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阳虚和痰湿困脾型一样吗?
从你的症状描述看确有脾虚的情况,吃归脾丸也对症,但虚证较实证难治,加上湿邪为患就更缠绵难愈,建议你平素注意饮食调理,不吃寒凉的东西,按时作息,少思虑,必要时可请针灸大夫帮助你做一些针法尤其是灸法调理。回复专家:潍坊市中医院-针灸科-苏秀贞副主任医师 到好大夫在线网站查看回答详情>>
“脾阳虚和痰湿困脾型一样吗?” 的相关文章
脾阳虚吃什么中药?
如果确诊为脾阳虚的话那么所用的代表方子应该是理中丸或附子理中丸,当然上面说的小建中汤也行,阴虚火旺的人慎用补脾阳药,
脾阳虚证是指脾阳虚衰,失于温运,阴寒内生所表现的虚寒证候。又称脾虚寒证。
临床表现:纳少腹胀,腹痛绵绵,喜温喜按,形寒气怯,四肢不温,面白不华或虚浮,口淡不渴,大便稀溏,或见肢体浮肿,小便短少,或见带下量多而清稀色白,舌质淡胖或有齿痕,苔白滑,脉沉迟无力。
治疗:温中健脾。
方药:
小建中汤加减:本方能甘温补中,益气散寒。
白芍15克、桂枝10克、干姜10克、黄芪12克、白术10克、陈皮10克、法半夏10克、
茯苓10克、饴糖3...
脾阳虚证是指脾阳虚衰,失于温运,阴寒内生所表现的虚寒证候。又称脾虚寒证。
临床表现:纳少腹胀,腹痛绵绵,喜温喜按,形寒气怯,四肢不温,面白不华或虚浮,口淡不渴,大便稀溏,或见肢体浮肿,小便短少,或见带下量多而清稀色白,舌质淡胖或有齿痕,苔白滑,脉沉迟无力。
治疗:温中健脾。
方药:
小建中汤加减:本方能甘温补中,益气散寒。
白芍15克、桂枝10克、干姜10克、黄芪12克、白术10克、陈皮10克、法半夏10克、
茯苓10克、饴糖3...
脾胃虚寒和脾阳虚的区别?
脾胃寒湿长期没治好,引起的脾胃虚寒,就是所说的脾阳虚。因饮食失调、过食生冷、劳倦过度、或久病或忧思伤脾等所致。症见纳呆腹胀、脘腹痛而喜温喜按、口淡不渴、四肢不温、大便稀溏、或四肢浮肿、畏寒喜暖、小便清长或不利、妇女白带清稀而多,舌淡胖嫩,舌苔白润,脉沉迟等。治宜健脾温中,代表方剂为理中汤。 脾胃虚寒的症状表现为常因天气变冷、感寒食冷品而引发疼痛,疼痛时伴有胃部寒凉感,得温症状减轻。 脾胃虚寒的主要病因是饮食习惯不良如饮食不节制、经常吃冷饮或冰凉的食物引起。再加上生活节奏快,精神压力大,更易导致胃病。所以需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还有脾胃虚寒病人可多吃胡椒猪肚汤,生姜水。胡椒和生姜是健胃、暖胃的调味...
脾阳虚感冒有哪些饮食疗法?
脾阳虚感冒常用其他疗法有:
(1)针灸疗法
取穴:风池、大椎、列缺、迎香、中脘、天枢、足三里、脾俞。
手法:风池、大椎、列缺、迎香用泻法。中脘、天枢、足三里、脾俞,用补法,加灸。
(2)按摩疗法
用推法从印堂开始,向上沿前额发际至头维、太阳,往返3~4遍,配合按印堂、鱼腰、太阳、百会等穴。再用推法沿颈部两侧膀胱经上下往返治疗3~4分钟,再按揉风池、风府、天柱等穴。最后用轻柔的按揉法在气海、关元、足三里、中脘等穴治疗,每穴约3分钟。
(3)拔罐疗法
选大椎、脾俞、胃俞、大肠俞、天枢。用投火法拔罐,每次留置10~20分钟,每日1...
(1)针灸疗法
取穴:风池、大椎、列缺、迎香、中脘、天枢、足三里、脾俞。
手法:风池、大椎、列缺、迎香用泻法。中脘、天枢、足三里、脾俞,用补法,加灸。
(2)按摩疗法
用推法从印堂开始,向上沿前额发际至头维、太阳,往返3~4遍,配合按印堂、鱼腰、太阳、百会等穴。再用推法沿颈部两侧膀胱经上下往返治疗3~4分钟,再按揉风池、风府、天柱等穴。最后用轻柔的按揉法在气海、关元、足三里、中脘等穴治疗,每穴约3分钟。
(3)拔罐疗法
选大椎、脾俞、胃俞、大肠俞、天枢。用投火法拔罐,每次留置10~20分钟,每日1...
`这是`脾阳虚肾阴虚`吗???
脾阳虚 肾阴虚???不好有这个情况的吗。。肾阴虚 肾阳必然亢进,,肾阳不虚 脾阳怎么会虚呢。。
肝火旺盛,胃火大
脾阳虚,肾虚吃什么药?
你好:你这种情况是典型的寒性体质,只要坚持喝姜汤水,多运动,注意休息少熬夜,禁食寒凉饮食!会好转的! 到健康无忧网站查看回答详情>>
试试参苓白术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