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health
我的位置:首页 >> 健康频道 >> 健康知识

骨折后,夹板的松紧,起什么作用?

小夹板外固定后应注意要点

小夹板外固定是中医治疗骨折的传统方法之一,也为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做出了贡献。小夹板外固定后既可以控制骨折断端的不利活动,又能使肢体早期进行功能锻炼,促进损伤的修复,并能使骨折愈合的同时,功能随之恢复,且病员多乐意接受,较石膏固定更好,更 有效。但小夹板外固定后应注意以下问题:
1.小夹板外固定后,应将肢体略抬高(约30度),以利血液回流及肢体肿胀消退,可用支架或枕头将患肢抬高。
2.密切观察伤肢血运,特别是整复后1-4天内,应注意观察伤肢末端动脉搏动、肿胀程度、温度,颜色、感觉及主动活动的情况等。若发现肢端肿胀甚、反肤发凉、青紫或苍白、皮肤感觉减退等症状时,应及时处理,以防发生肢体缺血性挛缩等并发症。
3.注意有无固定性痛点。若肢体夹板固定处或小夹板两端出现固定性疼痛,应及时拆开夹板进行检查,以免发生压迫性溃疡或神经、血管损伤。
4.经常调整夹板捆扎带的松紧度,尤其是伤后1周左右,小夹板内压消长变化大,应随时进行调整,保持捆扎带能提起上、下移动1厘米为度,以使小夹板固定有效,防止因固定过紧影响血运,过松失去固定作用而使骨折再移位。
5.定期进行...

“骨折后,夹板的松紧,起什么作用?” 的相关文章

手脚冰凉是不是得了什么病?

手脚冰凉与哪些病有关
糖尿病 如糖尿病并发“周围神经病变”,导致神经末梢循环不良可引起四肢发凉。特点是:手足(尤其是关节部位)冰冷、麻木、麻刺,有腓肠肌触痛。同时,四肢可出现以钝性、烧灼性、刺痛等为主的疼痛。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病变主要是肢体中小动脉及浅表静脉的慢性炎症, 逐渐可发展为血栓,致使患肢血管血流不畅。受冷后感到脚部麻木、冰凉或疼痛,走路时小腿酸痛或抽搐,有的会出现跛行。严重者会导致肢端溃疡或坏疽。
闭塞性动脉硬化症 主要是下肢动脉血管硬化,表现为肢端发凉、疼痛与跛行,严重者可引起脚趾溃疡与坏疽。患者常可伴有其他部位(如眼底动脉、脑动脉、冠状动脉等)的动脉硬化,一般发病年龄偏大...

谁能治疗硬皮病

根据古今医家辨证治疗经验,临床分型可综合划分为四型:
1.气血瘀滞 关节疼痛,屈伸障碍,少腹胀痛,月经不调,面色灰暗,心烦易怒,胸闷不舒。皮损紫红色暗,硬肿刺痛,皮肤硬化萎缩,指端青紫肿胀。舌质紫暗或瘀斑,苔薄白或少苔,脉弦涩。
2.脾肾阳虚 畏寒肢冷,腰膝酸软,性欲减退,纳食不佳,口不渴,大便溏,眼睑、面部及手肿胀发紧,局部皮肤硬化,指端苍白或青紫,疼痛阵发。舌暗淡嫩,苔灰滞,脉沉细。
3.热毒瘀络 口干口苦,胃纳不振,大便秘结,小便短赤,周身烦热,皮肤暗红,光亮、萎缩,硬肿疼痛,皮损高于皮面,关节疼痛,指端坏疽,皮肤溃烂。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数。
4.寒侵肌...

静脉炎都有一些什么样的症状?

浅静脉炎患者,患肢局部红肿,疼痛,行走时加重,可触及痛性索状硬条或串珠样结节。深部静脉炎患者,发病突然,患肢呈凹陷性肿胀,皮肤呈暗红色,有广泛的静脉努张或曲张以及毛细血管扩张;后期出现营养障碍性改变,伴有瘀积性皮炎、色素沉着或浅表性溃疡,股、胫周径较健肢粗1cm以上,行走时肿痛加重,静卧后减轻,静脉造影可见患肢深静脉血管狭窄或堵塞。.游走性血栓浅静脉炎,是指浅静脉炎症发生部位不定,此起彼伏,反复发作而言,是人体浅静脉炎中的一种特殊类型。 .胸腹壁血栓性浅静脉炎,是指胸壁、乳房,两肋缘及上腹部出现静脉血栓形成,并同时有炎性病理改变的一种常见疾病,亦称Monder病。
1.护理有共性,...

什么是脉管炎?

【什么是脉管炎】
  脉管炎全称“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是发生于血管的变态反应性炎症,导致中小动脉节段性狭窄、闭塞,肢端失去营养、出现溃疡、坏死,是一种较顽固的血管疾病,并不是血管壁本身的一种炎症表现,与细菌感染没有关系。脉管炎常常容易反复发作,严重影响病人的生存质量。
【什么样的人容易患脉管炎】
  患脉管炎的高危人群是吸烟者(尤其是青壮年男性)、精神紧张者、营养不均衡、寒冷潮湿地区居民、家族遗传因素。绝大多数发生于20-40岁的男性,女性很少见。
  临床上将本病的发展过程分三期(西医):
  初期(局部缺血期):
  患肢麻木、发凉、怕冷、沉重,足趾有针样痛、小腿肌肉出现痉挛性疼痛、间...

何为脉管炎?有哪些突出的症状?

脉管炎主要发生在下肢,基本上很少在手指的,你的情况可能是关节炎或者指间的骨膜受损之类的~~~
脉管炎全称“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是发生于血管的变态反应性炎症,导致中小动脉节段性狭窄、闭塞,肢端失去营养、出现溃疡、坏死,是一种较顽固的血管疾病,并不是血管壁本身的一种炎症表现,与细菌感染没有关系。中医学将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归于“脱疽”范畴。《黄帝内经》对周围动脉病的认识是这样写的:“发于足指,名日脱痈。其状赤黑,死不治。不赤黑,不死。不衰,急斩之,不则死矣。”对脱疽后期的症状特点、预后判断、治疗方法的描述颇为准确。特别是手术切除(急斩),为后世所沿用。《黄帝内经》对周围静脉病也有一定的认识,称之为“溜...
© 2011 ej38.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09004571号 | 网站地图 | 返回主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网上收集,如果违反版权请发邮件至 ask#ej38.com (#替换成@),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