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health
我的位置:首页 >> 健康频道 >> 健康知识

晕车厉害。。。



晕车好难受 防治有妙招
一·身心要放松:不要紧张,不要总想到会晕车,最好找其他人聊天,以分散注意力。
二·充足的睡眠:坐车前应有足够的睡眠,睡眠充足,精神就好,可提高对运动刺激的抗衡能力。
三·不宜空腹或过饱:乘坐交通工具时不宜空腹或过饱。吃七八分饱,最好吃些易消化·含脂肪少的食物和水果,尤其不能吃高蛋白和高脂肪食品。
四·座位的选择:旅行时坐在车内的前座,尽量坐比较平稳且与行使方向一致的座位。
五·行车勿阅读:在车辆行进时,头部适当固定,避免过度摆动,最好闭目养神或睡眠,千万不要阅读书报杂志。
六·保持空气的流通:将车窗打开,保持空气的流通。还可以带一些清新空气的芳香水果(如柑桔)和薄荷油,当你觉得头晕时,放在鼻子底下嗅嗅或将油涂在太阳穴上,也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七·束紧腰带:上车前将腰带束紧,防止内脏过分在体内游动,有助于预防晕车症的发生。
八·服用维生素B6:坐车前一小时,服用100毫克;两小时以后,再服用100毫克,它可以缓解恶心症状。
九·生姜止呕:将姜片贴在肚脐及手腕内关穴上,外边用活血止痛膏固定,此家...

“晕车厉害。。。” 的相关文章

晕车是什么原因?



晕车的原因 一,晕车的生理基础 半规管是感受正,负旋转加速度的感受器。当半规管对刺激过度敏感或受到过强刺激时,会引起一系列自主性功能反应。如晕车。二 晕车的个体差异 (一)外因 1、当传入的平衡刺激过分强烈时,如急刹车、剧烈旋转时,即使在平衡系统安全正常的状态下,也会让人感到头晕,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但有些人这种耐受力差,对轻微的平衡刺激即产生强烈的反应。 2、睡眠差、过度劳累时容易发生。 3、过饥过饱时亦易发生。 4、患某些耳部疾病时可发生。 5、车厢密闭使空气不流通,或某一些物质的气味刺激,如汽油等。 6、看到汽车时,...

为什么人会`晕车?怎样才能防止晕车呢?



车船旅行,绝大多数人都能很好地适应。但对于一些有晕动病的人来说,却是一桩苦事。这些人每逢乘车船,轻则头晕恶心、烦闷不适,重者天旋地转、翻肠倒肚,苦不堪言。 晕动病是晕车、晕船、晕机和由摇摆、颠簸、旋转、加速运动等因素所致疾病的统称。易患晕动病的人,其内耳平衡器官--前庭器官对旋转等不规则的体位变化适应能力较差。当然,晕动病 的发生还有其他诱发因素,例如高 温、高湿、通风不良,噪声、不良气味、情绪紧张、睡眠不足、过度疲劳、饥饿或饱餐、身体虚弱等。 医学专家指出,可用运动锻炼治疗晕动病。患者平时可有意识地做些含有摇摆和旋转方式...

怎样再坐车时不晕车呢?求各位给个好办法啊,谢谢谢谢谢谢了



晕车除了和人体的个体差异有关系以外还和人体的前庭平衡器官这个平衡系统有关系。前庭器官是人体的一个很重要的器官。就好比是眼睛的作用是视觉反应,鼻子的作用是嗅觉反应一样,耳朵的作用就是产生听觉,而前庭的作用就是维持人体平衡功能的一个很重要的器官,前庭可以感受到人体头位、体位的变化,可以随时调整人身体的姿势,达到身体平衡。来看一个模型,前庭就在耳蜗的外面。 前庭是怎样起到平衡的作用的? 前庭随时随地都在工作,就像是我们的耳蜗可以随时随地听声音一样。前庭随时随地都在察觉人体的位置,比如在一辆正常行驶的公共汽车突然刹车的时候,站立的...

为什么有的人晕车,有的又不晕车,要怎样预防晕车



 
 
为什么有些人不会晕车,有些人却会晕呢? 
 
晕车在医学上称为“晕动病”或“运动病”, 晕动病是晕车、晕船、晕机等的总称,它与我们内耳前庭平衡感受器官有直接关系。确切地讲运动病不是真正的疾病,与通常意义上的疾病不同,它仅仅是敏感机体对超限刺激的应急反应。 
 
人的耳朵分内耳、中耳、外耳三部分,其中内耳的前庭器官可感受各种特定运动状态的刺激,具有调节身体平衡感受的能力,它经前庭神经与中枢神经连接。当我们乘坐的交通工具发生旋转或转弯时,或汽车启动、加减速刹车...

有什么办法能不晕车



晕车,耳内前庭器官比较敏感,对于外界的运动难以适应。除了晕车药之外,注意坐车前不要太劳累,在车上不要看书看报看电脑。放松心情,不要太过紧张.种种预防晕车法 1、 乘晕宁(眩晕停)。在乘车、船前40分钟用温开水送服1至2粒,小儿酌减。 2、 感冒通。在无乘晕宁的情况下,可用感冒通替代,方法同上,效果一样。 3、 也可用安定片1片,维生素B1两片,乘车前40分钟温开水送服,亦能防止晕车。 4、 可取新鲜生姜1片,或鲜土豆1片,贴于神劂厥穴(肚脐),用伤湿膏盖贴, 同时将伤湿止痛膏贴于内关穴,用手指轻轻揉摩穴位,口中亦可再含一片...
© 2011 ej38.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09004571号 | 网站地图 | 返回主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网上收集,如果违反版权请发邮件至 ask#ej38.com (#替换成@),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