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治冻疮的有效药
生理调节阶段:冻伤之初,人体为了调节产热与散热之间的动态平衡,主要表现为产热增加和散热减少。产热增加的主要表现为肌肉紧张度增加,随之出现寒战,使代谢增高。如寒冷继续增加,肝脏代谢活动也增强。散热减少的主要表现为皮肤血管收缩,使血流减少,皮肤温度降低,以减少散热。如果寒冷持续时间较长,皮肤血管往往出现短暂的扩张,使局部血流增快,皮温回升,循环暂时得以改善。但人体为了避免热量散失,血管又随之收缩。此种血管的收缩与扩张,均为人体抵御寒冷的保持反应。当然,最后人体为了保持中心体温,皮肤和肢端血管持续收缩。 总之,在受冻之初,各项生理功能均趋亢进,如代谢增加,心跳加快,血管的舒缩交替等。如寒冷持续过久,势必出现抑制,从而代谢降低,心跳减慢,导致中心体温降低。此后皮肤及肢端血管出现持续性收缩,皮肤和肢体末端组织就可能发生冻结。 2.组织冻结阶段:当组织温度降至冰点(皮肤冻结温度为-50C)以下时,就会开始发生冻结。冻结分为速冻与缓冻。 速冻:如接触温度很低的金属(如寒区置于户外的武器金属部分)或液体(如液氮)等,可以立即造成...
“求治冻疮的有效药” 的相关文章
???????
??????????
????
???????????????????????????T3T4???????????????????????????????????????????????????????????????????????????????????????????????????????????????????????????????????????????????????????????????????
2. ???????????????
1??????????????????
2??????????????????????????????20%35%
?????...
????
???????????????????????????T3T4???????????????????????????????????????????????????????????????????????????????????????????????????????????????????????????????????????????????????????????????????
2. ???????????????
1??????????????????
2??????????????????????????????20%35%
?????...
治疗冻疮最有效的办法
冻疮是局部皮肤的轻度冻伤,常发生于手背、指背、脚跟、脚趾、耳廓、面颊和鼻尖等暴露部位,并且容易在同一部位年年复发。轻者局部红肿,稍遇暖和,就又痒又痛;重者患处可发生破溃,甚至感染。 冻疮的治疗有以下方法: 1.采用按摩治疗 在冻疮红肿部位,用手进行搓、摩、按压,先轻后重,促使红肿消散。每日做2--3次,每次10分钟。按摩时切忌用手指抓,以免损伤皮肤造成溃烂。已破溃不适于按摩者,可用5%鱼石脂软膏或磺胺软膏外敷。 2.伤湿止痛膏治疗 患轻度冻疮者,在冻伤红肿部位贴伤湿止痛膏,可起舒筋活血、消炎止痛作用,使血液循环得到改善,同...
冻疮怎么治疗可以根除
专业治疗冻疮的上海华肤医院专家讲述:冻疮是冬季常见病,在气温低(10摄氏度以下)、潮湿的环境下容易发生,冬季复发,天气转暖后自愈。寒冷是长冻疮的根源,所以冬季来临时,做好防寒准备非常重要。特别是手、脚、耳等肢端部位。而且冻疮的复发率很高,往往“一年生冻疮,年年生冻疮”。对付冻疮关键在于预防,而且是越早越好。 然而,在同样 低温条件下,有些人长冻疮,有些人却安然无恙呢?这是因为,除了寒冷之外,生冻疮还受其他因素的影响。
首先,生冻疮与年龄有很大关系。儿童、少年容易发生冻疮,青壮年次之,老年人不容易发生冻疮。这是因为...
冬天如何预防冻疮?
冻疮发生于严寒季节,一般在气温5℃以下发生,至春季气候转暖后自愈,但入冬后又易再发。许多人一旦患冻疮后,每年一到冬季就复发。手足、耳廓部位最易发生。重冻疮可遗留疤痕,对冷过敏。 冻疮机理尚不十分清楚,可能与皮肤血管对寒冷过敏有关,也可能与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及遗传因素有关。经常接触冷水的人易患本病。长时间 生活在我国南北方某些沿海或寒冷潮湿环境中的人易患本病。 潮湿可加速体表散热,故冬季湿度大的地区,冻疮发生率较高。此外,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肢端血循环不良、手足多汗、缺乏运动、营养不良 、贫血及一些慢性病常为冻疮的发病诱因。 预...
冻伤就是冻疮吧
不是,这是我给你找的,你看看就知道了 冻伤概述 冻伤是在一定条件下由于寒冷作用于人体,引起局部的乃至全身的损伤。损伤程度与寒冷的强度、风速、湿度、受冻时间以及局部和全身的状态有直接关系。在寒冷地区不论平时战时均可发生冻伤,尤其在战时,由于饥饿、疲劳、野外作业,或战斗持续时间较久,以及夜间长途行军,御寒设备不足或鞋袜不适等。冻伤往往急剧增多,甚至成批发生,造成非战斗减员,对部队战斗力影响很大。据不完全统计,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1914~1918)法军冻伤约12万人,英军冻伤8万4千人,意军冻伤近30万人,德军冻伤1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