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health
我的位置:首页 >> 健康频道 >> 健康知识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怎么治疗?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又称渐冻人症,是运动神经元病的一种,是累及上运动神经元(大脑、脑干、脊髓),又影响到下运动神经元(颅神经核、脊髓前角细胞)及其支配的躯干、四肢和头面部肌肉的一种慢性进行性变性疾病。临床上常表现为上、下运动神经元合并受损的混合性瘫痪。
病因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通常以手肌无力、萎缩为首发症状,一般从一侧开始以后再波及对侧,随病程发展出现上、下运动神经元混合损害症状,称肌萎缩侧索硬化症。 一般上肢的下运动神经元损害较重,但肌张力可增高,腱反射可活跃,并有病理反射,当下运动神经元严重受损时,上肢的上运动神经元损害症状可被掩盖。 迄今还不知道确切的肌萎缩侧索硬化症致病原因。目前归纳可能有关的因素有以下各种可能:
1.遗传因素: 此类病人占全部运动神经元疾病患者大约5~10%,但无法解释散发性病人的原因。 2.毒性物质 : 比如铅(Pb)、锰( Mn) 等重金属中毒; 过多激活性胺基酸(excitotoxic amino acids)及自由基(free radicals)的刺激造成运动神经元的死亡。 3.自体免疫: 由不明的因子激活的人体的免疫反应去对抗运动神经元,造成运...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怎么治疗?” 的相关文章

什么是舌肌萎缩 如何医治!具体一些

如肌肉有跳动现象运动神经元疾病可能诊,如病情继发很可能导致肢体不完全性瘫痪.控制病情是本病的治疗法侧,在此基础上才能谈功能的恢复改善.
治疗方案:
1、因植物神经功能损害导致免疫机能低下,应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提高肌体抗病能力。
2、营养神经,扩张微循环使受损残余神经得到充分的血供,预防病情继续发展。
3\"脊髓神经再生丹\"兴奋神经,激活麻痹和休克的神经细胞代偿损伤坏死的神经细胞以增强神经细胞间的传导冲动恢复肢体功能。
祝早日康复
唯一的就是:针灸--针刺,电刺,中药促进循环,口服支持类药,营养神经

肌萎缩和肌无力有什么区别吗

重症肌无力(MG)是一种神经 - 肌肉传递障碍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是神经肌肉接头处传递障碍的慢性疾病,乙酰胆碱受体 (AChR)抗体是导致其发病的主要自身抗体, 主要是产生Ach受体抗体与Ach受体结合,使神经肌肉接头传递阻滞,导致眼肌、吞咽肌、呼吸肌以及四肢骨骼肌无力, 也就是说支配肌肉收缩的神经在多种病因的影响下,不能将“信号指令”正常传递到肌肉,使肌肉丧失了收缩功能,临床上就出现了眼睑下垂、复视、斜视,表情肌和咀嚼肌无力, 表现为表情淡漠、不能鼓腮吹气等,延髓型肌无力则出现语言不利、伸舌不灵、进食困难、饮食呛咳,和四肢肌无力。若疾病发展至后期阶段会导致瘫痪、构音障碍、呼吸困难,甚至严重缺氧...

肌肉萎缩应该怎么检查

肌肉萎缩鉴别诊断:
  
  一肌肉萎缩的特点

  1早期症状 肌肉萎缩早期可以不明显肌力肌张力变化不大上肢肌萎缩往往先在大鱼际肌的挠侧缘出现

 2肌纤维颤动 可用拇指轻叩萎缩的肌肉而诱发肌纤维颤动的大小与病损范围肌纤维长短成正比肌纤维颤动的出现常提示下运动神经元病变

  3 肌肉肥大 如果肌肉肥大但弹力肌力位反射均减弱则称假性肥大假性肥大多位于萎缩肌肉的邻近部位多见于肌源性肌萎缩

  4 肌强直 当肌肉收缩之后不能立即弛缓仍呈持续收缩状态必须经反复动作后才弛缓称肌强直鱼际肌盼肠肌舌肌易引出可见于萎缩性肌强直症

 5固有反射和胜反射 在萎缩的肌腹处用叩诊锤急速叩击被叩击的部位出现肌肉...

眼肌型重症肌无力

该病建议中医保守治疗比较好,康复后最好再巩固一段时间比较好,前一段时间我院的一位肌无力伴宿甲亢的患者也是刚~康复。如果患者家庭贫困,可在当地政府开具特困证明,我院会给予照顾。近期我院的一位重症肌无力患者刚~康复,是原周总理的飞机机师,服务了国家三代领导人,可以来我院QQ空间查看或者医院网站,祝早日康复*-*-*-*-*-*-*-*-*-

原卫生部长崔月犁亲笔题词的邯郸同济医院成立于1997年;以世界中医学会骨干会员、国际肌病专家王养富教授为首的中国肌肉萎缩治疗中心,专攻重症肌无力、肌萎缩、进行性肌营养不良、运动神经元损伤、硬皮病、皮肌炎等。该症是当今世界医学一大顽症,严重影响着人类的健康和...

肌营养不良?

以下是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的临床表现 一、假肥大型(Duchenne型)由Duchenne (1868年)首先描述,是儿童中最常见的一类肌病。属性连隐性遗传,几乎均影响男孩,占活产男婴的l/3 000~1/4 000(欧美)和l/22 000(日本)。_女性仅为异性染色体携带者,不发病。多于儿童期起病,常以骨盆带肌无力、肌张力低、走路缓慢、易跌为首发症状。病情进展较迅速,可逐渐累及肩胛带、四肢远端肌群及面肌。背部伸肌无力则站立时腰椎过度前凸,臀中肌无力则行走时骨盆向两侧摆动,呈典型的“鸭步”;患儿仰卧位站起时,先翻转为俯卧位,再用双手支持床面及下肢才能缓慢站起称Gowers征;由于肩胛带肌及前锯...
© 2011 ej38.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09004571号 | 网站地图 | 返回主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网上收集,如果违反版权请发邮件至 ask#ej38.com (#替换成@),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