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health
我的位置:首页 >> 健康频道 >> 健康知识

怎样快速减轻乳房的胀痛



1、试用热敷:热敷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可用热敷袋、热水瓶或洗热水澡等方式缓解乳房痛。假如采用冷、热敷交替法,消除乳房不适症效果会更好。 2、改变饮食习惯:采用低脂高纤的饮食,食用谷类(全麦)、蔬菜及豆类的纤维。
3、不吃咸:高盐的食物易使乳房胀大,月经来前的7~10天尤应避免这类食物。
4、远离咖啡:咖啡因是否导致乳房不适?目前尚未证实。但据医学调查发现,许多有乳房痛及其它良性症状的妇女,在戒除咖啡因后,症状有明显的改善。因此,你得全面戒掉咖啡,也就是要对汽水、巧克力、冰淇淋、茶以及含咖啡因的止痛药等完全死心。7、防止肥胖 对于过度肥胖的女性,减轻体重将有助于缓解乳房肿痛。


5、经常按摩乳房:轻轻按摩乳房,可使过量的体液再回到淋巴系统。按摩时,先将肥皂液涂在乳房上,沿着乳房表面旋转手指,约一个硬币大小的圆。然后用手将乳房压入再弹起,这对防止乳房不适症有极大的好处。


6、切忌滥用药:有的人胡乱吃些消炎药或是抗生素类药来止住乳房。 ...

“怎样快速减轻乳房的胀痛” 的相关文章

今天腰部胀痛

血液循环不畅
腰痛是指腰部一侧或两侧或正中等处发生疼痛之症,既是多种疾病的一个症状,又可作为独立的疾病,可见於现代医学所称之肾病、风湿病、类风湿病、腰肌劳损脊椎及外伤、妇科等疾患。
腰痛的病因多为感受外邪、、肾虚精亏、年老多病、闪挫跌扑、气血淤滞所致。临床表现为:寒湿型有腰部冷痛,酸胀重着,转侧不利,阴雨天加剧等特征。湿热型有口苦烦热,小便短赤,伴有灼热感,气候湿热时更痛等症状。淤血型痛有定处,如锥如刺,俯仰不利,伴有血尿,日轻夜重。肾虚型则酸软重痛,喜揉喜按,劳后痛甚,卧则减轻,面色苍白,心烦口干,喜暖怕冷,手足不温。
民间治疗各种腰痛的验方有:
1:处方:当归12克,苏木、桃仁、地龙...

偶尔眼睛胀痛并流眼泪,--用电脑多



你是用眼过度引发了视力疲劳,做好以下的就OK了。
 
同时做好以下几项能有效防止视力疲劳和近视的发生及加重:1.书写阅读姿式要正确,持续时间不要超过一小时,就要休息10分钟左右。2.看电视、上网一天累计时间不要超过2小时(最多不要超过4小时)。3.保持足够的睡眠时间(每天最少8小时)。4.少吃甜食和碳酸饮料,不要偏食。5.坚持认真做好眼保健操。 6.坚持户外运动。必要时可以采用中医的穴位治疗来提高视力。
 
成都华蜀眼科
 
 


...

人流后胸部胀痛,并有乳液流出该怎么办



怀孕初期,乳房受雌激素和孕激素影响逐渐增大,而会有胀痛的感觉.刚做完人流,雌激素和孕激素还没消退,所有乳房仍有胀痛的感觉.不是因为人流,而是因为怀孕,怀孕的时候人的雌激素和孕激素都会大量分泌,到生产时到达顶端。 所以啊,因为雌激素的大量分泌,胸部的胀痛就很好理解拉,就像青春期由于雌激素而致发育。人流术后会发生暂时性的内分泌紊乱,乳房会有些不适反应,经过一段时间后可自行消失。如果不放心,可以到医院乳腺科进行检查。人流后一个月禁止性生活、阴道给药、盆浴等 如果疼痛不是特别明显,可不采取特殊治疗,如果乳房持续胀痛并在2个月后仍...

小腹胀痛,便泌,是怎么一回事?



你是便秘引起,便秘治疗的辨证论治  热秘【证见】 大便干结,腹部胀满,面红身热,心烦口干或口舌生疮,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或燥,脉滑实。  【治法】 清热润肠。  【方药】  1.主方麻子仁丸(张仲景《伤寒论》)加减  处方:枳实12克,大黄10克(后下),火麻仁20克,北杏仁12克,郁李仁20克,瓜蒌12克,玄参15克。水煎服。  2.中成药  (1)上清丸,每次1丸,每日2次。  (2)清泻丸,每次1瓶,每日1-2次。  (3)牛黄解毒片,每次4片,每日3次。  3.单方验方  处方:大黄6克,麻油20毫升。先将大黄研末...

离预产期还有十几天这几天我的肚子有种胀痛的感觉,请问是不是要生了?



自然分娩是指在有安全保障的前提下,通常不加以人工干预手段,让胎儿经阴道娩出的分娩方式。自然分娩最基本的条件是决定分娩的三因素:产力、产道及胎儿均正常且三者相适应。孕妇在决定自然分娩时,应先了解何时预产及生产的全过程。  ●预产期的推测  推测预产期是孕妇为分娩所做的准备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预产期的推测是末次月经第1天起,月份减3或加9,日数加7,例如末次月经第1天为2000年3月31日,则预产期为2001年1月7日。如果推算时按阴历,则月份减3或加9,而日数则加15,如末次月经第1天为2000年8月10日,则预产期为...
© 2011 ej38.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09004571号 | 网站地图 | 返回主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网上收集,如果违反版权请发邮件至 ask#ej38.com (#替换成@),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