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health
我的位置:首页 >> 健康频道 >> 健康知识

有什么良方医治痰饮病

陈皮8克
冬瓜仁15克
枇杷叶10克
桔梗10克
天竺黄15克
大火煮沸小火煮15分钟左右  倒出加入少许蜂蜜 放温了饮用!可以长期服用!养肺化痰 镇咳平喘

冰糖燕窝粥治肺虚久咳
  做法:燕窝10克,大米100克,冰糖50克。大米淘洗干净后放入锅内,加清水三大碗,旺火烧开,改用文火熬煮。将发好纯净的燕窝放入锅中与大米同熬约1小时,加入冰糖溶化后即成。适用:滋阴润肺,止咳化痰。治肺虚久咳及咳喘伤阴。

 



霞天膏,去痰效果好,要是配去痰中药吃效果更好。牛肉12斤,用文武火把肉煮飞,在用小火浓缩收膏,12斤出一斤。


虚到已不受药的人 其他的先不要看了 先补身体为主的 主要先补脾 当然补的中药是可以吃的

          脾为生痰之源,肺为储痰器,急则治标,缓则治本。先用清肺化痰丸,好转后,再以人参健脾丸巩固。也可以用以下二方进行治疗。
         &n...

“有什么良方医治痰饮病” 的相关文章

胜湿、解痉、痰饮是什么意思?

胜湿:就是解除风湿,是一种对于疗效和作用的形容词。
解痉:就是解除痉挛。比如抽筋就是肌肉痉挛,缓解抽筋就要用解痉的办法。
痰饮:有广义的和狭义的之分。广义痰饮包括痰饮、悬饮、溢饮、支饮。狭义的痰饮是指水停在肠间沥沥有声。
胜湿:可以粗略地理解为:战胜湿气。中医里面一般以祛风化湿,所以说风能胜湿;
解痉:可以理解为:解除痉挛。又称为镇痉,解除震颤、手足痉挛、颈背部僵硬向后反张如弓状等症状,称为解痉;
痰饮:痰和饮都是津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一般以较稠浊的称为痰,清稀的称为饮。(这个我也不太清楚,是从百度上找来的,你想要具体了解的话,可以去翻一翻《黄帝内经》,《金匮要略》等中医古籍。)
祛湿...

水湿痰饮有何致病特点

痰饮的致病特点
1.阻碍经脉气血运行:痰饮随气流行,机体内外无所不至。若痰饮流注经络,易使经络阻滞,气血运行不畅,出现肢体麻木、屈伸不利,甚至半身不遂等。若结聚于局部,则形成瘰疠、痰核,或形成阴疽、流注等。“瘰疠”是指发生于颈部、下颌部的淋巴结结核。小者为瘰,大者为疠,以其形状累累如珠故名。“痰核”是指发生在颈项、下颌及四肢等部位的结块,不红不肿,不硬不痛,常以单个出现皮下,以其肿硬如核大,故名痰核。“疽”为发于肌肉筋骨间之疮肿。其漫肿平塌,皮色不变,不热少痛者为“阴疽”。“流注”指毒邪流走不定而发生于较深部组织的一种化脓性疾病。

2.阻滞气机升降出入:痰饮为水湿所聚,停滞于中,易于阻遏...

痰饮是什么意思?有些什么症状?应该怎么办呢?

痰和饮都是津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一般以较稠浊的称为痰,清稀的称为饮。痰不仅是指咳吐出来有形可见的痰液,还包括瘰疬、痰核和停滞在脏腑经络等组织中的痰液,临床上可通过其所表现的证候来确定,这种痰称为\"无形之痰\".
  饮,即水液停留于人体局部者,因其所停留的部位及症状不同而有不同的名称。如《金匮要略》即有\"痰饮\"、\"悬饮\"、\"溢饮\"、\"支饮\"等区分。
  痰饮的形成痰饮多由外感六淫,或饮食所伤及七情内伤等,使肺、脾、肾及三焦等脏腑气化功能失常,津液代谢障碍,以致水液停滞而成。肺、脾、肾及三焦与津液代谢关系密切,肺主宣降,通调水道,敷布津液;脾主运化水液,肾阳主水液蒸...

水湿痰饮有何致病特点?(关于中医的问题)

致病特点有四点:
1、阻滞气血运行
(1)流注经络可致肢体麻木,屈伸不利,半身不碎,或形成瘰疬痰核、阴疽流注。
(2)留滞脏腑:痰饮阻肺可致胸闷气喘,痰饮停胃可有恶心呕吐,痹阻心脉则引起胸闷心痛。
2、影响水液代谢
3、易于蒙蔽心神
4、致病广泛,变幻多端
痰饮的病因学含义:痰饮是机体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这种病理产物一经形成,就作为一种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导致脏腑功能失调而引起各种复杂的病理变化,故痰饮是继发性病因之一。痰饮是致病因子和病理结果的统一体。一般说来,痰得阳气煎熬而成,炼液为痰,浓度较大,其质稠粘;饮得阴气凝聚而成,聚水为饮,浓度较小,其质清稀。故有“积水为饮,饮凝为痰”...

体内有水湿或痰饮,通常都有哪些症状?

你所提的“痰湿体质”,心宽体胖是最大特点,腹部松软肥胖,皮肤出油,汗多,眼睛浮肿,容易困倦。建议【调养方式】:饮食清淡,多食葱、蒜、海藻、海带、冬瓜、萝卜、金橘、芥末等食物,少食肥肉及甜、黏、油腻食物。
痰湿 :讲到的“内生五邪”是中医里特有的观点,和自然界现象结合起来非常形象的类比,“内湿”往往会引起“痰湿”,痰湿是脾运化水湿的功能失调后所产生的一种病理产物,由于它具有粘滞的特性,所以当它产生后,又成为新的治病因子引起新的疾病。最典型的判断“无行之痰”的依据是肥胖还有其他一些症状,因为和这个主题关系不大就不11列举了。这里要特别说明的,中医上把痰分为2种,一种是“有形之痰”主要存在于肺部,就...
© 2011 ej38.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09004571号 | 网站地图 | 返回主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网上收集,如果违反版权请发邮件至 ask#ej38.com (#替换成@),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