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health
我的位置:首页 >> 健康频道 >> 健康知识

脾虚什么症状?



中医脾虚症是指中医所称之脾脏虚弱而引起的病症,其病情虽较繁杂,主要有呕吐、泄泻、水肿、出血、经闭、带下、四肢逆冷、小儿多涎等。 1.脾气虚:腹胀纳少,食后胀甚,肢体倦怠,神疲乏力,少气懒言,形体消瘦,或肥胖浮肿,舌苔淡白。  2.脾阳虚:大便溏稀,纳少腹胀,腹痛绵绵,喜温喜节按,行寒气怯,四肢不温,面目无华或浮肿,小便短少或白带多而清晰色白,舌苔白滑。  3.中气下陷:如久泻、脱肛、子宫脱垂等。  4.脾不统血:多见于慢性出血的病证,如月经过多、崩漏、便血、衄血、皮下出血等。除出血外,必兼见脾气虚弱的一些症状。http://baike.baidu.com/view/349211.htm#1

“脾虚什么症状?” 的相关文章

脾胃湿热如何解决

以下是几种偏方
  1、白蔻仁6g,竹叶6g,厚朴6g,生苡仁18g,半夏15g,焦三仙各9g,枳实9g,木香6g,黄连6g
  中成药
  香砂养胃散加补脾益肠丸
  2、白虎汤加茯苓:石膏60知母15甘草6山药15茯苓30(克)
  3、方拟藿香、佩兰各9克,白蔻仁6克,茯苓、猪苓各12克,土炒白术15克,甘草3克,酒制大黄6克,炒山楂肉10克,水煎,一日二次分服。
  (藿香、佩兰、白蔻仁、酒制大黄在关火前3分钟时下入汤剂内,所有药物都要用水先泡润,并用此水煎药,水面要没过药物,除以上四味药后下外,其余药煎15分钟左右)
  或服香砂养胃丸加味。
 



既然;当地中医诊断,...

这是脾胃湿热吗?

脾胃湿热的鉴别编辑本段  湿热证:口苦、口干、口粘、烦渴、渴不欲饮、面赤唇红、口舌生疮、壮热、身热不扬、午后尤甚、恶寒、头痛身重、厌油、不思饮食、上腹胀满、腹痛、里急后重、角膜雾状浑浊、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玄数、濡数。
  寒湿证:腕闷纳呆、恶心呕吐、喜温喜按、倦怠、大便溏薄、腰跨肢体冷痛、少腹凉感、受凉后或天气潮湿加剧、持续性钝痛、发作性加剧、夜间剧痛、苔薄白、脉沉紧、玄紧、濡缓。


二、脾胃病证突出表现为湿与滞
  脾胃病证虽多,然湿留气滞是病机中共同之处。脾胃为仓廪之官,水谷之海,无物不受,邪气易袭而盘居其中,脾胃因之升降失常,气机壅塞,则水反为湿,谷反为滞,湿阻、食积、痰结...

脾虚了怎么办



正常射精没事啊,但是射精过于频繁可能会导致肾虚,如果从中医整体观念来说的话,长时间肾虚必会导致脾虚,长时间脾虚必然导致身体机能的下降,对你的慢性肠炎自然没有好处!


不会!只要适当。

一些关于中医药物搭配的问题



不会,补中益气丸可以用于气虚发热,证见身热自汗,渴喜热饮,气短乏力,舌淡,脉虚大无力。你大概是脾虚运化无力,湿热内生吧。


秋伤于凉,冬无乐于动,郁思于性情或劳作,.而生呕逆,疲力.你中气虚,偏胖???湿热无诉??


不会,加黄芩片


医生有把脉就应该知道的,你觉得湿热可去湿啊,薏米和红豆煮吃,效果不错,试试
...

身体很胖脾胃湿热怎么办



可以补气健脾祛湿,用薏苡仁煮水,生姜花椒党参煮水喝,可以在按摩足三里·内关·丰隆·下巨·委中·血海·阴陵泉等穴
© 2011 ej38.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09004571号 | 网站地图 | 返回主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网上收集,如果违反版权请发邮件至 ask#ej38.com (#替换成@),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