痢疾怎么治
最佳答案 小儿拉痢疾指的是小儿得了急性细菌性痢疾。这是夏秋季常见的肠道传染病。病原体是痢疾杆菌。由病人的粪便以及由粪便污染了的食物、用具、水等传播。苍蝇常是重要的传播媒介,苍蝇叮了病人的粪便再叮食物、就将病原体带到食物上,小儿吃进了污染的食物而得病,这是最常见的传染途径。潜伏期短,数小时即起病,但可长达7天,一般为2~3天。起病急,发高烧39℃以上,大便每天10~30次,便内带粘液及脓血。常有腹痛,大便后有下坠感,恶心、呕吐;治疗后,数日内症状见轻而后治愈。这是普通型。轻症不发烧,只有轻度腹泻,粪便中以粘液为主,可有可无脓血。小婴儿对感染的反应较弱,起病较慢,先常有似消化不良的症状像轻症,但常易迁延不愈。重症较普通型症状严重,烧更高,大便次数更多,每天在30次以上,脓血多,肛门括约肌松弛,呕吐频繁,常引起脱水酸中毒。最为严重的是中毒型痢疾,多发生在平日身体强壮的学龄儿童,突发高烧起病,不排便或排正常大便,有的反复抽风或昏迷,有的面色苍白、四肢冰凉。普通型菌痢或重症菌痢在治疗过程中如高烧不退,可转为中毒型痢疾,多发...
“痢疾怎么治” 的相关文章
痢疾拉肚子怎么办?
痢疾的治疗我们中医有三禁,这其中第一条就是禁止止泻 所以不要服用止泻药,要以杀菌为主,菌除病愈!可以服用的药物很多,依诺沙星、氧氟沙星,.环丙沙星,诺氟沙星 庆大霉素最好不要用,细菌很容易对他产生耐药 你还可以用一些中医的食疗来辅助治疗 马齿苋粥:鲜马齿苋500克,洗净捣烂取汁,粳米100克。将马齿苋汁加水稀释与粳米煮粥食用。有清热利湿的作用,可治赤白下痢、里急后重、腹痛胀满等。 大蒜粥:紫皮大蒜30克,粳米100克。将大蒜去皮备用,加水煮粳米,将熟时再将大蒜放入粥内。略煮几沸即可,早晚热食。有下气,消炎作用,治急慢性痢疾...
小儿痢疾多久才能好?
病情分析:你好,目前你的情况检查是肠炎,肠炎是不可以单独止泻的,是需要消炎为主意见建议:建议你最好是可以口服消炎药物,饮食上是需要注意对吃些容易消化性食物,坚持做做热敷,外贴宝宝一贴灵是可以暖脾 到求医问答网站查看回答详情>>
2个月宝宝换奶后拉痢疾。
您好,换奶粉要选择在宝宝身体健康时,换奶的方法要正确一般就不会出现什么不适的,方法:甲奶粉2/3+乙奶粉1/3——两天 甲奶粉1/2+乙奶粉1/2——两天 甲奶粉1/3+乙奶粉2/3——两天 第七天则全部换成乙奶粉 注意事项:转奶时要注意观察宝宝大便情况。如为软硬,则为正常;如大便太稀,次数增加,或宝宝有腹泻情况,大便过于干燥,很多是因为奶粉浓度冲泡不当造成,如果严重者暂停转奶,等情况好转再决定是否转奶。冲奶方法按照罐上的指示冲调。转奶期间比较容易出现大便干燥或者稀的情况,在转奶时可以服用益生菌,调整肠道菌群,促进肠道的消...
痢疾症状中没有上吐的症状
痢疾是由痢疾杆菌所引起的肠道传染病,临床主要以腹泻,里急后重泻下脓血便,便次颇为主要特征,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夏秋季为多见,中医认为本病多由湿热或疫毒所致,临床上分为四型:湿热痢:症状是腹痛,腹泻,里急后重,下痢脓血,肛门灼热,小便短赤,治宜清热利湿,调气行血。疫毒痢(中毒性痢疾):症状是发病急骤,身热口渴,腹痛烦燥,里急后重,便下紫色脓血,甚至神志不清,治宜清热开窍,凉血解毒。寒湿痢:症状是腹痛,里急后重,便下赤白,白多红少,或纯白粘液,纳少院胀,精神倦怠,治宜温中操湿,行气消滞。休息痢(慢性痢疾):症状是痢疾时止...
大规模的出现肠炎症状是有什么病菌造成的
痢疾,医学叫菌痢,前些年我们镇就出现过大规模痢疾,省疾控都来了好多专家。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是痢疾杆菌引起的。痢疾杆菌分为四个菌群:甲群(志贺氏痢疾杆菌) 、乙群(福氏痢疾杆菌)、丙群(鲍氏痢疾杆菌)、丁群(宋氏痢疾杆菌)。四菌群均可产生内毒素,甲群还可产生外毒素。 四种痢疾杆菌都能引起普通型痢疾和中毒型痢疾。我国目前痢疾的病原菌以福氏痢疾杆菌为主,宋氏和鲍氏痢疾杆菌有增多趋势。
菌痢是通过粪—口途径传染的,就是说吃下痢疾病人和带菌者粪便污染过的食物可得痢疾。痢疾病人的大便含有大量的痢疾杆菌,所以是痢疾的主要传染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