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health
我的位置:首页 >> 健康频道 >> 健康知识

苏联为什么解体?

苏联解体的原因
体制僵化、经济衰退是根本性的原因   十月革命的胜利,不一定像过去苏联教科书所说“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但是也绝不是一次普通的朝廷更替或政权转手,它的世界意义在于,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开辟了一条非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的尝试。在苏联,这一伟大的社会实验曾经取得过辉煌,[1][2][3]但最后以失败而告终。史称“斯大林模式”的政治、经济、文化体制,是一种高度集中和集权的体制。这种体制,为应对国内外紧张局势,能集中一切人力、财力、物力,适应备战和应战的需要,取得工业化和增强国防实力的显著成果,在短短十多年时间里使苏联成为欧洲第一、世界第二的强国。然而这种体制严重背离现代经济的发展规律,压抑了地方、企业和劳动者的积极性,加上它在政治上无情地消灭各种反对派和压制持不同政见的知识分子,以及意识形态方面的严密控制,使整个社会处于僵化、封闭和麻木的状态。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时代主题逐渐向着和平与发展转移,这种体制使经济发展缓慢,国民经济发展比例失调更加严重,制度性的弊端进一步凸现。显然,这种体制不但不能完成把俄国建成现代化民主国家的历史性任务,反而使俄国在同资本主义的世界性竞争中...

“苏联为什么解体?” 的相关文章

苏联为什么解体?

苏联为什么解体的原因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严重的经济危机。从50年代后期起,美苏开始争霸。沉重的军备负担及经济体制上的种种弊病(如为了满足军事上的需求,苏联一贯侧重发展军火工业和重工业,导致农、轻、重比例失调。)严重影响了苏联经济的健康发展。尽管从50年代赫鲁晓夫上台起,苏联几任领导人都曾对旧经济体制进行改革,但见效甚微。进入80年代,长期积累的经济恶果导致苏联经济急剧恶化。到1991年2月,国民生产总值下降20%,财政赤字达3000亿卢布,通贷膨胀率高达300%,经济已全面萎缩。第二,社会动荡不安,否定历史、反马克思主义的各种思潮泛滥。苏联否定历史的思潮可上溯到50年代赫鲁晓夫执政期间。...

苏联为什么解体

苏联解体 1991年12月25日19时38分,在克里姆林宫上空飘扬了七十余年之久 的苏联国旗落下,标志着苏联的解体.解体后分为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外高加索三国:阿塞拜疆、亚美尼亚、格鲁吉亚。中亚细亚5国:哈萨克、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波罗的海3国:立陶宛、爱沙尼亚、拉脱维亚
1991年 苏联解体,分成15个国家. 1985年3月,戈尔巴乔夫当选为苏共中央总书记,不久又兼任国防会议主席,接着,当选为最高苏维埃主席团委员。4月,苏共中央召开中央全会,会议认为“国家已经处在濒临危机状态”“必须进行根本性的变革和改造”;提出“加速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方针”。在这次...

苏联为什么要解体简单点说一下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1)、苏联的剧变是内因与外因相互作用的结果,内因是苏联国内各种矛盾的发展和激化,外因是西方国家和平演变战略的影响。但和平演变之所以奏效,关键原因还是出在苏联内部,正是因为苏联传统模式已经过时又迟迟得不到更新,进而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导致社会内部危机日渐加重。再者,苏联共产党的改革推行了错误的路线,导致了改革的失败。
(2)、苏联的剧变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现实的原因。历史的原因是深层的基础性的东西,而现实原因则是直接的导火线。历史原因包括过时的僵化的经济体制与当代科技发展的内在要求之间的矛盾;严重的官僚主义与广大干部和群众之间的矛盾;霸权主义的外...

苏联解体的原因是什么?

从具体层面看,苏联解体的主要原因:一是深层次的历史原因,即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弊端长期积累的种种矛盾与问题孕育着严重的社会危机;二是直接的现实原因,即以戈尔巴乔夫为首的苏共领导集团推行了一条背叛社会主义方向的改革路线,一步步把苏联引向深渊,并由他们亲手毁掉了苏共和苏联;三是外部原因,即战后世界形势的变化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推行的“和平演变”战略得手。关于三方面主要原因之间的关系:从国际大环境看,二战后,世界形势发生重大的变化,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繁荣,到70年代,出现了世界主题由战争与革命到和平发展的转换,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之间由进行军备竞争、争夺军事优势的斗争转为争夺...

苏联为什么解体?

苏联解体,分成15个国家.
1985年3月,戈尔巴乔夫当选为苏共中央总书记,不久又兼任国防会议主席,接着,当选为最高苏维埃主席团委员。4月,苏共中央召开中央全会,会议认为“国家已经处在濒临危机状态”“必须进行根本性的变革和改造”;提出“加速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方针”。在这次全会上,叶利钦被任命为莫斯科市委第一书记。苏联进入全面改革时期。

1987年11月,戈尔巴乔夫发表《改革与新思维》一书,强调“改革的最终目标”就是要“最充分地展现出我们制度的人道主义性质”。并说“新思维的核心就是承认全人类的价值观的优先地位,即承认人类的生存”。在1988年6~7月间举行的苏共第十九次会议上,分成三派...
© 2011 ej38.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09004571号 | 网站地图 | 返回主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网上收集,如果违反版权请发邮件至 ask#ej38.com (#替换成@),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