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health
我的位置:首页 >> 健康频道 >> 健康知识

脾虚怎么调理?



归脾汤
党参12克、白术9克、茯苓10克、黄芪12克、炙甘草5克、当归10克、酸枣仁10克、龙眼肉10克、远志10克、木香5克,生姜3片、大枣3枚。
健脾养心,益气补血:用于治疗心脾两虚、气血不足之心悸、健忘、失眠多梦、身疲食少,以及由于脾不统血所致的便血及月经过多等症。

“脾虚怎么调理?” 的相关文章

脾虚生痰怎么办?



 脾虚生痰 有的人素体脾胃不好,消化功能弱,冬天受寒后更易致脾虚生痰。表现是痰多、少腹胀、大便稀、四肢不温、甚至浮肿、脉弱无力。可以人参炖鸡加点陈皮,以健脾化痰。还可服人参健脾丸、香砂养胃丸等,脾气健运了,痰自然就可减少。 平时应多吃薏苡仁、白扁豆熬粥。 也可吃橘红丸之类帮助咳痰。 若肚子冷,大便稀溏,可服附子理中丸。

幼儿脾虚要怎么调理?

脾胃中医认为脾为小儿之本,很多疾病源于脾胃,如腹泻、便秘、咳嗽、湿疹、感冒、微量元素缺乏、营养不良等等,因此养胃健脾成为父母们的重要任务。脾虚易感 “脾虚易感症”通俗地说,就是小儿食欲不振,经常感冒,甚至一个月要反复感冒几次,许多家长都深有体会。这种孩子经常生病,反复患呼吸道感染,孩子也很痛苦,身体瘦弱,往往伴有营养不良,贫血,佝偻病等。脾虚易感的小儿通常表现为生长发育较正常儿童差。并会出现自汗盗汗,夜啼,厌食,头发稀疏缺少光泽,面色苍白,或萎黄,大便不凋(或干燥或不成形),倦怠乏力,手足不温,或手心热,经常感冒,咳嗽等症状。舌质淡,苔薄或有剥脱苔,脉细无力。化验检查可有贫血,免疫球蛋白低下,...

.脾虚肝郁什么症状吃什么药呢?



中医也要根据具体症状、阴阳、脏腑所在用药,如,脾虚肝郁月经失调属热证,多用逍遥丸,虚证则用保阴煎;脾虚肝郁失眠虚证,解郁安神颗粒,等等不一。

请教,有关脾虚湿盛



脾虚是湿盛的原因,湿盛是脾虚结果。而且两者又会互为因果。脾虚容易生湿,生湿又会加重脾虚。所以治疗需要从两方面入手:健脾化湿、饮食配合。代表方剂有“参苓白术散”、\"完带汤\"。健脾化湿法常与芳香化湿、温脾、利水渗湿等治法配合使用。如脾虚湿阻,证见泄泻,腹胀呕吐,不思饮食,倦怠乏力,宜与芳香化湿法配合,方如:“钱氏七味白术散”;脾阳不足而致水肿、腹胀,宜与温脾法配合,方如:“实脾散”脾虚湿盛,妇女带下清稀,宜与淡渗利湿法配合,方如完带汤。祛湿法,运用补益脾气的药物以消除湿邪的治法。健脾可以增强脾的运化功能,使水湿消除。健脾化...

上面牙龈肿,下面脾虚便溏,这属于中医的什么问题?如何调理



牙龈肿,便溏=胃火大,导致脾胃不和。
 
请中医治疗;
 
泻胃火,即可治愈。3--9日愈。
 



胃强脾弱


可以是肾虚。补一下吧。



望诊,中西医都可
© 2011 ej38.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09004571号 | 网站地图 | 返回主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网上收集,如果违反版权请发邮件至 ask#ej38.com (#替换成@),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