气闭塞、宿降失常而致气喘,慢性支气管炎后期,气喘成为经常性,轻者活动气短,重者喘息不能平卧...

“到底是气管炎还是哮喘” 的相关文章

如何治疗哮喘?



支气管哮喘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变态反应性气道炎症性疾病,其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有增加的趋势。我国成人哮喘发病率为0.7%~1.5%,儿童为0.11~2.3%。亦即全国有1000万~2000万患者,以青壮年和儿童较多。 哮喘引起反复发作的咳嗽、喘息 、胸闷和呼吸困难,甚至可以威胁生命。如果防治不当,长期反复发作,可并发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慢性肺原性心脏病。后果严重。由此可见,对于哮喘这样的慢性疾病,早期防治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当然,哮喘也不是一个可怕的疾病,它完全可以被控制。了解一些有关的知识,做到...

哮喘方面等问题



一、消除病因。应避免或消除引起哮喘发作的变应原和其他非特异性刺激,去除各种诱发因素。    二、控制急性发作。哮喘发作时应兼顾解痉、抗炎、去除气道粘液栓,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继发感染。一般可用下列药物。一)拟肾上腺素药物:包括麻黄素、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等。二)茶碱(黄嘌呤)类药物:氨茶碱。三)抗胆碱能类药物:常用药物有阿托品、东莨菪碱、654-2和异丙托溴铵等。四)钙拮抗剂:地尔硫草、维拉帕米、硝苯吡啶口服或吸入,对运动性哮喘有较好效果。五)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六)色甘酸二钠。七)酮替芬:在发作期前2周服用,口服6周如无...

哮喘问题,一起交流哈



(1)在明确过敏原后应避免与其再接触例如:如是由于室内尘埃或螨诱发哮喘的发作,就应保持室内的清洁,勤晒被褥而且应常开窗户通风,保持室内空气的清新。   (2)不宜在室内饲养猫犬等小动物。   (3)平时应注意孩子的体格锻炼如常用冷水洗浴、干毛巾擦身等进行皮肤锻炼,以便肺气管、支气管的迷走神经的紧张状态得到缓和。   (4)加强营养避免精神刺激,避免感冒和过度疲劳等对预防哮喘的发作也有着重要的作用。1.防止接触过敏原通过详细了解病情、皮肤试验和激发试验,找到过敏原,采取避、忌、替、移四字方针。避就是尽力避免接触一切可疑或已知...

哮喘是一种什么病?它的病理机制是什么?



属I型超敏反应性疾病。特应性个体接触过敏原后诱导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脱颗粒,使之释放前列腺素、组胺和白三烯等活性介质,引发支气管痉挛和肺通气障碍。
病理   经典的支气管哮喘病理生理学认为,支气管平滑肌的痉挛和肥大是引起哮喘病的主要病理学改变,但近年来的研究结果认为无论在发病机制方面,还是在影响气道通气方面,气道炎症以及炎症诱发的气道重塑比平滑肌痉挛可能更为重要。实际上大、中支气管软骨环的环状支撑力可大大限制气道平滑肌的痉挛效应,但在细小支气管,气道平滑肌的痉挛仍然可以诱发较为明显的支气管狭窄。一般认为哮喘病患者的气道炎...

过敏性哮喘怎么办?心里很着急?



过敏性鼻炎的发病原因
现在已知过敏性鼻炎是由于特应性患儿暴露过敏源,主要是吸入过敏源(如尘螨、真
菌、花粉等)和已结合于肥大细胞、嗜酸粒细胞、血小板等细胞上的特异IgE相结合
,引起这些细胞释放实症介质,从而使鼻粘膜发生炎症。炎症过程包括炎症细胞和嗜
酸粒细胞,中性粒细胞等细胞浸润,组织胺,LTS和PG等原发和继发实症介质的释放
,以及嗜酸性细胞的激活致早期和晚期反应。局部组织表现为鼻粘膜血管扩张,软组
织水肿和分泌增加。一岁以内诱发鼻变态反应最常见的反应源是尘螨,动物皮屑和食
物,花粉诱发者通常在3岁以后。屋尘中的螨及...
© 2011 ej38.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09004571号 | 网站地图 | 返回主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网上收集,如果违反版权请发邮件至 ask#ej38.com (#替换成@),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