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骤停是什么疾病
心脏骤停是心源性猝死的主要原因,表现为突然意识丧失和颈动脉搏动消失,需立即行心脏按压,心肺复苏,抢救讲究争分夺秒。
心血关堵塞
心肌梗塞吧~~好像~~
(1)当机立断。当心搏骤停的诊断很可能成立时,即应立刻治疗。如病人突然意识丧失和颈动脉搏动消失,即可作出诊断,立即抢救,不应等待肯定的诊断。因延迟抢救比对无需抢救的病人误予抢救的危险性大。
(2)分秒必争,就地抢救。不搬运病人,不等待别人,立即动手。因心脏停搏时间越短,全身组织特别是大脑缺氧性损伤越轻,恢复的机会越大。
(3)全面安排。首先争取时间,尽快用人工恢复有效的循环和呼吸功能,立即呼救,设法得到援助。迅速接上心电图和建立静脉输液和给药通道。在施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的同时,应思考心脏骤停的病因和性质,以便采取针对性措施。心搏恢复后,考虑维持心律和血压,纠正代谢紊乱,维护脑组织功能,防止肾功能衰竭,以及针对病因治疗等,都要在短时间内作好安排。
(4)注意各项技术操作,力求准确、有效,技术质量直接关系到抢救的成败,每个医务人员都要熟练掌握。用药过程要密切观察反应,随时调整剂量。
(5)全力以赴。特...
“心脏骤停是什么疾病” 的相关文章
心脏骤停有什么现象
我认为你说的那种现象不一定是心脏骤停,应该是心脏早搏,就是心脏在跳动的时候会突然停一下或者几下,然后继续跳动,一天会出现几次,或者几天出现一次,这个现象还是做个动态心电图再说治疗吧,要根据情况来给出治疗方案的,不懂的继续追问
心脏骤停是指心脏射血功能的突然终止,大动脉搏动与心音消失,重要器官如脑严重缺血、缺氧,导致生命终止。这种出乎意料的突然死亡,医学上又称猝死。 引起心跳骤停最常见的是心室纤维颤动。若呼唤病人无回应,压眶上、眶下无反应,即可确定病人已处于昏迷状态。再注意观察病人胸腹部有无起伏呼吸运动。如触颈动脉和股动脉无搏动,心前区听不到心跳声,可判定病人已有心跳骤停。
【 治疗原则 】 ...
心脏骤停是指心脏射血功能的突然终止,大动脉搏动与心音消失,重要器官如脑严重缺血、缺氧,导致生命终止。这种出乎意料的突然死亡,医学上又称猝死。 引起心跳骤停最常见的是心室纤维颤动。若呼唤病人无回应,压眶上、眶下无反应,即可确定病人已处于昏迷状态。再注意观察病人胸腹部有无起伏呼吸运动。如触颈动脉和股动脉无搏动,心前区听不到心跳声,可判定病人已有心跳骤停。
【 治疗原则 】 ...
心脏骤停的治疗?
1. 院前急救(第一期复苏)
(1)畅通气道:输氧。
(2)人工呼吸:如无自主呼吸,应立即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如牙关紧闭时可改为口对鼻呼吸,立即准备好气管插管,安上人工呼吸机。
(3)胸外心脏按压:患者平卧硬板床,拳击胸骨中点一次,如未复跳应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80~100次/分。每次按压和放松时间相等。
2. 院内急救措施(第二期复苏)
(1)进一步维持有效循环,若胸外心脏按压效果不好必要时可考虑开胸按压。
(2)建立静脉滴注通道:滴注增加心排出量药物及碱性药物:如肾上腺素1mg静注,必要时每隔5~10分钟重复一次;多巴胺每分钟...
心脏骤停的临床表现?
1。突然意识丧失,伴有局部或全身性抽搐。
2。呼吸断续,呈叹息样或短促痉挛性呼吸,随后呼吸停止。
3。皮肤苍白或发绀,瞳孔散大。
4。可出现大小便失禁。
心脏骤停期意识完全丧失为该期的特征。心脏骤停是临床死亡的标志,临床表现为:①意识突然丧失或伴有短阵抽搐;②颈、股动脉搏动消失;③呼吸断续,呈叹气样,以至停止;④皮肤苍白或明显发绀;⑤心音消失。此时应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抢救。
2。呼吸断续,呈叹息样或短促痉挛性呼吸,随后呼吸停止。
3。皮肤苍白或发绀,瞳孔散大。
4。可出现大小便失禁。
心脏骤停期意识完全丧失为该期的特征。心脏骤停是临床死亡的标志,临床表现为:①意识突然丧失或伴有短阵抽搐;②颈、股动脉搏动消失;③呼吸断续,呈叹气样,以至停止;④皮肤苍白或明显发绀;⑤心音消失。此时应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抢救。
心脏骤停的诊断依据及救治原则
[诊断要点]
1.神志丧失。
2.颈动脉、股动脉搏动消失、心音消失。
3.叹息样呼吸,如不能紧急恢复血液循环,很快就呼吸停止。
4.瞳孔散大,对光反射减弱以至消失。
5.心电图表现:①心室颤动或扑动,约占91%;②心电—机械分离,有宽而畸形、低振幅的QRS,频率20—30次/min,不产生心肌机械性收缩;③心室静止,呈无电波的一条直线,或仅见心房波。心室颤动超过4分钟仍未复律,几乎均转为心室静止。
【 治疗原则 】
心脏骤停常迅速伴有呼吸骤停,因此一般应心肺复苏同时进行。复苏程序有新主张,一改过去的ABC变为CAB,即首先是C(circulation)建立人工循环,...
1.神志丧失。
2.颈动脉、股动脉搏动消失、心音消失。
3.叹息样呼吸,如不能紧急恢复血液循环,很快就呼吸停止。
4.瞳孔散大,对光反射减弱以至消失。
5.心电图表现:①心室颤动或扑动,约占91%;②心电—机械分离,有宽而畸形、低振幅的QRS,频率20—30次/min,不产生心肌机械性收缩;③心室静止,呈无电波的一条直线,或仅见心房波。心室颤动超过4分钟仍未复律,几乎均转为心室静止。
【 治疗原则 】
心脏骤停常迅速伴有呼吸骤停,因此一般应心肺复苏同时进行。复苏程序有新主张,一改过去的ABC变为CAB,即首先是C(circulation)建立人工循环,...
心脏猝死与心脏骤停的区别
心脏性猝死(SCD)是指由各种心脏原因引起的、以急性症状开
始发生后l h内骤然意识丧失为前驱的自然死亡。不论是否知道
病人已患有心脏病,其死亡的时间与方式是意外的和未预期的。
心脏性猝死与心脏骤停的区别在于前者是所有生物学功能不可逆
性的停止,而后者通过紧急治疗干预有逆转的可能。
【诊断要点】
心脏骤停和心脏性猝死几乎均发生在原有器质性心脏病的病
人,其中约80%的基本病因是冠心病。但文献上亦有报道少数无
心脏病证据(临床及组织学检查)的“正常人”发生猝死。心脏性猝
死是心脏病死亡的最常见形式。
1.发病特点
心脏骤停和心脏性猝死发病高峰:一在出生后至6个月...
始发生后l h内骤然意识丧失为前驱的自然死亡。不论是否知道
病人已患有心脏病,其死亡的时间与方式是意外的和未预期的。
心脏性猝死与心脏骤停的区别在于前者是所有生物学功能不可逆
性的停止,而后者通过紧急治疗干预有逆转的可能。
【诊断要点】
心脏骤停和心脏性猝死几乎均发生在原有器质性心脏病的病
人,其中约80%的基本病因是冠心病。但文献上亦有报道少数无
心脏病证据(临床及组织学检查)的“正常人”发生猝死。心脏性猝
死是心脏病死亡的最常见形式。
1.发病特点
心脏骤停和心脏性猝死发病高峰:一在出生后至6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