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生冻疮,什么药最管用,什么方法管用
冻疮发生于严寒季节,一般在气温5℃以下发生,至春季气候转暖后自愈,但入冬后又易再发。许多人一旦患冻疮后,每年一到冬季就复发。冻疮以幼儿、小学生最多见。手足、耳廓部位最易发生。症见局部皮肤发凉,出现暗紫红色或紫蓝色斑片,按之柔软。严重时出现水疱,破裂后形成糜烂或溃疡。遇热后自觉痒、灼热感及疼痛。迁延不愈者有硬结。重冻疮可遗留疤痕,对冷过敏冻疮机理尚不十分清楚,可能与皮肤血管对寒冷过敏有关,也可能与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及遗传因素有关。经常接触冷水的人易患本病。长时间生活在我国南北方某些沿海或寒冷潮湿环境中的人易患本病。 潮湿可加速体表散热,故冬季湿度大的地区,冻疮发生率较高。此外,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肢端血循环不良、手足多汗、缺乏运动、营养不良、贫血及一些慢性病常为冻疮的发病诱因。 预防冻疮主要是注意保暖、保持干燥、鞋袜不宜过紧,受冻部位不宜立即烘烤及热水浸泡。易受冻部位可搽凡士林或其他油脂类,以保护皮肤。未破溃的冻疮可用促进血液循环的药物,如10%樟脑醑或辣椒酊局部揉擦。民间用辣椒煎水局部烫洗,有一定效果。已成溃疡时应用5...
“冬天生冻疮,什么药最管用,什么方法管用” 的相关文章
冻疮是怎么形成的?
冻疮(pernio)是一种由寒冷所致的末梢部局限性炎症性皮肤病。 [病因和发病机制] 由于寒冷刺激,局部皮肤小动脉痉挛并造成组织缺氧、缺血和细胞损伤;如持续时间较长,细胞内外环境改变,可出现血管麻痹性扩张,静脉瘀血,其通透性增加,血浆渗人组织间隙而引起水肿。湿冷环境(特别是气温在10℃以下)、末梢血运微循环异常,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营养不良性贫血和手部多汗均可促使冻疮的发生。 [临床表现] 多见于儿童和末梢血运不良者,常反复发作。皮损好发于手、足、耳、面等暴露部位。 表现为肿胀性紫红色斑块,局部温度变低,按压时可褪色,压力除...
关于冻疮的治疗方法(皮肤科)
注意事项 1.忌 冻疮治疗
用火烤,热水烫等加热措施复温。禁用冷水浴,用雪搓,捶打等方法。 2.在温暖的环境中可给病人少量热酒,促进血液循环及扩张周围血管。但寒冷环境中不宜饮酒,以免增加身体热量丢失。 3.在冻伤的急性期,必须避免伤肢运动。急性炎症一旦消散,应尽早活动指(趾)关节,防止关节僵直,有助于肌张力恢复,保护肌腥和韧带的灵活性。 4.重伤员应注射破伤风类毒素,预防破伤风发生。
5.预防冻伤,应坚持体育锻炼,增强抗寒能力,常用冷水洗手、洗脸、洗脚。冬季要注意对身体暴露部位的保暖...
冬天手会长冻疮,介绍几款好的能防冻的护手霜
冻疮发生于严寒季节,一般在气温5℃以下发生,至春季气候转暖后自愈,但入冬后又易再发。许多人一旦患冻疮后,每年一到冬季就复发。冻疮以幼儿、小学生最多见。手足、耳廓部位最易发生。症见局部皮肤发凉,出现暗紫红色或紫蓝色斑片,按之柔软。严重时出现水疱,破裂后形成糜烂或溃疡。遇热后自觉痒、灼热感及疼痛。迁延不愈者有硬结。重冻疮可遗留疤痕,对冷过敏冻疮机理尚不十分清楚,可能与皮肤血管对寒冷过敏有关,也可能与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及遗传因素有关。经常接触冷水的人易患本病。长时间生活在我国南北方某些沿海或寒冷潮湿环境中的人易患本病。 潮湿可加速...
长冻疮了,怎么办啊?
1 外治自疗法 (1)伤湿止痛膏、紫归治裂膏外贴患处。 (2)皮硝煎水外洗患处。 (3)红霜茄子秸连根拔起洗净。煎汤泡洗患处约半小时左右,每日2次。 (4)姜汁或辣椒水外擦患处。 (5)胡椒10克、浸入100毫升95%的酒精中,1周后外擦患处。 (6)仙人掌,去刺捣烂外敷患处,3天后更换。 以上疗法适合未溃者。 (7)云南白药撒于冻疮溃烂处并包扎。 2 验方自疗法 (1)桂枝6克、白芍12克、当归10克、生姜3片、红枣10克、灸甘草5克、分2次煎服,每日1帖。 (2)当归10克、桂...
为什么,冬天,手脚会张冻疮而头部不张冻疮?
冻疮是由于寒冷引起的局限性炎症损害。冻疮是冬天的常见病,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每年有两亿人受到冻疮的困扰,其中主要是儿童、妇女及老年人。冻疮一旦发生,在寒冷季节里常较难快速治愈,要等天气转暖后才会逐渐愈合,欲减少冻疮的发生,关键在于入冬前就应开始预防。 系机体对寒冷发生的异常反应。冻疮是寒冬或初春季节时由寒冷引起的局限性皮肤炎症损害。好发生在肢体的末梢和暴露的部位,如手、足、鼻尖、耳边、耳垂和面颊部。现代医学认为冻疮是因为患者的皮肤耐寒性差,加上寒冷的侵袭,使末梢的皮肤血管收缩或发生痉挛,导致局部血液循环障碍,使得氧和营养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