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问一下,脐带绕颈
一般问一下很专业的医生吧,如果早期的话,也有办法矫正的,趴着或者是脚底有个穴位。
“再问一下,脐带绕颈” 的相关文章
湿疹怎么治疗
中医医治湿疹的方针,是把体内积聚的热毒引发出来而予以排除,同时要改善体质,令机能回复正常,采用的方法包括外治法、内治法、针灸法、火罐刮痧法。其中外治法因其效速效验,无需内治法辩证诊断之繁琐,亦无需针灸法之对手法技巧要求之严格,应用最为广泛。
外用治疗方案
一、外敷法:
由白芷、苦参、夏枯草、青黛、黄柏、蛤粉、枯矾、雄黄、乌贼骨、冰片等制成的清湿散,用醋或麻油调敷患处,每日一次。因是古方,效果非常好,现已有中成药。
二、熏洗法
1、用生山香750克、银花60克、蒲公英60克、九里明60克、黄柏20克、五倍子6克、白巩3克...
外用治疗方案
一、外敷法:
由白芷、苦参、夏枯草、青黛、黄柏、蛤粉、枯矾、雄黄、乌贼骨、冰片等制成的清湿散,用醋或麻油调敷患处,每日一次。因是古方,效果非常好,现已有中成药。
二、熏洗法
1、用生山香750克、银花60克、蒲公英60克、九里明60克、黄柏20克、五倍子6克、白巩3克...
艾叶有何功效?
艾叶功效——理气血,逐寒湿;温经,止血,安胎。 治心腹冷痛,泄泻转筋,久痢,吐衄,下血,月经不调,崩漏,带下,胎动不安,痈疡,疥癣。 ①《别录》:主灸百病。 可作煎,止下痢,吐血,下部匿疮,妇人漏血。 利阴气,生肌肉,辟风寒,使人有子。 ②陶弘景:捣叶以灸百病,亦止伤血。 汁又杀蛔虫。 苦酒煎叶疗癣。 ③《药性论》:止崩血,安胎止腹痛。 止赤白痢及五藏痔泻血。 长服止冷痢。 又心腹恶气,取叶捣汁饮。 ④《唐本草》:主下血,衄血,脓血痢,水煮及丸散任用。 ⑤《食疗本草》:金疮,崩中,霍乱,止胎漏。 ⑥《日华子本草》:止霍乱转筋,治心痛,鼻洪,并...
嘴边的黄水疮的彻底治疗方法
1、“黄水疮”,又叫脓疱疮,主要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或)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皮肤化脓性炎症。本病可通过接触或自身接种传播。皮损初起为红色斑点或小丘疹,迅速转变成脓疱,周围明显红晕,疱壁薄,易破溃、糜烂,脓液干后形成蜜黄色痂。常因搔抓而向周围扩散。
2、处理方法:(1)口服:罗红霉素片,2片,每天2次。(2)局部外用:先用酒精溶液消毒,然后涂百多邦乳膏,每天3次。
取雄黄50克、枯矾100克、生明矾150克,共研极细末,瓶装备用。用不着时取以上药粉适量,干撒于患处,略加按压,使药粉渗入疮面,并以之不掉脱为度,不必包扎。如有流黄水或药痂漂起,应随时用无菌棉球拭去,重复上药。每日1次...
2、处理方法:(1)口服:罗红霉素片,2片,每天2次。(2)局部外用:先用酒精溶液消毒,然后涂百多邦乳膏,每天3次。
取雄黄50克、枯矾100克、生明矾150克,共研极细末,瓶装备用。用不着时取以上药粉适量,干撒于患处,略加按压,使药粉渗入疮面,并以之不掉脱为度,不必包扎。如有流黄水或药痂漂起,应随时用无菌棉球拭去,重复上药。每日1次...
胎儿脐带绕颈怕不怕呢?
不用慌,过一阵会自己绕出来。以前我们也遇到过这种情况,后来小孩出生时就自然绕开了。有时是医生没事找事做,故意吓人的。
脐带绕颈二周该怎么办?
不用太在意,现在还只有29周,宝宝还在肚子里不停的变换位置,说不定他自己就能转出来了,呵呵!
我儿子本来也是脐带绕颈,到快生的时候他自己转出来了!
定时产前检查,监测胎儿情况,绕颈2周不一定影响顺产的
月份大了不容易绕出来 ,月份小还可以随胎动 绕出来,
脐带绕颈两周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