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手的冻疮?什么方法?
冻疮是由于寒冷、潮湿及局部皮肤血液循环障碍所引起的。人体的功能状况与冻疮的发病有着重要的关系,所以同样在寒冷的环境中,有人患冻疮,有人却不患冻疮。 冻疮好发于手、足、面颊、耳轮及鼻尖等血液循环较差的暴露部位,为局限性暗红色水肿性斑片,触之有冷感,用手指压之则退色,压力去掉后,红色恢复很慢,重者有水疱。 冻疮患者感觉患处有肿胀感,暖热后有刺痒感和烧灼感,破溃后有痛感。病程较长,如不及时治疗,一般需等到温暖季节才能逐渐好转,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 中医认为,冻疮主要由寒冷之气所伤,系阳气不达、阳抑血凝、经脉涩滞、血行不畅而成,江南地区称该病叫“死血”。治疗应以寒者温之、结者散之,采用温阳通络、活血化瘀的中药治疗,效果较好。 冻疮的预防:应经常参加体力劳动和体育锻炼,如打球、跑步、爬山,以增强体质,促进血液循环。 还应做到勤活动、勤换鞋袜、勤洗脚、勤擦耳鼻,不穿潮湿或过小、过紧的鞋袜,不要受寒,注意保暖。 中药的防治:用复方乌头酊外涂。 组成:生川乌50克,生草乌50克,桂枝50克,芒硝40克,细辛20克,...
“预防手的冻疮?什么方法?” 的相关文章
如何根治冻疮?
冻疮是一种冬季常见病,以暴露部位出现充血性水肿红斑,遇温高时皮肤瘙痒为特征,严重者可能会出现患处皮肤糜烂、溃疡等现象。该病病 程较长,冬季还会反复发作,不易根治。对于一些年轻女士而言,不仅影响了双手的美观度,还给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在治疗方面,虽然方法较多,但很少能根治,所以常令人感到棘手。 在中医学上来说,由于冻疮患者大多体质阳虚,故气血运行不畅,凝滞脉络,久而久之肌肤便会失去养分,导致阴寒久伏于脉络,因此,冻疮会反复发生。而在夏季治疗冻疮,正是中医学的一大特色。《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曾提出“春夏养阳”治疗法则。根据...
天冷了,怎么防冻疮
冻疮是冬季最常见的一种皮肤病,主要发生在身体的外露部位和离心脏较远的肢体末端如耳朵、鼻类、手、脚等。预防和治疗冻疮的方法有:①身体锻炼法:这是预防冻疮的最佳办法,通过身体锻炼而提高肌体对寒冷的适应能力。②御寒准备法:冬季在户外工作时,一定要吃饱、穿暖,做好各种御寒准备。如戴手套、帽子、穿棉鞋。体内衣物要保持干燥。易受冻的耳、脸、手、脚等部位要经常擦些油脂保护皮肤。③冷、温水法:为了预防冻疮,平时可用冷水摩擦易冻部位,擦到发红为止,每晚临睡前用温水洗易冻患处。均可增加这些部位的耐寒力。④独头蒜法:对每年易发冻疮的部位,在冬季...
手上长了好多冻疮怎么办?
冻疮是冬天极为常见的皮肤病。是由于冬季气候寒冷,外露的皮肤受到冷冻的刺激,时间一长,皮下小动脉发生痉挛收缩。产生血液瘀滞,使局部组织缺氧,导致组织细胞受到损害。 损害初为局限性蚕豆或指盖大小紫红色肿块或硬结,边缘鲜红,中央青紫,对称性好发于四肢远端,以手背及手指伸侧、足缘及足趾伸侧、下肢、面颊、耳廓等处多见。自觉局部有胀痛感,瘙痒,遇热后更甚,溃烂后疼痛。 遭受寒冷侵袭,受冻皮肤出现苍白、红肿、紫斑、灼痒、麻木、皮肤水疱、溃烂。这些症状可延续1-2个月直至天气转暖方痊愈,一些患者来年冬天会在原部位再度复发。中医认为,冻疮是...
听说蔬菜可以治冻疮,但要怎么配方,急需?
冻疮是由于寒冷潮湿引起的皮肤局部微循环障碍,是冬天极为常见的皮肤病,轻者有灼热和瘙痒感,重者可出现水疱,溃疡。目前尚无治疗冻疮的特效药物,多采取药物外治疗法,现介绍几种不仅易于取材而且安全有效的疗法,各位冻疮患者不妨一试:1.紫皮大蒜捣烂成泥,,敷在以前发生冻疮的地方,过一昼夜后洗去.三至四天后再敷一次,便能有效地预防冻疮复发.2.生姜30g放入热灶灰中两分钟后取出,趁热用刀切成薄片涂擦患处,每日两次,连用两周,可预防冻疮.3.苹果去皮捣碎成泥,加入少许樟脑粉调匀涂患处,每日三次,有止痛止痒之功效.4.白葱根 茄根各100...
有什么很好的办法来治疗冻疮?(简单易行.)
治疗冻疮:将食盐炒黑,取适量置于盆中用开水溶化,烫洗患处30分钟左右,并以棉棒蘸洗疱面,将脓液拭净。每日1次。一般1周左右可愈,本法有消炎活血、祛腐生肌、除湿敛疱之效,经济方便,实为治疗冻疮之良方。冻疮初期,有红肿而未溃破时用以下三处疗法:1、将卤豆腐用的卤水加热后,浸泡患处,对消除红肿效果佳。 2、取红花30克,王不留行30克,干姜10克,桂枝10克,干辣椒20克,陈皮20克,共煎水30分钟后趁热浸泡患处,每天1次。 3、取干茄子梗茎100克(切碎),芜花、生姜、当归、川椒各15克,冰片5克。将以上药材置于75%酒精...
