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老是感冒,中医有没有好的治疗办法?
中医出奇制胜“法宝”
法宝一 对于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易感儿,在治疗上方法很多,在宝宝被感染的阶段,应及时到正规医院进行对症治疗,服用一些常用的感冒药物。值得注意的是,这样的宝宝具有体质虚弱的特点,因此,清热苦寒的药物不宜久服,解热退热的西药量也不宜过大,如果出汗太多,宝宝的体质就会更加虚弱。
法宝二 在宝宝疾病恢复期,要注意补气固表,增强免疫力,使“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以达到增强体质、减少反复感染的目的。
法宝三 可居家采用一些简单易行、可行性强的治疗方法,如对于流涕、鼻塞的宝宝,可取羌活、荆芥、柴胡各15g,加连须葱头100g及连皮生姜15g,用水煎煮20分钟;然后,将药液置于浴盆中,待水温适宜后给宝宝进行洗浴,每天1次。
法宝四 可采用中医手法治疗,选用特定穴位,疏通经络,调节身体免疫功能,平衡阴阳,祛风解表——
特定穴位1对于持续高热不退的宝宝,可推肺经,清天河水,掐五指节。特定穴位2对于伴有咳嗽的宝宝,可加运八卦,揉二马穴,鼻塞揉阳池穴,呕吐加按压内关穴,喘息者加逆运八卦,每次选3-4个...
“孩子老是感冒,中医有没有好的治疗办法?” 的相关文章
中医的号脉如何入门?
在公元前五世纪,我国就已经出现了脉诊,并一直沿用至今,充分证明了其强大的生命力和科学性。现代脉象研究证实,脉象的形成,主要取决于心脏的功能、血管的机能、血液的质和量。这三方面决定了脉象出现某些形态的改变,即脉动应指的形象,也即脉象。脉象首先可显示这三方面因素的病变,其次可据其推断其他的病变。显然,脉象是有其客观存在因素的。 心脏是形成脉象的动力器官,所以脉象首先可反映心脏的病变。如冠心病、心脏供血不好、心功能低下等可通过脉象有所反映。如当冠心病形成的时候,心脏可有停跳现象,这时通过脉象就可发现脉搏停跳。 血管的舒缩运动,反...
中医博大精深,那么中医学的起源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 - [原创]中医学首先是文化中医学, 文化, 原创 中医学首先是文化<br><br>山东中医药大学 张效霞<br><br>论者有云:中医学首先是医学。而我却曰:中医学首先是文化。这并不是为了要争出个什么来,只是觉得这是一个关系到中医学生存与发展的重大问题。故不揣浅陋,略述管见如次。<br>关于医学的本质属性,虽然公认为是“以保护和增进人类健康、预防和治疗疾病为研究内容的科学。”(《汉语大词典》)但究竟是什么性质的科学却有着不同的看法,一般认为医学是“研究人类...
肾阳虚和肾阴虚怎么调理,中医怎么调理,应该吃些什么食物?
肾虚主要是四方面,一个是肾阴虚,一个是肾阳虚,一个是肾经亏虚,一个是肾气虚,临床上更多的是肾阴虚和肾阳虚,肾阴虚当然是肾虚的一种,而不是肾虚都是肾阴虚,肾虚是一种总称,肾阴虚各肾阳虚都是肾虚的一部分,代表了某一种症型,肾阴虚和肾阳虚的区别在于,如果是把肾阴是物质上的缺乏,肾阳就是功能上的匮乏,物质上的缺乏就是腰膝酸软,头发晕,还有如果在年轻人的身上出现早泄、遗精,还有出现五心烦热,失眠、心烦,中医有阴虚生内热,阳虚生外寒,如果在老年人出现的肾阴虚就容易脱发或发白的比较早,容易耳鸣、耳背,牙齿松动,眼花的比较早一些,所以说,...
如何分析中医四诊?
中医四大经典著作 我国古代医学经典,一向有《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之称。《黄帝内经》、《难经》,阐发医理,为我国现存的两部权威理论医著;《伤寒杂病论》论述内伤外感各证的辨证施治及处方用药,肇启我国临床医学之端;《神农本草经》则载录药物性味功用,被后世奉为中药本草的祖书。 《黄帝内经》简称《内经》。现一般认为,它不是一个时期、或某一个人的著作,而是从春秋、战国开始,一直到秦、汉几百年间,由许多医书汇集,不断增补而成,其大部分内容形成于战国。至于托名“黄帝”所作,诚如《淮南子·修务训》所分析的,是...
中医的发展方向
(一) 中医做为传统的医疗手段,有着悠久的历史至所以被广大百姓接受,有着自己的特点。1、系统调理疾病:一个人得病,不是单独的一个器官有病,而往往都是一个系统的功能失调在某个器官上的表现,不能用现在的西医(局部)观念来衡量和左右中医的(系统)理论,这样才能避免像西医那样治好了一个病有时影响一个器官,治好一个器官有时影响一个系统的不良现象。2、中药无剧毒:中药历来是天然植物,以无毒付作用、温和而著称,如有付作用也是组方不合理,配方不科学。3、中医有几千年经历临床经验,被广大人们所认可。4、科学的辩证施治:中医治病不是头疼治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