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health
我的位置:首页 >> 健康频道 >> 健康知识

鼻或上唇发生疖肿能否挤压?


不可以,因为外鼻动脉主要来自面动脉,静脉流入内呲静脉及面前静脉,汇入颈内静脉,内呲静脉又经眼上,下静脉与颅内海面窦相通,如果挤压感染,形成血栓,血液双向流动,流入颅内海棉窦栓塞,严重时导致死亡.


三角区
有很多神经分布其中


比另外的地方更容易发生感染


不能挤啊,多喝些下火的汤啊吃蔬菜水果去火,慢慢就好了

“鼻或上唇发生疖肿能否挤压?” 的相关文章

身上偶尔起包肿痛

俗称火疖子。学名疖肿。
疖肿是毛囊被细菌感染后形成的较大块的红色肿物。疖肿多发生在人体受压的部位,如颈部领圈处或臀部。疖肿在形成的过程中往往有剧烈的搏动性跳痛,尤其如果疖肿长在前额或下颌等皮肤组织致密、张力较高的部位,会痛得更加厉害。一般过一两天后,红色肿物的中央会形成脓拴,二三天后会自行破溃。也有的疖肿可能不发生破溃而自行消失。疖肿虽不是很严重的疾病,但是因为毛囊间紧密相邻,若不及时处理已经长出的疖肿,不仅疼痛难忍,而且容易引起周围皮肤的感染,会长出更多的疖肿来。
处理措施及注意事项 用医用酒精或淡盐水,擦洗干净疖肿,涂上抗感染药膏,并用消毒纱布敷盖在疖肿上,这样可以避免衣服对疖肿的磨擦...

脸上有很多疖肿,好大一个,很疼,是否可以愈合?如何治疗?


病因和病理 疖是一个毛囊及其所属皮脂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常扩展到皮下组织。致病菌大多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人体皮肤的毛囊和皮脂腺通常都有细菌到磨擦和刺激,都可导致疖的发生。疖常发生于毛囊和皮脂胆小鬼丰富的部位,如颈、头、面部、背部、腋部、腹股沟部及会阴部和小腿。

多个疖同时或反复发生在身体各部,称为疖病。常见于营养不良的小儿或糖尿病病人。

临床表现 最初,局部出现红、肿、痛的小结节,以后逐渐肿大,呈锥形隆起。数日后,结节中央因组织坏死而变软,出现黄白色小脓栓;红、肿、痛范围扩大。再数日后,脓栓脱落,排出脓认,炎症便逐渐消失而愈。

疖一般无明显的全身症状。但若发生在血液丰富的部...

鼻子上长了个疙瘩

鼻疖  是鼻前庭或鼻尖部的毛囊,皮脂腺或汗腺的局限性急性化脓性炎症,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要的致病菌。多因挖鼻,拔鼻毛使鼻前庭皮肤损伤所致,也可以继发于鼻前庭炎。机体抵抗力低时,如糖尿病易患本病。
临床表现  因鼻前庭处皮肤缺乏皮下组织,皮肤与软骨膜直接相连,故发生疖肿时,疼痛剧烈。局部红肿热痛,呈局限性隆起,有时伴有低热和全身不适。颌下淋巴结肿大,有压痛。约一周内,疖肿成熟自行破溃排除脓栓而愈。
但临床处理不当,炎症将向周围扩散,可引起上唇和面颊部蜂窝组织炎,表现为同侧上唇,面颊和上睑红肿热痛等。
治疗
1  疖未成熟者,可见1%白降汞,10%鱼石软膏,或各种抗生素...

火结疮怎么治疗?

致病菌主要是葡萄球菌,由于皮肤卫生不良、皮肤脂溢性物质产生增多、外伤及机体激素水平高而引起。内服清热解毒中药,可用金银花、连翘、紫花地丁、蒲公英、野菊花、马齿苋各15克水煎服用。 外敷清热解毒中药,可用新鲜马齿苋60克,或用蒲公英60克,或用败酱草60克,或用芙蓉花嫩叶60克,加少许食盐,捣烂,外敷患处,每日换2~4次,对尚未化脓的效果较好。已经化脓的,须疖肿成熟溃破,脓液流出,才能逐渐愈合。 .注意皮肤卫生,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及酒类,最好不多吃甜食。千万不要用挤捏的方法去排脓。尤其是面部和上唇的疖子。对于反复发作的疖病,要寻找潜在的因素,消除体内感染病灶。检查有无贫血和糖尿病等情况,一旦发现...

问“半枝莲”是什么草药,它的特征是什么,用处是什么

别名  并头草,狭叶韩信草,牙刷草,四方马兰,半枝莲,挖耳草,通经草,紫连草,小韩信草,小韩信,小耳挖草,金挖耳草,盒挖耳,耳挖草,溪边黄芩,野夏枯草,方儿草,半向花,半面花,偏头草,四方草,小号向天盏,虎咬红,再生草,赶山鞭,狭叶向天盏。
形态特征  
  

半枝莲(图6)
一二年生草本花卉,株高30-40厘米。茎下部匍匐生根,上部直立,茎方形、绿色。叶对生,叶片三角状卵形或卵圆形,边缘有波状钝齿,下部叶片较大,叶柄极短。花小,2朵对生,排列成偏侧的总状花序,顶生;花梗被黏性短毛;苞片叶状,向上渐变小,被毛。花萼钟状,外面有短柔毛,二唇形,上唇具盾片。花冠唇形,蓝紫...
© 2011 ej38.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09004571号 | 网站地图 | 返回主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网上收集,如果违反版权请发邮件至 ask#ej38.com (#替换成@),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