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health
我的位置:首页 >> 健康频道 >> 健康知识

牙痛怎么办?



牙痛时,做上下牙的叩击,速度由慢及快,轻重以能忍受为适度,坚持10分钟至15分钟,疼痛可缓解。 取独头蒜2个,去皮,在火上煨热,趁热切开熨痛牙,蒜凉后再换。 牙痛时切一片生姜咬在痛处,必要时可重复使用,睡时含在口中也无妨。 花椒15克,食醋100毫升,共煎10分钟,温凉后含漱,止痛效果很好。 取一块鲜嫩肥大的仙人掌,用水洗净,去掉表面的针刺,再剖成两瓣,把带浆的那面贴在牙痛部位的脸部皮肤上。此法不但对牙痛有特效,而且对牙龈肿痛也有较好疗效。 用筷子沾上一点味精,放到疼痛的牙上,疼痛会减轻。 取胡椒2-3粒,捣烂,放在牙痛处,咬紧。 患有虫牙病,可用白酒泡花椒,泡软后,用花椒沾上白矾面,咬在牙上即可止痛。 牙痛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口腔疾病症状,多因牙齿与牙周局部组织疾患所引起。祖国医学认为,\"齿为骨之余\",\"肾主骨\",足阳明胃之经脉络于龈中,所以齿与肾、龈与胃关系最为密切。从整体观念出发,牙痛往往与外邪侵袭、炎症、肝肾功能失调与不重视自我保健有关。一般而言,急性牙痛、牙龈红肿者,多从胃治;而慢性牙痛、齿松、齿痛隐...

“牙痛怎么办?” 的相关文章

牙根外露,会中医的都进,…

中医说:齿者,骨之余,肾之标,寄于龈,养于气血。上龈属足阳明胃,下龈属手阳明大肠。又说:齿者骨也,本乎乾元以资始,龈者肉也,本乎坤元以资生。所以,牙是属少阴木,龈是属阳明金。齿虽然是归肾的,但是木生于土,牙龈又是归胃和大肠,那么牙根外露是土不足以滋木,乃胃和大肠虚也,而脾属土,脾虚则胃肠虚,故而导致胃肠虚寒,反应为牙根外露,抑或牙疼。欲治,则必先补脾,和胃。可以多食用补脾之物,至于用药,需要具体分析病症。(我理解的“外露”是自然外露,如果是牙龈溃烂导致的牙根外露,则是胃肠湿热所致,相反也。)

牙根痛怎么办?

你好!这种情况建议你去医院 或者正规的口腔门诊去检查一下是不是根尖部炎症,如果是做常规的根管治疗术!一般很快就会痊愈!另外今后要更加注意口腔卫生,保证早晚正确刷牙!平时多吃VC含量高的水果蔬菜,每年作一到两次口腔检查,做到有问题早发现早治疗!这样你就会拥有一副健康的牙齿牙龈了!祝:早日康复!笑口常开!
答案补充 1、取大蒜捣烂,温热后敷在疼点上可 以治疗牙髓炎、牙周炎和牙痛等症状。

2、把味精按1∶50的浓度用温开水 化开后,口含味精溶液一会儿就吐掉。这样连续几次,坚持两天后牙痛就会好的。

3、牙疼的时候可以切生姜一小片咬在痛处,必要的时候可以重复使用,睡觉的时候含在口里也无妨...

牙痛怎么办?



怎样缓解牙疼? 牙痛不是病,疼起来真要命。这种说法流传民间好久,其实,牙痛就是你牙齿有病的外在反应。有可能是龋齿或者是你的牙髓或犬齿周围的牙龈被感染,当然你的前臼齿出现裂痕也会引起牙痛,有时候仅是菜屑卡在牙缝而引起不适。另外,牙痛也可能由鼻窦炎引发。如果发生牙痛,最好找牙医找出你牙痛的真正原因。但在看牙医之前,你可以用下列方法止痛。 漱口含一口水(温度近似体温),用力漱口。假使牙痛是由于菜屑陷入牙缝,则利用漱口清除菜屑,便能解决牙痛。若漱口无效,可使用牙线剔除。但小心勿伤及牙龈。 麻醉止痛含一口稍烈性的酒,可麻醉牙齿及牙龈...

牙痛怎么治?



生姜止牙痛 生姜具有消炎、止痛作用。牙痛时取鲜生姜一片,咬合于痛牙处,必要时可重复用之。 味精止牙痛 取味精少许,直接涂敷牙痛处;或将适量味精加入开水中熔化,待冷却后反复含漱,止痛效果良好。 穴位按压止牙痛 上牙痛取下关穴,下牙痛取颊车穴,无伦上下牙痛均加用同侧合谷穴,以拇指用力按压穴位并略揉动,反复进行至牙痛消失。 治牙痛的小验方 第一个验方是:取大蒜捣乱,温热后敷在疼点上可以治疗牙髓炎、牙周炎和牙痛等症状。 第二个验方是:把味精按1:50的浓度用温开水化开后,口含味精溶液一会儿就吐掉。这样连续几次,坚持两天后牙痛就会好...

牙痛怎么办?



牙痛怎么办?教你快速应急牙痛止痛法 龋齿病俗称蛀牙。当病变严重时,就会感到牙痛,尤其在吃较硬食物或遇甜酸、冷热时,疼痛加剧。中老年人若因牙龈萎缩和牙根暴露,也会有酸痛感。可用新鲜大蒜头去皮、捣烂如泥,填塞于龋齿洞内;也可取云南白药适量,用温开水调成糊状,涂于牙周及齿龈部位;另可用风油精、十滴水搽于患处,或连续用较大量的防酸牙膏刷牙等,均会使疼痛迅速缓解,继而消失。对于牙齿过敏而发生酸痛者,可用小苏打2-3片研碎,溶解于1 杯冷开水中,每日漱口多次。或用大蒜的黄酒浸泡液涂搽,均奏效。 牙神经痛 当龋齿病侵犯到牙髓时,由病菌感...
© 2011 ej38.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09004571号 | 网站地图 | 返回主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网上收集,如果违反版权请发邮件至 ask#ej38.com (#替换成@),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