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health
我的位置:首页 >> 健康频道 >> 健康知识

为什么会急速消瘦?


吃黄瓜 可以消瘦
增肥方法:
中国医学认为,体病多因脾胃功能低下,气血不足所致。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健,气血盛,则肌肉丰腴,肢体强劲。反之,则身体消瘦,肢软乏力。医治体瘦先要排除因甲亢、肝病、肾病以及肿瘤等多种慢性病。然后采用中药治疗,会有很好的效果


瘦弱测试
一个人是胖是瘦不是凭眼睛看就能测算的,可以根据以下公式算出自己是否瘦弱了点:用身高的厘米数减去100后乘以0.9,得出的答案就是本人标准体重。如个人身高180厘米,标准体重就是(180-100)×0.9=72公斤,低于或高于标准体重10%都属于正常现象。如果你的实际体重低于标准体重10%以上,就要考虑自己是否偏瘦了。


特别提醒
一般情况下,体重过轻与遗传因素有关系,同时,一些情绪容易亢奋的人,由于内分泌的影响就可以加速热量的消耗。有些人容易紧张,结果可能是漏掉一餐或者食欲不振,一次损失上千卡热量自然不在话下,这样肯定不会胖。

如果发现自己的体重过轻,身体过瘦,首先要查一下是不是疾病的潜在影响。如甲状腺、糖尿病、肾上腺、消化系统疾病等,都容易造成体重过轻。排除了疾病的情况,才可以实施增肥计划。 ...

“为什么会急速消瘦?” 的相关文章

过度消瘦怎么办

脾胃虚弱造成的消瘦,一般都涉及到心理问题。如果一个人曾经遭受过打击,而她一直在回避,或者压力超过她个人的承受能力,就会伤及她的脾脏。所以,要根治自己内心逃避的痛苦,才能真正治好脾胃虚弱。如果实在不行,就转移情绪到能让自己高兴的事情上,同时吃山楂、喝陈皮水。  找出消瘦的根源
  在我们时刻注意减肥的时候,也有一些瘦人想尽一切办法希望长胖。当人的体重低于标准的20%,或者女性的脂肪少于8%,中医就称之为消瘦症。这并不是疾病,但却说明一个人的内部身体环境不健康。消瘦的人皮下脂肪非常少,多见于慢性消耗性疾病或者先天或者后天营养不良的人群。
  消瘦的原因分为两种,先天和后天的消瘦。先天的消瘦是父母体...

消瘦的原因。

消瘦的主要原因有:
  一、 遗传性身体机能:如父母比较消瘦,他们会把他们的新陈代谢和身体机能特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新陈代谢和身体机能特点)遗传给自己的子女,导致子女消瘦。必须通过治疗和生活调理改变自己的新陈代谢和身体机能特点,改变致使消瘦的新陈代谢和身体机能特点,这样才能逐渐长胖。
  二、厌食、偏食、吸收差、营养不良:由于肠胃消化系统不畅,胀气,或是心情压抑 …… 等,都可能导致无饥饿感,导致厌食、偏食、营养不良。有部分患者虽然胃口很好但无论他们怎么大吃大喝,大进大补,却还是消瘦,其实他们每天的食物摄入量并不少,关键是吸收率低下,吸收功能差,再补也白搭。必须经过调理脾胃和新陈代谢这样才...

长期消瘦怎办

1.疾病摄入不足
  (1)食物缺乏、偏食或喂养不当引起的消瘦:可见于小儿疾病不良、疾病等。
  (2)进食或疾病引起的消瘦:常见于疾病、下颌关节炎、疾病及食管疾病等。
  (3)疾病或疾病减退引起的消瘦:常见于神经性厌食、疾病、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急慢疾病染、尿毒症及恶性肿瘤等。
  2.食物消化、吸收、利用障碍
  (1)慢性胃肠病:常见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胃肠道肿瘤、慢性结肠炎、慢性肠炎、疾病及克隆病等。
  (2)慢性肝、胆、胰病:如慢性肝炎、肝硬变、肝癌、慢性胆道感染、疾病、胆囊和胰腺肿瘤等。
  (3)内分泌与代谢性疾病:常见于疾病病等。
  (4)其它:久服泻剂或对胃肠...

不知不觉的消瘦

如果人体无故的消瘦,建议你去医院做一个全方面的体检。有很多原因都会这样。
另外你是否生活或者工作压力过大,多让自己放松。
一个健康的人不应该过胖或者过瘦,健康有四大基石:
适量的运动
愉悦的心情
充足的睡眠
均衡的营养
一般做到这四点身体都差不到哪去。正常人的体重是身高的厘米数减去105,就是你的公斤数。一般只要正负不超过10斤都算是正常的。你也不用太过担心。
体检完了,如果有什么情况,可以加我QQ5049273,我再帮你看看是否有什么需要进一步调理的。
烦心是太多了吧?

脑梗塞病人消瘦是什么原因

与营养的调节有关.脑梗塞多发于50岁以上,患有动脉硬化者,常伴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因此,对患者饮食的指导十分重要。(1)给患者宣教合理膳食的重要性。采取低脂、低盐、低胆固醇、丰富维生素的饮食。少食动物脂肪、甜食、含胆固醇高的食物。多食清淡食物,新鲜蔬菜、水果、豆制品、鱼虾类。(2)鼓励患者多饮水,适当喝茶。注意早晨起床后先喝一杯水后再活动,以减少血液粘稠度,有利于血液循环。(3)指导患者饮食应有规律,勿暴饮暴食或过分饥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4)告之患者应戒烟酒,以免引起血管改变,而致血压升高,不利疾病康复。

  (1)指导患者在急性期卧床休息,取平卧位为好,以保证脑血流供给、减轻...
© 2011 ej38.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09004571号 | 网站地图 | 返回主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网上收集,如果违反版权请发邮件至 ask#ej38.com (#替换成@),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