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health
我的位置:首页 >> 健康频道 >> 健康知识

食道一般会得什么病?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或胰胆等病变引起的出血,胃空肠吻合术后的空肠病变出血亦属这一范围。大量出血是指在数小时内失血量超出1000ml或循环血容量的20%,其临床主要表现为呕血和(或)黑粪,往往伴有血容量减少引起的急性周围循环衰竭。这是常见的急症,病死率高达8-13.7%.

临床表现
1.呕血和黑便:凡出血后因血液刺激引起恶心呕吐的,便可有呕血表现。若出血后立即呕出,血液呈鲜红色;若血液在胃内停留一段时间,经胃酸作用后再呕出,则呈咖啡渣样的棕褐色。血液除吐出外,更多的是从肠道排出。由于血红蛋白经肠内硫化物作用形成黑色的硫化铁,所以,排出的血液一般都是柏油样黑便。只有当出血量大,血液在肠道内通过很快时,排出的血液才呈暗红色,或偶尔呈鲜红色。一般而言,当出血量大时,有黑便又有呕血;当出血量小时,常常仅有黑便。如果出血部位在十二指肠,呕血较少见。
2.出血引起的全身症状:若出血速度慢,量又少,一般无明显全身症状,仅在长时间出血后出现贫血。若出血量多又快,则可出现心慌、出冷汗和面色苍白,甚至血压下降等急性失血表现。
3.原发疾病的症状:上消化道出血最常见...

“食道一般会得什么病?” 的相关文章

请问,有什么好的方法治疗重复慢性胃病!

慢性胃炎。止痛方法:胃舒平二片碾碎温开水送服,可立止痛。建议常备。一、慢性胃炎主要病因是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这种特殊细菌分泌多种毒素损害胃粘膜造成慢性炎症,并引起一系列症状。如果症状久治不愈,又比较重,应该首选根治幽门螺旋杆菌,建议你采用当前国际上比较推崇的一种方案:奥美拉唑20毫克,每日2次;克拉霉素0.25克,每日2次;替硝唑0.5克,每晚1次,首次剂量加倍。3种药(又称三联)应服7~10天。请注意选可靠的品牌,以保证疗效。根据我们新近的经验,大部分患者经上述治疗后症状明显好转甚至完全消失。当然,这一方案根治的成功率也不是100%,而是80%~90%。如果根治后仍有症状,可以从维酶素、胃乐宁...

喉咙刺了一根鱼刺该怎么办?

鱼刺刺伤急救法
吃鱼时,不慎将鱼刺卡在喉咙里,也会引起很多麻烦,如果引起火症,说不定要长期求医。
急救措施
较小的鱼刺,有时随着吞咽,自然就可滑下去了。如果感觉刺痛,可用手电筒照亮口咽部,用小勺将舌背压低。仔细检查咽峡部,主要是喉咽的入口两边,因为这是鱼刺最容易卡住的地方,如果发现刺不大,扎得不深,就可用长镊子夹出。
注意事项
1.较大的或扎得较深的鱼刺,无论怎样作吞咽动作,疼痛不减,喉咙的入口两边及四周如果均不见鱼刺,就应去医院治疗。
2.当鱼刺卡在嗓子里时,千万不能让患者囫囵吞咽大块馒头、烙饼等食物。虽然有时这样作可以把鱼刺除掉,但有时这样不恰当的处理,不仅没把鱼刺除掉,反而使...

胃出血吃什么药最好,怎样治疗

胃出血俗称上消化道出血,40%以上是由胃,十二指肠溃疡导致,工作过度劳累,日常饮食不规律,情绪异常紧张等有消化道病史的人群容易发病;其次是急性出血性胃炎导致的胃出血,这两种原因导致的胃出血大部分经过正规治疗后都能得到有效救治.另外是肝硬化导致的胃出血,肝硬化病人一般都会发展成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如果再食用粗糙食物,情绪过度刺激,食管胃底的静脉血管爆裂就会发生大出血.胃出血的死亡率高达10%,切莫小看胃出血
意见建议:
病因治疗:①应激性病变或溃疡病出血,或,可选用H2-受体阻滞剂西米替丁或雷尼替丁静点;或口服洛赛克20mg,每日2次;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应置入三腔管压迫止血,一般注气或...

不小新吞了鱼刺真么办.

小而软的可以用醋或馒头一类的食物软化后协助咽下。要是比较大而硬的鱼刺就不要和它硬碰硬了,尽量去医院,让喉科大夫给你取出来,以免不恰当的方法伤到自己。
当鱼刺等异物卡在食管后,想通过强力吞咽、大口进食或吞咽韭菜团、喝醋等方法将异物排除是很普遍的现象,但这种做法是很危险的。正常人的食管始于咽部经胸腔通过膈肌至胃贲门部,全长约25厘米,并有3个狭窄部。食管异物最容易卡在第二狭窄部,这个狭窄部的前方为气管,后方为主动脉弓。当强行吞咽后,异物随食管肌肉的收缩可能刺破食管而造成食管瘘并发周围脓肿。如果异物刺破气管,还可以引起食管气管瘘。如果异物向后刺破主动脉,可引起大出血而导致死亡。这样说并非危言耸听。...

请问舌胎上显黑色、嗓门发苦是什么症状

——舌苔发黑:主要是舌丝状乳头增殖变黑所致。黑苔的色泽,可有棕黑、灰黑、焦黑直到漆黑等深浅不同。黑苔在临床上虽然比较少见,但中医认为病人出现此苔,一定病期较长,病性比较复杂严重。
现代医学认为,黑苔的出现,应根据疾病的病因,来分析产生的原理。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因素:
第一,感染高热:我们曾观察50例舌上出现黑苔的患者,有36例具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其中发高热者20人,低热者16人。大部分人在发热过程中出现黑苔,有的人在高热退后,黑苔也消退,但至第二次发热时,黑苔又重复出现,证明发热与黑苔的出现有一定的关系。此外,黑苔与发热时间的长短也有关系,在上述病例中,最短的发热4天后就出现黑苔...
© 2011 ej38.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09004571号 | 网站地图 | 返回主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网上收集,如果违反版权请发邮件至 ask#ej38.com (#替换成@),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