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health
我的位置:首页 >> 健康频道 >> 健康知识

中医:为什么会出现母病及子、子盗母气?常见哪些脏腑?



五行生克异常关系包括五行相生的异常与五行相克的异常。 一、相生异常
五行相生异常而出现的变化,称为“母子相及”,包括“母病及子”和“子病犯母”两类。母子相及理论在中医学中所涉最多。
五行生克关系图
第一,母病及子
母病及子,是指五行中的某一行异常,影响至其子行,导致母子两行均异常的改变。母病及子较为常见的有两类:一是母行虚弱,累及子行,导致母子两行皆虚弱,即所谓“母能令子虚”。如水虚不能滋木,引起木行亦不足,以致水竭木枯,母子俱衰。临床上常见的肾精亏虚,精不化血,引起肝血不足,终致肝肾阴虚的病变,即是此类。二是母行过亢,引起其子行亦盛,导致母子两行皆亢。如木行过亢,可引起火行过旺,导致木火俱盛。临床上常见的肝火亢盛引致心火亦亢,出现心肝火旺的病变,即属此类。
第二,子病及母
子病及母,是指五行中的某一行异常,影响至其母行,导致子母两行均异常的变化。子病及母较为常见的有三类:一是子行亢盛,引起母行也偏亢,以致子母两行皆亢,所谓“子能令母实”,一般称为“子病犯母”。如临床上可见心火过亢,引起肝火亦旺,终致心肝火旺的病理...

“中医:为什么会出现母病及子、子盗母气?常见哪些脏腑?” 的相关文章

颈部淋巴结肿大中医的辩证论治,中医叫什么?



颈部淋巴结炎相当于中医外科的“颈痈”
病因病机
一、不同引流区域远端外伤染毒或疮疡火毒炽盛,循经脉流窜所致。
二、颈痈责于风温风热或肝胃火毒夹痰上攻;
诊断
一、一般情况:常有不同引流区域远端原发病灶的存在。
二、局部表现:初期,仅有局部淋巴结肿大,轻微压痛,一部分人常能自愈;一部分人则淋巴结红肿热痛,此时治愈则留下一小硬结;严重者,肿大的淋巴结互相粘连成团,疼痛更加明显,呈暗红色,出现波动感,脓肿形成。
三、全身表现:可有发热、畏寒等热毒表现。
治疗
一、内治:初期颈痈宜疏风清热,化痰消肿,方用牛蒡解肌汤加减;
...

中医要比西医好么?



这要看病症是什么了,有的病适合中医治疗,而有的却适合西医治疗。像前年的非典,当世界的顶尖医师们都竭尽全力的时候也未能有所成就,因此我国就提出了,用祖国的医学治病救人,让中医发扬光大。 介绍相关文章,供你阅读——与西医相比中医在哪些领域处于领先地位 搜狐健康频道:我们知道在几十年前,中医在治疗疟疾等疾病领域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中国中医研究院的附属医院在治疗白血病方面也作出过很多的贡献,我们想请刘院长介绍一下,从中医当前的发展来看,与西医相比,中医在哪些领域还是领先的? 刘保延:我想中医最主要的领先,是在很多疾病原因不明的...

一氧化碳重度中毒中医疗法



奉劝你最好别去找中医 赶紧送医院 治疗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 症状:神经衰弱、精神异常、疯颠、痴呆、记忆丧失、不事劳动、震颤麻痹,抽风、发音含糊、吞咽困难、口角流涎、偏瘫、大小便失禁、四肢瘫痪等等。 方一:黄芪25克 赤芍10克 桃仁10克 红花10克 熟地15克 山药15克 山萸肉15克 地龙10克 五味子10克 桑螵蛸9克 松节15克 石菖蒲10克 牛膝9克 白术9克 川断15克 浮萍10克 水煎服,日一剂,每付药煎2-3次...

中医有哪些别称?都是什么 怎么来的?



中医,即相对西医而言。在西方医学没有流入我国以前,中医基本不叫中医这个名字,而是有独特且内涵丰富的称谓。  岐黄 公元前26~22世纪时,黄帝是传说中原各族的共同领袖,姓姬号轩辕氏、有熊氏。岐伯,传说中的医家,黄帝的臣子。现存有我国最早的中医理论专著是《内经》,此书托黄帝与岐伯讨论医学,并以问答的形式而成,又称《黄帝内经》。后世称中医学的“岐黄”、“岐黄之术”,即源于此。  医中圣手 《孔子传》载:“于事无不通,谓之圣”,即无所不通。手,指专司或专情其事的人。医中圣手即是对医生精湛医术的高度称赞。  扁鹊卢医 《史记扁鹊仑...

中医进,咳喘七子汤的做法



老鸭汤的8种做法酸萝卜老鸭汤   主料:老鸭   辅料:酸萝卜、口蘑、木耳、黄花、枸杞、沙参   调料:盐、鸡精、花椒、胡椒粉、葱、姜   烹制方法:   1、将鸭子切成块,放入冷水中慢慢加热烧开,去掉血水后放入沙锅中,冲入适量开水,加入沙参、大枣、葱、姜、花椒炖20分钟左右,再加入酸萝卜、木耳、口蘑、黄花,煮熟加入泡好的枸杞,加盐、鸡精、胡椒粉调味即成。   特点:营养丰富、汤味鲜美。 (CCTV.com)   鲜笋老鸭汤   原料:老鸭(水鸭母)半只,熏制火腿1两,陈皮1片,袋装鲜笋1袋(或者冬瓜1斤)   做法:老鸭...
© 2011 ej38.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09004571号 | 网站地图 | 返回主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网上收集,如果违反版权请发邮件至 ask#ej38.com (#替换成@),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